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844|回覆: 72

[各國軍事動態] 大韓民國(南韓)海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2-29 12:4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一直都想做呢類帖,上次意大利海軍大家都覺得OK,咁今次講下南韓海軍。
------------------------------------
大韓民國海軍(韓語:대한민국 해군/大韓民國海軍;英語:Republic of Korea Navy),通稱韓國海軍、南韓海軍,是大韓民國國軍的海上武裝部隊,由國防部指揮,主要任務是執行海上作戰及兩棲作戰,同時也是韓國三軍中最早誕生的軍種,已於2010年建軍滿65週年。在體制上,尚包含了作為半獨立軍種的韓國海軍陸戰隊。

韓戰結束之後,韓國海軍的戰力主要用於對付朝鮮人民軍海軍任何具備沿岸作戰能力的船隻,但隨著韓國經濟成長之後,韓國軍方得以使海軍的裝備、規模更趨完善、擴大,以遏止外來攻擊,進而維護韓國在海上的國家利益、支援韓國外交政策。進入21世紀後,至海外參與維和行動也成為韓國海軍的任務之一。

2010年以後,韓國海軍的人員規模大約為68,000人左右,包含陸戰隊的27,000人。2011年後使用的艦艇約有170艘(排水量共計181.000噸),包含約20艘驅逐艦、12艘潛艇、25艘護衛艦,75艘巡防艦。海軍第6航空戰團(海軍航空兵)則擁有約70架軍用飛機,當中包含定翼機及自轉旋翼機。海軍陸戰隊約有400輛履帶式車輛,包括自走炮。

韓國海軍計劃在2020年左右成為藍水海軍。


艦隊及戰團


韓國海軍最高指揮單位為海軍本部,其下的海軍作戰司令部轄有艦隊司令部(함대사령부;CINCROKFLT)、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和第6航空戰團司令部,海軍總部設在忠清南道雞龍市,主要基地除釜山海軍作戰基地和鎮海海軍基地外,尚有東海、仁川、金山、木浦、蔚山、浦項以及濟州等基地。艦隊司令部設在鎮海基地,管轄三大艦隊,在和平時期同時為韓美聯合軍司令部下的「海軍構成軍司令部」(해군구성군사령부;Commander Naval Component Command,CNCC),戰爭時期則是「韓美聯合海軍構成軍副司令部」(Deputy Commander Combined Naval Component Command,DCCNCC)。

第1艦隊


駐江原道東海市,負擔東部海域-東海(即日本海)作戰警備區的巡邏警戒和防禦作戰任務,在鎮海、濟州、新村設有前進基地,集中部署有韓國海軍大部分P-3C反潛機飛機。第1艦隊的責任海區地處前沿,作戰任務較重。

  • KDX-1導彈驅逐艦1艘:廣開土大王971,
  • 蔚山級導彈護衛艦3艘:馬山955、慶北956、釜山959,
  • 浦項級護衛艦9艘。


第2艦隊


駐京畿道平澤市,負責西部海域-西海(即黃海)作戰警備區的巡邏警戒和防禦作戰任務。由於守衛首都重要門戶,作戰任務最重。

  • KDX-1導彈驅逐艦1艘:乙支文德972,
  • 蔚山級導彈護衛艦4艘:漢城952、全南957、濟州958、清州961,
  • 浦項級護衛艦8艘(天安艦已經沉沒)。


第3艦隊


駐全羅南道木浦市。負責南部海域-朝鮮海峽(即對馬海峽)作戰警備區的巡邏警戒和防禦作戰任務。艦隊除防止朝鮮滲透的任務外,還要對前方海域作戰集結與機動提供支援,以及進行近海防禦。

浦項級護衛艦4艘。

第5混成戰團


駐鎮海。直屬海軍作戰司令部指揮,主要是協助第3艦隊負責南海海區作戰警戒任務,同時負責對3大艦隊及沿海島嶼實施支援、補給運輸、並對東、西海域進行戰時機動支援。類似於日本主力艦隊的機動艦隊。

