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983|回覆: 57

[陸上武器] 裝甲運兵車系列 (回覆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0-20 21:03: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印尼聯合國部隊ANOA 6X6 APS UN

---------------------------------------

裝甲運兵車(英文: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縮寫:APC)又稱裝甲輸送車,指在戰場上輸送步兵的裝甲車輛,一般具有高速、較低的防護力和戰鬥力等特點。裝甲運兵車除了可以運輸步兵外,還可以運輸物資或補給品,暫時充當裝甲補給車。在必要時,也可以使用車上的武器攻擊敵人。

裝甲運兵車出現的時間與戰車約略同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推出專門用來運輸步兵的馬克IX型坦克。由於坦克本身的成本較當時使用的卡車高出許多,有些國家是以加裝裝甲的汽車權充兼作運輸的用途。

1930年代許多國家開始發展機械化部隊,由於全履帶車的造價與維護成本依舊居高不下,為了配合戰車的運動速度與越野能力,半履帶車加上防護裝甲之後成為最常見的型態。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M3半履帶車與德國SdKfz 251半履帶車是最著名的代表。這些車輛擁有防禦小口徑武器與彈藥破片的側面裝甲,但是欠缺頂部的保護。車體上以攜帶機槍最為常見。而戰爭中期以後盟軍開始將M4中戰車改裝成裝甲運兵車使用。

到冷戰時期,由於核戰陰影的威脅、履帶動力裝置成本下降加上鋁合金的使用,裝甲運兵車開始具備封閉式車身,為了與步兵共同作戰而演化出步兵戰鬥車這類重武裝車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 ... B%E5%85%B5%E8%BB%8A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1:07:3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SdKfz 251


SdKfz 251(Sonderkraftfahrzeug 251)是根據二戰德國早期裝甲部隊步兵與坦克協同戰術設計和生產的通用性半履帶車,共有超過20種子型號,全部生產量約15000輛,為德軍在二戰中使用的核心步兵戰鬥載具。

該車採用了當時不多見的半履帶式傳送運動方式,以增加在惡劣地形下的通過性。採用德國Borgward公司的3tHLKL6型半履帶式運輸車底盤研製,具體參考了3噸SdKft 11牽引車的技術和設計,在SdKfz 250型號基礎上予以改良和發展,擴大了SdKfz 250型號的車身,形成了能運載一個班12名步兵的通用性半履帶裝甲車,使用邁巴赫(Maybach)HL42TUKRM發動機,動力100HP,最高時速55km/h,連續無故障最高行駛距離300KM。前方裝甲14.5mm、側面8mm、底盤6mm(SdKfz 251/A-C型)。

標準運兵版本的sdkfz 251是配備安裝在前面的開艙或駕駛員上面或後面的的MG34或MG42機槍,而第二個機槍卻可以安裝在後邊上的防空位

該車1938年定型並投入試生產,用於取代其他裝甲運兵車,1939年正式批量生產,一直生產到1945年戰敗,共生產16000輛左右,幾乎參加了二戰中後期所有重大戰鬥。並在基本型基礎上生產了指揮車、噴火車、反坦火炮車、通訊車、迫擊炮車、火箭炮車、紅外線夜間裝備照射車等多種用途的改進型。從D型開始,為了提高生產產量,同時增加防護能力,採取了外形的簡化,並增加了側面的雜物箱。取消了外裝甲上不必要的開口,後部裝甲改用反向傾斜設計。

SdKfz 251型裝甲車的半履帶式結構使維修和保養比較複雜,也大大增加了非戰鬥損耗,公路通過率比不上輪式車輛,泥濘等複雜地形又不如坦克,但是符合德國兵工工業通用性的要求。其前輪不具備動力,也無剎車功能,只負責轉嚮導向。而轉向也嚴重依賴後履帶的「轉速差」。而同期美國的M3A4型半履帶車前輪擁有動力和剎車,功率也比SdKfz 251型大40%,所以SdKfz 251型在戰爭後期,尤其是東線戰場不能滿足戰術要求。

