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3|回覆: 2

[生物奇趣] 脾臟大50%! 印尼 巴瑤族自帶「突變基因」 每天可潛水5小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6-11 15:54: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脾臟大50%!     印尼 巴瑤族自帶「突變基因」 每天可潛水5小時



印尼巴瑤族(Bajau)以其驚人的潛水能力聞名於世,他們每天能夠在水下待上長達5個小時,
這項非凡的技能源於世代累積下來的基因突變,被科學家稱為「潛水基因」。

巴瑤族(Bajau),又譯巴夭族,是東南亞地區一個古老的海洋遊牧民族,他們在印尼、馬來西亞
和菲律賓等地的海域生活了近千年。他們以傳統的狩獵和採集方式為生,長時間潛入水中捕魚、
採集貝類。

這種與海洋密切相依的生活方式,讓巴瑤族(Bajau)人演化出與眾不同的身體特徵,其中
最顯著的便是他們比一般人更大的脾臟。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丹麥哥本 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 伊拉爾多教授
(Professor Melissa Ilardo)領導的研究團隊,透過對巴瑤族印尼 巴瑤族(Bajau)人和附近村莊居民
的比較研究,發現印尼 巴瑤族(Bajau)人的脾臟平均比其他族群大50%。

脾臟是儲存氧氣化紅血球的器官,當人體潛水時,脾臟會收縮,釋放更多氧氣到血液中,
幫助維持氧氣供應。因此,更大的脾臟讓印尼 巴瑤族(Bajau)人在長時間潛水時能獲得更多氧氣,
從而適應水下生活。

伊拉爾多教授(Professor Melissa Ilardo)說,「當他們以傳統方式潛水時,他們每天會重複潛水
大約8個小時,大約 60% 的時間都在水下度過。所以這可能是30秒到幾分鐘,但他們潛水的深度
是超過70公尺。」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了巴瑤族(Bajau)人的基因,發現PDE10A基因的變異與他們較大的脾臟大小密切相關。
PDE10A基因通常被認為在老鼠中調節甲狀腺激素,而甲狀腺激素也控制著脾臟的大小。這項發現為研究
人類適應環境的基因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

然而,巴瑤族(Bajau)人的傳統生活方式正受到海洋污染的威脅。

巴瑤族(Bajau)長老 桑塔拉威·拉里森(Santarawi Lalisan)表示,海洋中充斥塑料垃圾,這讓他們難以
繼續傳統的捕魚和採集生活。

報導提到,巴瑤族(Bajau)人與海洋息息相關的傳統生活方式,不僅是他們生存之道,更是他們文化的
重要組成部分。基因突變賦予了他們獨特的潛水能力,然而,海洋污染正逐漸侵蝕著他們賴以為生的環境,
也威脅著他們獨特的文化。如何保護巴瑤族人的傳統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減少海洋污染,是需要大家
共同思考的課題。



4701292_2_1.jpg
438160685_7619682918111005_983442436437772529_n.jpg
4701292_1_1.jpg
441080061_7619682474777716_2512008840531002_n.jpg
441167795_7619682614777702_6138498515900697588_n.jpg

評分

參與人數 2魄力 +1 +170 魅力 +3 黃金 0 收起 理由
Monfortino 0 + 20 + 2 0 🥇 同意兄弟高見!小弟給力支持!
howardwo + 1 + 150 + 1 0 👍 帖文達到G點,屁眼大眼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24-6-11 22:16:07 | 顯示全部樓層
千年的生命進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4-6-12 06:40:19 | 顯示全部樓層
水底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27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