  • KDX-1導彈驅逐艦1艘:楊萬春973,
  • KDX-2導彈驅逐艦2艘:忠武公李舜臣975、文武大王976,
  • 蔚山級導彈護衛艦2艘:蔚山951、忠南953,
  • 天池級艦隊補給艦:天池57、大清58、華川59,
  • 浦項級護衛艦2艘。東海級護衛艦4艘。


第6航空戰團


駐浦項,直屬海軍作戰司令部,是韓國的海軍航空部隊。主要任務是反潛、對艦、海上反滲透作戰。下轄2個飛行戰隊,整備戰隊、基地戰隊、訓練戰隊各1個,擁有浦項(K-3)、鎮海(K-10)及木浦(K-15)三處海軍航空基地。裝備P-3C反潛機8架,超級大山貓反潛直升機30架,ALT-3雲雀反潛直升機6架,500MD型反潛直升機25架。

第7機動戰團


駐釜山,成立於2010年2月1日,是一支具備外海作戰能力,並可承擔海外派遣或海上航路防衛等任務的機動艦隊,基本編制包括韓國唯一一艘7600噸級神盾驅逐艦世宗大王號、6艘KDX-2多用途驅逐艦,未來可依實際狀況編入獨島號兩棲攻擊艦、FFX護衛艦、孫元一級AIP潛艇、P-3C反潛機及直升機等,戰力可匹敵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八八艦隊。

第9潛艇戰團


駐鎮海。1999年升格之前為第5混成戰團下的第57潛艇戰隊。下轄潛水艇戰隊、小型潛艇戰隊各1個。張保皋級常規潛艇9艘。小型潛艇3艘。未來還要採購214AIP型潛艇。
韓國海軍艦首旗.png
兩名正在休憩的水兵.jpg
一位海軍女官校生向大清號(AOE-58 대청)上的官兵揮手.jpg
一位海軍士官登上文武大王號(DDH 976).jpg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9 12:57:4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


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광개토대왕급 구축함,西方稱:KDX-I Okpo 「玉浦」)是韓國海軍自行研製的主力驅逐艦,研發代號KDX-1,1986年開始設計,1994年建造,1996年下水,1998年7月裝備韓海軍。該級艦是韓海軍首艘裝備艦空導彈和近程武器系統的艦隻,屬多用途驅逐艦。

KDX-1計畫原預計建造12艘更換服役美援驅逐艦(忠北級驅逐艦7艘,大邱級驅逐艦2艘,忠武級驅逐艦3艘),但是建造後韓國海軍發現此級艦設計不良;包括過輕的吃水讓遠洋航行穩定度不佳,以及艦型設計升級容餘不足,最後只建造3艘便停產,舷號971~973。

---------------------------------------------------------

雄心勃勃的KDX計畫


早在1980年代,韓國海軍亟思如何汰換當時韓國海軍日益老舊的主戰艦艇──美國在二戰時代建造的桑納級(Sumner class)與基靈級(Gearing class)驅逐艦,這兩型艦與台灣上一代主戰艦艇陽字號驅逐艦完全相同。這些老舊驅逐艦在服役生涯中雖然歷經多次翻修改良(當然,改良幅度無法與台灣武進計畫相提並論 ),但畢竟年事已高,除役是早晚的事。

早在1981年第一代國產中型作戰艦艇蔚山級開始服役時,韓國就開始為建造國產驅逐艦進行相關的基礎研究。在1983年11月,韓國海軍正式在1984 Yulgok計畫中提出「韓國驅逐艦實驗」(Korean Destroyer Experimental,KDX)的雛形;依照當時的規劃,第一艘KDX原訂在1990年12月開始建造。在1985年9月,韓國當局開始為KDX驅逐艦規劃配套的武器系統,並在同年12月決定由 韓國本國整合研發。隨後,大宇重工的造船與海洋輪機(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被選為建造廠商。然而,隨後KDX計畫的時程因種種因素而一在被延後。