總體來說,SdKfz 251型半履帶車是二戰期間德國裝甲兵戰術的重要支撐,是裝甲擲彈兵師的裝備核心,並在戰爭中出色的完成偵查、火力支援、人員輸送等戰術任務,擴大了閃電戰的戰術效果。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Sd.Kfz. 251/1 Ausf. A或B型

http://zh.wikipedia.org/wiki/SdK ... 5%E5%B8%B6%E8%BB%8A
1944年華沙起義中,被波蘭軍擄獲的SdKfz 251.jpg
Sd.Kfz. 251_7 Pionierpanzerwagen突擊工程車.jpg
Sd.Kfz. 251_9 Stummel.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1:10: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M3半履帶車


M3人員運輸半履帶車是由美國、英國和其同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時所用的裝甲車輛。M3大約共生產了43000輛,並在美國陸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英國和蘇聯紅軍中,於各個前線服役。

在兩次大戰間,美國陸軍開始尋找增進部隊機動力的方式。軍工部門測試了法國的Citroën-Kégresse車,評估以半履帶車來作為高機動性的步兵用車。 White Motor Company製出了一輛先導形的半履帶車,採用了他們自己設計的底架,以及M3偵察車的車體。

採用了儘可能多的商用組件,以提高可靠度和生產速度的設計於1940年被標準化,並由Autocar Company, Diamond T Motor Company和White Motor Company製造。

和M3對應的是M2半履帶車:M2原先是預計被用作火炮牽引車。M3有比M2更長的車體,在車尾有一個進出口,並設有可承載13人步槍班的座位。在車的兩邊設有10個座位,3個在駕駛室。在座位底下有架子,用來放彈藥及配給;在座位後方額外的架子拿來放步槍以及其他物品。在車殼外,履帶上方,設有個小架子用來放地雷。在戰鬥時,許多部隊發現到將需要額外的食物,背包,和車組人員的物品存放在車外。在戰場上M3經常外加行李架,很後期的M3設有裝置在尾部的架子,用來存放車組人員的物品。

早期型的在前座後方有個樞軸,裝設有.50口徑的白朗寧M2重機槍。之後的M3A1為.50機槍設了有裝甲保護的射擊平台,而乘員座旁架設了.30機槍。有許多M3後來改裝為M3A1的規格:車體各處都有保護,如在引擎散熱處有可調整的裝甲護窗,和防彈的擋風玻璃。

M3剛開始極不受歡迎,並被美軍戲稱為「紫心箱子」(針對因戰鬥受傷而頒發的勛章)。將領們的抱怨主要集中在M3完全沒有對上方的防護,以及它的裝甲並不足以防護機槍火力。

M3的總生產量接近41000台。在租借法案下,International Harvester公司生產了數千輛極類似的半履帶車,M5,用來供應給盟軍。

http://zh.wikipedia.org/wiki/M3% ... 5%E5%B8%B6%E8%BB%8A

一台T48 57 mm砲車,在波蘭軍事博物館..jpg
M3展示於比利時的Ursel,.jpg
以色列改裝的M3,裝有20 mm砲..jpg
M3A1人員載具,展示在比利時..jpg
裝著.30 (7.62 mm) Browning M1919機槍的M3半履帶車.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1:32:0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M113裝甲運兵車


M113採用全履帶配置並有部分兩棲能力,也有越野能力,在公路上可以高速行駛。M113家族有極多的變型版可以擔任運輸到火力支援等等戰場角色,超過80,000輛的生產量遍佈世界。雖然它不是坦克但是也能設計成戰鬥載具,M113在越戰時期甚至是裝甲覆蓋最完全的載具,也使得後續的諸多裝甲步兵戰車從它獲得靈感,至今21世紀M113各種改型依然在服役,並且在最近被選為史上10大步兵戰車第一名。