原本KDX計畫打算建造一種標準排水量3500ton、以反潛與反水面任務為主的驅逐艦,先建造一艘原型艦進行測試(計畫於1997年服役),經過驗證修改後再建造10~16艘同型艦,從1999年起全面汰換桑納級與基靈級。但隨後KDX便修改為一個分為多個階段的造艦計畫,要讓 韓國海軍一舉達到擁有強大防空能力與遠洋戰力的艦隊。付諸實行的KDX計畫分作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KDX-1就是前述的3800ton級中型反潛、反水面驅逐艦,於1998年起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最初打算建造10艘,但最後只造了3艘;第二階段的KDX-2則是5000ton級的飛彈驅逐艦,配備垂直發射的標準區域防空飛彈,並引進匿蹤艦體設計,將建造6至12艘,從2003年起達成IOC;至於最終的KDX-3則是標準排水量7000ton級的大型高性能防空驅逐艦,引進先進艦載戰鬥系統、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防空飛彈等裝備,並具有反彈道飛彈能力,預計建造三艘,並在2007/2008年達成IOC。命名方面,KDX以 韓國歷史上的君王與名將來命名。

直到1980年代,韓國海軍的主要目標還是在近岸與朝鮮小型艦艇進行水面作戰,但是到了1990年代就把建軍目標轉為建立一支擁有大洋戰力的「藍水艦隊」,而三階段的KDX計畫以及自德國引進209型潛艦就是 韓國海軍具體的行動。

KDX第一砲──廣開土大王級


1994年,KDX-1首艦廣開土大王號(DDH-971)在大宇重工的船塢開工 (比最初預定延遲了四年),1996年10月下水,正式宣告韓國「國艦國造」進入了新的紀元。KDX-1首艦乃是紀念14世紀朝鮮高句麗王朝著名的廣開土大王,他四處征伐,擴大了高句麗王朝的領土;至於用於KDX-1二、三號艦的乙支文德與楊萬春也是高句麗王朝的名將,他們曾率軍奮力抵抗中國的入侵。KDX-1創下了 韓國造艦史上的多項第一:自行設計的第一種300ton級以上的主戰艦艇、第一種能搭載艦載直昇機的艦艇,此外也是首種裝備垂直發射系統的自製艦艇,堪稱韓國海軍邁向大洋海軍的第一步。廣開土大王級大量採用了歐洲與美國船艦使用的科技與裝備,其中又以歐系裝備居多。動力系統方面,本級艦採用現代西方船艦常見的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OG)系統,以 美國GE的LM-2500燃氣渦輪與德國MTU授權三星重工生產的MTU 20V 956 TB-92各兩具組成,最大航速可達30節。艦體設計方面,本級艦擁有核生化防護能力,但是艦體造型並未大量考慮雷達匿蹤設計。

雖然並非防空驅逐艦,但是廣開土大王級仍擁有齊全且充裕的近程防空自衛能力。廣開土大王級的B砲位裝有一組MK-48 Mod2垂直發射系統,共計16管,裝填RIM-7P海麻雀點防禦防空飛彈,是此級艦的主要防空武器。反艦方面,廣開土大王級艦體中段配備兩組美製MK-141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日後應被 韓國製SSM-700K反艦飛彈取代,性能大致與魚叉飛彈同級),艦首裝有一門OTO 五吋54倍徑艦砲,此種艦砲射速超過美製MK-45五吋54倍徑艦砲的兩倍,在亞洲亦被日本海自的金剛級與高波級驅逐艦採用;近迫防衛方面,廣開土大王級的艦橋頂端與機庫上方各有一座荷蘭Signnal授權 韓國製造的門將(Goal Keeper)近迫武器系統,使用一門30mm旋轉機砲。反潛方面,廣開土大王級本身擁有兩組三聯裝美製MK-32魚雷發射器,艦尾設有直昇機庫與直昇機甲板,操作一架英 國偉斯特蘭生產的超級大山貓(Super Lynx)MK.99反潛直昇機。韓國海軍在1988向英國訂購12架超級大山貓MK.99來取代原有的法製SA-316峰鳥直昇機,從1991年起交貨,配備於當時 韓國海軍主力的美援基靈級與桑納級驅逐艦上。在1999年,韓國海軍又購入第二批12架大山貓MK.99,其中部分就是配屬於廣開土大王級上。超級大山貓MK.99的裝備包括海沫三型(Seaspray MK.3)雷達、AN/AQS-18沈浸式聲納、Racal電子支援系統等,並可掛載兩枚武器,包括美製MK-46魚雷、英製海賊鷗(Sea Skua)輕型反艦飛彈或挪威製企鵝反艦飛彈;海沫三型雷達負責反艦飛彈的先期標定,使用半主動雷達導引的海賊鷗反艦飛彈時尚須提供雷達照射。超級大山貓MK.99屬於大山貓反潛直昇機的改良系列,專用於外銷,葡萄牙也在1993年引進同系列的超級大山貓MK.95反潛直昇機,配備於該國的MEKO-200PN巡防艦上。