早期歷史


首度使用是1960到1962年間的越戰,但是並沒有升級為ACAV構型,該構型有槍盾和側面裝甲的強化。M113研發原型是來自食品機械公司和凱薩鋁化學公司更早期1950年代的M59和M75裝甲車,原始設計者是食品機械公司的山·喬斯為了設計一種「空運多用途裝甲載具」(AAM-PVF) 而著手研發一種可以多用途全地形裝甲戰鬥車輛。

最初有兩種概念設計,T113 和T117,T113就是後來的M113,中選是因為比T117輕,因為使用鋁材質而不是鐵,材質的差別也是兩種之間最大差異,其他方面沒有太多差異,T113後來改良為T113E1,後來60年代被美軍改稱M113。另一種柴油原型車T113E2 後來1964年也投產就是日後的M113A1它很快就取代了M113的地位。

越戰初試


越戰是首次採用M113建立機械化步兵概念的戰爭,原始構想是來自二次大戰時期的裝甲化步兵。後來在更換為M114後「裝甲騎兵」更加扮演多功能角色,一個機械化步兵營包含多輛M113和一個指揮部,維修部門,醫護部門,戰場回收部門,迫擊砲部門,偵蒐部門。

M113在越戰時也作為護衛車輛使用,在許多戰鬥照片中,也看到它和M48或M551坦克一起作戰。有些M113改裝的槍盾後來被納入ACAV套件中直到現在還在伊拉克使用。

越戰中美國空軍還使用M113和M113A1 ACAV 用於空軍基地的保安隊。M113也供應給當時的南越軍。在南越軍中也被加裝砲塔和機槍、無後座力砲等等改裝。

設計概念


M113於1960首次進入美國陸軍服役。研發概念是高機動,高生存性,和高可靠履帶平台可以隨時跟在當代裝甲車輛和戰車後方作戰。只需兩名車員,駕駛和車長。後方可以運送11步兵。主武裝是.50 cal (12.7 mm) 白朗寧M2重機槍 由車長操作。

M113 為了達成兵員運輸用途,必須能防禦前線小口徑武器和間接砲彈碎片。但是在越戰早期南越軍發現此車很難使用。遭受突然攻擊時很難還擊因為車頂的重機槍手很容易被打死,因為敵軍輕武器不能打穿車體裝甲所以都集中火力打機槍手,所以南越很快就自己製造了一種槍盾掩護車頂機槍手。

越戰ACAV構型


早期的騎兵攻擊型雛型(ACAV) 就因此而生並且於1960年代早期投入戰爭,在最初的1962年間,他們又發現了後車門和車長門也容易被攻擊。同時也發生一種需求希望以M113當成兩棲戰車方便在沼澤區的攻擊行動「而不只是最初設計的運兵車用途。於是ARVN改變觀念把使用M113的成員當成介於步兵和戰車員之間可以互換的角色」 ,最後這種「ACAV」構型終於在1965年誕生成為美軍制式裝備。同時也取代一些輕型坦克和偵蒐車的任務。而且同時M113依然能載運11兵員和2個車員,使得戰場彈性變大,這台車和這13個人可以時而像步兵排時而像偵蒐車隊;突發戰鬥時又像一輛多機槍小坦克。

美國陸軍的戰術在越戰期間被指責及嘲笑。所以很快就發佈了ACAV構型,標準ACAV套件包含槍盾和車長位置的圓型.50機槍塔白朗寧M2重機槍,還有2把外加槍盾的M60通用機槍在左右後方,中間也加上「腹部裝甲」,是用薄的鋼板製成,從前面往後延伸了1/2到2/3。後方的兩把機槍操作員可以在打開上部矩形貨艙門後直接開火,使得M113從運輸變成一種戰鬥車輛,但是大體上本車還是只能承受輕武器攻擊,因為從原始設計就不是戰鬥車輛。工廠製造了一輛原型車是兩側還有對外的射孔,稱為XM734,也部署到越南戰場測試。但是據報沒有什麼特殊表現。