廣開土大王級的感測裝備、電子系統也以歐洲貨居多,而且科技相當先進,艦上的武器、感測器與作戰系統之間高度整合,可彼此分享資料。戰鬥系統方面,韓國的決定是引進歐洲現成戰鬥系統再予以國產化;經過激烈競爭後,英國航太系統(BAE System)的SSCS MK.7系統(與英國Type-23巡防艦同系列)擊敗德國STN Atlas電子公司的COSYS 200K1系統, 合約價值8848萬美元的合約;BAE將SSCS MK.7授權韓國三星生產再予以修改,成為KDX-1使用KDCom-I戰鬥系統。KDCom1採用分散式架構,擁有八個多功能顯控台與一百多個分散式處理器,透過光纖區域網路連結各顯控台與艦上各種偵蒐、射控、武器系統,並整合美規Link-11資料鏈;戰系的軟體採用美國軍規ADA語言編寫,程式總共有100萬行左右。該系統的顯示戰術資訊的8個多功能分散式控制臺由光纖網域聯接,採用了100個分散式處理器。KDX-1首艦的戰系軟硬體仍由英國原裝進口,三星公司則在二號艦以後參與KDCom1作戰系統的軟體整合與研改。

雷達方面,本級艦擁有美製SPS-49(V)5 2D C頻長程對空搜索雷達以及荷蘭Signnal的MW.08 3D G頻中程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各一,五吋艦砲與海麻雀飛彈的射控則由前後各一的荷蘭Signnal製STIR 180照明雷達負責。MW.08是Signnal的多波束獲得/追蹤雷達((Signal Multibeam Acquisition Radar for Tracking,SMART)系列的輕型版本,採用波長較短的G頻,其E/F頻的衍生型就是SMART-S/SMART-S Mk2,D頻的衍生型就是SMART-L。MW.08尖峰功率50KW,天線由12個接收波束排列(2X6)而成,夾角12度,波束垂直範圍0至70度,波束水平誤差0.25度、垂直誤差1.2度,誤差距離40m,具備自動偵測與追蹤(Automat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ADT)能力,對雷達截面積2平方公尺目標的偵測距離32km,對雷達截面積1平方公尺目標的偵測距離27km,對雷達截面積0.1平方公尺目標的偵測距離17km。MW.08具有搜索、追蹤與射控能力,可同時追蹤20個空中目標或8個水面目標,並以同時追蹤掃描(Track-While-Scan)模式導引火砲同時接戰2至3個目標,不過不能為防空飛彈提供上鏈(up-link)傳輸。在1996年2月,詹氏國際防衛機構(JanesInternational Defence )曾報導Thales集團不再生產MW.08,銷售主力改為法國Thales(原Thomson-CSF)新開發的MRR三維雷達,然而後來Thales集團仍改變初衷繼續保留MW.08。

聲納方面,廣開土大王級服役之初僅 裝有德國Atlas DSQS-21BZ艦首聲納, 之後再於艦尾追加SQR-220K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應為SQR-19的韓國版),成為韓國海軍第一種擁有拖曳陣列聲納的艦艇,使韓國艦隊的反潛能力大增。電子戰方面,KDX-1配備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ADD)整合的SLQ-200(V)5K電戰系統,其下包含幾種來自 歐美的子系統,包括美國ARGO Systems的AR-700電子支援/反制系統與APECS-2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四具法國CSEE DAGAIE MK.2干擾彈發射器,此外艦上還有美製SLQ-25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爾後韓國獲得授權生產,型號為SLQ-261K)。ARGO AR-700是一種非搜索/比振幅式電子支援裝置,測向精度4~5度(rms),並可選擇性加裝比相位式干涉測量套件,將測向精確度提高到1度(rms)。KDX-1的資料鏈系統為KNTDS,整合有美規Link-4/11/14資料鏈。