越戰修改的ACAV套件也部署到伊拉克直到現在M113系列依然在使用。伊拉克戰場還有一種是安裝一具改良的圓形槍塔而撤除後方兩把槍。並加強車長的裝甲。

裝甲材質


M113是用飛機用的鋁材質打造,讓它可以在更輕重量中擁有鋼鐵同級的防護力(總重約10.5噸)和更緊密的結構。使他的輕重量相對可以使用比較輕的小馬力引擎。例如Detroit製2衝程六汽缸柴油引擎,也能用直升機或定翼機越過原野運輸投放。也因為重量輕能在不外加漂浮裝置下越過一些淺水域,使用履帶「游泳」,此點具有戰術重要性因為越南很多叢林,沼澤,泥路,山野,稻田等地形。

動力系統


現今最先進的M113A3型最大行動範圍有480km,極速64km/h。因為升級型的M113A3加上了防破片襯墊。有裝甲的外掛油箱。所以換裝了更有力的引擎和傳動裝置,裝甲塊有鈦,鋁,陶瓷,高硬度鋼等四種可視情況選用,重量也各有不同極速也就不同,新型履帶和油電混合裝置可使M113以安靜無聲狀態行使高速60mph達300到600公里遠都不必加油。

美軍使用現況


現今的美軍M113車隊包含混合了A2版和一些改裝型的A3 RISE(可靠度改良套件),標準RISE套件包含升級動力系統(渦輪引擎和新的傳動裝置),大幅強化操控性(新型的動力煞車和傳統駕駛盤),外掛油箱,還有200安培的交流發電機和4電池。更多的A3將裝防破片內襯和外掛裝甲,

未來M113A3將有數位高速網路和資料傳輸系統。M113A3數位化計畫包含各種軟硬體改裝使它們變成M113 FOV。

綽號


M113一直沒有官方標準暱稱,但是多年來有許多士兵自己取的稱呼,越戰時的南越稱「綠龍」,瑞士稱「Elefantenrollschuh」,即大象的溜冰鞋,德國稱「Schweinewürfel」(方型豬),美軍士兵有時簡稱「履帶」,有時稱「Gavin」暗示人名Gen. Gavin,但是美軍從未發布正式名。以色列有官方名稱「Bardelas」 (印度豹) 但是士兵都稱「Zelda」 (也稱「Zippo」是一種小打火機的名稱,因為M113的鋁製裝甲被反戰車武器打中就會起火),澳洲稱M113A1是「鐵水桶」,而外加76mm砲塔後的M113A1則是「野獸」,挪威人則是稱「越南垃圾車」,另外在一些軍事期刊或書籍上也有稱「戰場計程車」。

伊拉克改裝版


M113雖然是輕裝甲,但是還是可以外掛反應裝甲,加強金屬板,或是火箭推進榴彈(RPG)防禦柵欄(「柵欄式裝甲」)。越戰時很有效的槍盾也在伊拉克戰爭時用新玻璃材料作成透明槍盾。加拿大和其他駐軍也把履帶換成高耐磨型適應伊拉克沙漠。

許多M113雖然經過升級,但是因為車體材質以及重量限制整體防護力仍然劣於越戰後服役的步兵戰鬥車,例如M2布雷德利或以軍的Achzarit。但是大部分的步兵戰鬥車因重量問題無法利用C-130運輸機運輸,因此長距離部屬時仍須動用可搭載主力戰車的C-5運輸機或是C-17運輸機,這種低彈性的部屬限制被部分人士批評步兵戰鬥車的使用彈性沒比主力坦克好多少,整體戰力還劣於主力戰車。因此能以戰術運輸機進行空運的M113被保留繼續服役,並改裝成多種作戰平台以代替一些步兵戰鬥車的任務。