三艘廣開土大王級於1998至1999年陸續進入韓國海軍服役,KDX第一階段遂告圓滿達成,繼續朝更大型、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KDX-2邁進。

http://www.mdc.idv.tw/mdc/navy/roknavy/kdx-1.htm
111.png
KDX-1廣開土大王級的三號艦楊萬春號(DDH-973)。.jpg
KDX-1廣開土大王級的三號艦楊萬春號(DDH-973)。廣開土大王級是 韓國第一種超過三千噸的自製主戰艦艇。.jpg.jpg
俯瞰楊萬春號。.jpg
廣開土大王級B砲位的MK-48 Mod2垂直發射系統,裝填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jpg.jpg
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9 13: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


KDX-2是韓國海軍構建21世紀初期新一代韓國海軍主力陣容而進行的「韓國驅逐艦實驗」(Korean Destroyer Experimental,KDX)計畫中的第二階段。相較於KDX-1,KDX-2除了尺寸更大之外,最大的不同在於KDX-2擁有區域防空飛彈系統,以艦隊防空為主要任務。此外,KDX-2的技術與裝備也較KDX-1更為精進 。由於KDX-2進行時適逢亞洲金融風暴,重創了韓國的經濟,故此計畫是在嚴格的成本控管下完成,是當時韓國海軍最重要的計畫。韓國海軍最初預計建造三艘KDX-2,爾後則增至六艘,分成兩批各三艘;在2004年中,又有消息指出 韓國考慮進一步增購另外6至7艘KDX-2,很可能將由大宇重工承造。KDX-2的基本設計由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負責,合約於1996年簽訂,而建造工作由現代重工與大宇重工(Daewoo Heavy Industries)一同執行;此外,KDX-2也獲得國外廠商的技術支援,例如美國DAVIS在2001年與韓國簽約,負責KDX-2的電子裝備配置工程。前六艘KDX-2的建造業務由大宇 重工玉浦廠與現代重工蔚山廠兩廠平分,以交替輪流的方式各造三艘。

命名方面,KDX-2延續KDX-1以韓國史上君王、名將名的準則,首艦忠武公.李舜臣號(DDH-975)冠上16世紀朝鮮名將李舜臣的名字。李舜臣在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派兵攻打朝鮮時,率領人類海戰史上第一批鐵甲艦──出色的「龜甲艦」, 屢次大破日本水軍,遂被朝鮮君王封為忠武公。李舜臣在韓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崇高,相當於18世紀末著名的納爾遜(Adm. Horatio Nelson)勳爵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

KDX-2首艦李舜臣號在2002年5月22日下水,在2003年初展開為時約一年的海上測試,並在2003年12月交艦成軍;而後續的KDX-2則以平均每年一艘的速率陸續成軍。二號艦文武大王號(DDH-976)則是紀念7世紀鮮羅王朝的一位國王,他是至今全球唯一將自己陵墓建在水下的君王;至於四號艦王建號(DDH-978)則是紀念當年一統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開國君王。

KDX-2光是在外觀上就與KDX-1有頗大的差異。KDX-2是 韓國第一種引進匿蹤技術的艦艇 ,由DAVIS與德國IABG公司協助進行匿蹤設計規劃,在降低RCS與紅外線訊號方面都考慮到了。KDX-2的上層結構較KDX-1更洗鍊簡潔,並且往內傾斜10度以降低RCS,此外KDX-1的格子桅也被KDX-2捨棄,代之以匿蹤性較佳的塔狀合金主桅。不過KDX-2的艦面上還是有許多林立的裝備、天線、欄杆等,因此整體匿蹤效果勢必不如法國拉法葉級之類匿蹤設計較徹底的艦艇 ;而韓國海軍宣稱KDX-2的雷達截面積相當於1200ton的巡邏艦 。為了得到最佳的電子系統安裝佈局,DAVIS公司進行了模擬與分析作業,並以模型評估各系統在艦上的運作效能,使這些系統在KDX-2上能獲得最佳的運作效率與生存性,避免相互干擾之類的狀況發生。KDX-2的上層結構封閉性較KDX-1更強,是抗戰損與抗NBC能力強的堡壘型 ,艦內空間充裕而寬敞;不過為了減輕重量,KDX-II的上層結構仍採用現代化艦艇逐漸捨棄的鋁合金材料。本級艦的戰情室位於船艛結構內主甲板的位置,戰情室艙壁設有功夫龍防彈板,降低遭受戰損時指揮中樞遭到破壞的機率。動力系統方面,KDX-2仍沿用與KDX-1一樣的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OG),主機也與KDX-1相同。

KDX-2編制185名人員,此外艦上還可容納至多195名額外人員,例如登陸部隊。值得一提的是,KDX-2也是韓國海軍第一種設有女性人員專用寢室與起居設施的艦艇,以因應女性人員的編制。

武器系統


武裝方面,KDX-2與KDX-1也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批三艘KDX-2的艦首B砲位中央安裝了四組八聯裝美製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從王建號(DDH-978)開始的第二批三艘則把四組MK-41左移,在B砲位另外加裝一組韓國自行開發的八聯裝KVLS垂直發射系統(詳見KDX-3一文),能配備 韓國 自行開發的K-ASROC紅鯊反潛火箭與天龍陸攻巡航飛彈(詳見KDX-3一文)。防空武器方面,前艘三KDX-2的MK-41發射器內配備美製標準SM-2 Block3A區域防空飛彈,後三艘則增加美製新型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的運用能力。在2004年的試射中,李舜臣號以一枚SM-2 Block3A防空飛彈擊落113km外的目標。近迫防空方面,KDX-2的機庫上方與KDX-1一樣安裝一具荷蘭門將近迫武器系統,但在艦橋後方則裝置一具美製21聯裝MK-49公羊(RAM)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最初 韓國海軍考慮的是由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的砲座與雷達搭配11聯裝公羊飛彈發射器組成的「海公羊」近迫武器系統,但最後仍採用與美國、德國海軍相同的21聯裝MK-49發射器),這使得KDX-2的近程防空自衛體系更為完備。除了RAM外,最初KDX-2曾考慮的短程防空飛彈選項還包括以色列製閃電(Barak)短程防空飛彈系統,不過由於成本等因素而放棄。

除了強化防空能力之外,KDX-2在反水面能力也有增進,主砲改採一門美製MK-45 Mod4 五吋62倍徑艦砲,使用傳統砲彈時射程較原先五吋54倍徑型增加兩倍,並能使用射程117km的美製EX-171增程GPS導向砲彈(ERGM),對地打擊能力大幅增加;而KDX-2也是美國海軍本身之外,第一艘配備MK-45 Mod4增程型主砲的艦艇。韓國海軍的MK-45 Mod4主砲由美國授權韓國WIA(World Industries Ace)製造,在2007年5月28日,KDX-2的二號艦文武大王號(DDH-976)在鎮海灣進行火砲射擊訓練時發生膛炸意外, 砲身受損,一度使外人指責WIA生產的5吋62倍徑砲管品質;不過事後調查顯示WIA生產的砲身質量合格,真正的問題出在砲彈本身,可能意味該艦的平時彈藥保養管理有所不當。反艦飛彈方面,KDX-2一開始配備八枚美製RGM-84D魚叉Block 1C反艦飛彈,日後則換裝韓國國產的SSM-700K海星反艦飛彈的艦艇(詳見KDX-3一文),成為第一種部署此型飛彈的韓國艦艇。反潛方面,除了增加具有距外反潛能力的VLA外,KDX-2其他都與KDX-1相同,包括兩具美製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器 ,聲納系統也完全相同。

艦尾配置一座直昇機庫,搭載英製超級大山貓(Super Lynx)MK.99反潛直昇機;雖然只有一個單一的機庫,但是機庫與庫門的寬度卻很大,且艦尾輔降系統設有一組分叉的雙滑軌,一條沿著艦體中軸線筆直通向機庫,另一條彎曲的軌道則通向機庫靠近右舷側,顯示艦上最多可容納並操作兩架大山貓直昇機;這種設計與日本海自高波級驅逐艦的延伸型輔助降落系統(E-RAST)相似,讓單一機庫能同時操作兩架直昇機。