有些M113還取代M551輕戰車在加州Irwin堡的美軍訓練中心擔任假想敵。這些M113就跟它的前輩M551一樣。被改成類似敵軍的裝甲車輛外觀。例如蘇聯製T-80或BMP-2。好處是M113冒充BMP-2時可以真的載運步兵進行偕同作戰。

武器


基本型M113在車頂平台上加裝各式中型武器。最常見是.50口徑白朗寧M2重機槍或40mm Mk 19榴彈發射器。也可能裝上反戰車無後座力砲甚至是反戰車飛彈。越戰的裝甲騎兵曾經把吉普車的106mm無後座力砲裝到M113。美國陸軍發展了一種M47反戰車飛彈可以安裝在現有的機槍座上,而不必移走機槍。讓車長單人就可以使用比機槍更強的武器。

也有諸多M113的衍生型有迫擊砲、拖式飛彈、火力支援砲、火焰槍等各種武器。

M113裝甲騎兵攻擊型(ACAV)


「裝甲騎兵攻擊型」( 「ACAV」),初期投入越戰後的M113發現車長和後門很容易被攻擊,車上的武器也不夠強。最初臨時加上了槍盾,之後機槍也換成.50口徑。後來完整的ACAV昇級套件正式推出。包含槍盾和旋轉式砲塔裝甲於白朗寧M2重機槍外側和兩具外加的7.62mm M60通用機槍也附有槍盾,可以掩護兩側和後方艙門。此套件加到了所有M113。ACAV 有時也套用到M106迫擊砲車,但不同是左側M60通用機槍被移到很後方。許多套件投入戰場。但是最後一批使用的是第11裝甲騎兵連,於美國加上套件後直接從馬里蘭州到越南。也常有裝甲外掛於車下防地雷。

http://zh.wikipedia.org/wiki/M11 ... B%E5%85%B5%E8%BB%8A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1:35:1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Youtube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1:44:4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1410 元錢

幾詳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1:46:30 | 顯示全部樓層

工作穩定左D,有時間就出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1:47:04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10-20 21:46
工作穩定左D,有時間就出帖。

恭喜晒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1:47:09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10-20 21:03
印尼聯合國部隊ANOA 6X6 APS UN

---------------------------------------

忙緊搵工
無晒心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2:02:2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仲有其他帖你未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2:03:00 | 顯示全部樓層
小紀 發表於 2013-10-20 21:47
忙緊搵工
無晒心機

年尾急唔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2:06:09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10-20 22:02
我仲有其他帖你未睇。

係咩,仲有幾多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2: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waiking 發表於 2013-10-20 22:06
係咩,仲有幾多呀

3-4個帖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2:16:31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10-20 22:15
3-4個帖啦~~~

有矛貢多呀,全部刀係呢度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2:18:04 | 顯示全部樓層
waiking 發表於 2013-10-20 22:16
有矛貢多呀,全部刀係呢度架

有架~~~~不過由佢~~~~有時間想出返多D帖的說。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2:25:01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10-20 21:32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M113裝甲運兵車

精彩内容、非常欣賞,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2:2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5 的帖子

裝甲運兵車真係多用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2:32:09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10-20 22:18
有架~~~~不過由佢~~~~有時間想出返多D帖的說。

基本嘅禾刀有 + 分,但未必會回帖,刀可能會汰漏,有時跟唔到貢多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0-20 22:36:38 | 顯示全部樓層
waiking 發表於 2013-10-20 22:32
基本嘅禾刀有 + 分,但未必會回帖,刀可能會汰漏,有時跟唔到貢多帖

當然,有時睇得軍版帖,吹雞的照顧唔到。

你睇大區,仲多野要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0 22:41:02 用手機發表 | 顯示全部樓層
比坦克快好多,但装甲弱,越野差。來自: iPhone客戶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2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