電子裝備


電子系統方面,KDX-2的主要對空搜索雷達與KDX-1大致上與相同 ,包括AN/SPS-49(V)5 2D長程對空搜索雷達與Signnal MW-08 3D C頻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各一,但射控雷達則換成功率更高、天線尺寸更大的STIR 240(其天線直徑240cm,STIR 180則為180cm),以配合射程較長的標準SM-2飛彈。艦上的作戰系統為英國BAE System與三星合作開發的KDcom-2,基本上是KDX-1的KDcom-1的擴充版 ,主要變更是增加標準SM-2防空飛彈與RAM短程防空飛彈的運用能力;為了開發KDcom-2,韓國與BAE System簽署價值7400萬美元的合約 。由於搭配標準SM-2飛彈的美國原裝WDS MK-14武器指揮系統的舊式軍規硬體(如UYK-44電腦)早已停產,因此KDcom-2系統透過加裝模擬卡的方式來執行WDS MK-14的各種程式。而為了配合標準SM-2飛彈的終端照明工作,KDX-2的STIR-240照明雷達整合了美國雷松提供的OT-134控制系統 ;由於KDX-2似乎沒有裝備SYR-1接收模組(負責接收標準SM-2的下鏈傳輸資料),故推測SM-2中途導引階段所需的上/下鏈傳輸功能也由STIR-240包辦。

KDX-2的電子戰系統與KDX-1基本相同(國產化程度可能更高),包括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ADD)整合的SLQ-200(V)5K SONATA電子戰系統 ,其下整合有美國ARGOSystems的AR-700電子支援/反制系統與APECS-2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四具法國CSEE DAGAIE MK.2干擾彈發射器(這些 歐美子系統應都已授權韓國生產) ,此外還有美製AN/SLQ-25A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以及韓國ADD主導開發的SLQ-261K TACM魚雷反制 誘餌系統 。SLQ-261能使用不同種類的誘餌,包括製造強大噪音屏障來遮蔽船艦的噪音誘餌,或者是模仿來襲魚雷尋標器信號、製造假回波迷惑魚雷的誘餌(資料庫中需事先儲存該型號魚雷的尋標器信號);敵方魚雷來襲時,由SLQ-261投擲誘餌構成第一道屏障,萬一魚雷越過並仍朝船艦而來,SLQ-25A拖曳式魚雷反制誘餌就構成最後一道屏障。KDX-2也有繼續沿用若干KDX-1的裝備,包括聲納系統、AN/UPX-27K敵我識別系統以及KNTDS整合資料鏈系統等。

評析


整體而言,KDX-2雖然沒有多目標監控能力出色的相位陣列雷達,但配備SM-2區域防空飛彈以及短程/近迫防空系統、新型防空戰鬥系統並採用垂直發射系統作為投射裝置,所以整體防空實力也有水準以上的表現,綜合戰力優於KDX-1。

索馬利亞反海盜勤務


在2008年,鑑於索馬利亞海盜活動日漸猖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該年6月2日和10月20日分別通過第1816號和1838號決議案,允許外國軍艦進入索馬利亞領海追捕海盜,並可使用「必要方法」打擊在國際水域活動的海盜。隨著2008年底 中國宣布派遣軍艦至索馬利亞海域之後,韓國也開始積極規劃護航事宜。在2009年1月中旬韓國與日本的元首會談中,日韓就索馬利亞護航任務達成相關合作共識,雙方各派遣艦艇至索馬利亞海域,可依照申請兩國船舶相互護航,並分享船舶航行與海盜的情資。

韓國派往索馬利亞的首艘艦艇是KDX-2的文武大王號(DDH-976),在2009年3月13日從韓國鎮海軍港出發,艦上額外搭載30名韓國海軍特種部隊 (UDT/SEAL),攜帶一架超級大山貓直昇機以及一艘RHIB突擊艇,以執行各種護航、臨檢與海/空救援活動 ;而韓國方面稱派往亞丁灣執行護航的兵力(包含海軍艦艇與特種部隊)為「青海部隊」。 「青海部隊」加入以美國為首的第151特遣群(Combined Task Force 151,隸屬於美國部署在中東的第五艦隊,以巴林為駐地),一同執行打擊海盜、反襲擊等任務,以保障行經索馬利亞海域的 韓國船隻的安全。

在2011年1月15日,一艘韓國三湖海運的一萬噸級化學原料運輸船「三湖珠寶號」在安曼與印度之間的印度洋北部水域遭到索馬利亞海盜劫持,而當時在亞丁灣海域輪值護航勤務的 韓國海軍KDX-2型艦崔瑩號(DDH-981)隨後便趕去救援 。由於先前三湖海運的「三湖夢想號」在2010年4月4日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連人帶船扣押217天之後,韓國政府在2010年11月初以天價的950萬美元將之贖回,創下史上最長劫持時間以及最高額贖金的紀錄;僅兩個月後,索馬利亞海盜又故計重施找 韓國同一家公司開刀,顯然是食髓知味;因此,韓國政府立刻決定「不談判,不付贖金」,不惜一切代價救回人船,而營救行動的代號為「亞丁灣黎明」(Dawn of Gulf of Aden)。在1月18日夜間,青海部隊趁海盜搭乘小船企圖劫持另一艘蒙古籍船隻時,首度發動進攻並嘗試登上三湖珠寶號,結果被海盜的火力擊退;此次行動中有數名海盜落海, 韓國特種部隊則有三人中彈受傷。在1月21日 凌晨,由於獲知海盜母船即將接近,青海部隊便再次發起進攻;崔瑩號在凌晨4時28分首先以艦砲射擊來轉移海盜注意力,隨後韓國海軍特種部隊二十多人分乘三艘RHIB小艇逼近三湖珠寶號;在艦上大山貓直昇機以12.7mm機槍射擊三湖珠寶號船橋的掩護下,特種部隊登上該船,後與海盜展開激戰;在登船過程中,直昇機上的狙擊手成功射殺一名在船橋的海盜,迫使在海面上的其他五、六艘海盜小艇退避。 韓國特種部隊奪回船橋後,花費三個多小時逐一搜索全船,最後順利奪回 三湖珠寶號並解救所有船員,整個作戰持續了4小時58分鐘。13名劫船的海盜中,有8名被擊斃,另5名都遭到生擒;在交戰過程中,三湖珠寶號的船長 在船橋操船,遭海盜以槍射擊腹部,槍戰結束後被美軍直昇機送往附近醫院;在21日的交戰中,韓國特種部隊無人傷亡。「亞丁灣黎明」不僅是韓國展開索馬利亞護航勤務之後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更是韓國軍方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海外獨立執行實戰任務。

在2009年10月13日,韓國海軍在雞龍台基地舉行的國政監查會議上公布第二批六艘KDX-2(又稱KDX-2A)飛彈驅逐艦的建造計畫,預算規模達3萬億韓元以上,預計在2019至2026年間服役 。KDX-2A將做出重大改良,艦上將配備高性能相位陣列防空雷達與先進防空作戰系統,最有可能的選擇是美國AN/SPY-1F相位陣列雷達系統以及神盾系統的衍生型 (其他可能使用的系統如美國的AN/SPY-3 X波段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歐洲Thales的APAR/SMART-L等組合)。韓國海軍表示KDX-2A將成為未來 韓國機動艦隊的骨幹, 由於2009年起韓國海軍多了索馬利亞勤務,現階段六艘KDX-2之中,通常有三艘正在接受維修或派遣參與聯合演習、海外勤務,因此作為韓國常備艦隊的兵力顯得不足,有必要繼續擴充驅逐艦隊的兵力。

依照2013年12月下旬的消息,韓國第二批KDX-2A考慮的雷達與作戰系統選項,包括韓國LIG Nex1集團的LIG海軍情報戰鬥系統(LIG Intelligent Naval Combat System,LINCS)、三星-Thales集團的系統(可能基於IMAST整合桅杆系統而開發)、美國洛馬(Lockheed Martin)的AN/SPY-1F相位陣列雷達、美國雷松(Raytheon)AN/SPY-3 X波段主動相位陣列雷達、Thales荷蘭分公司的APAR/SMART-L雷達組合等。KDX-2A滿載排水量勢將放大,在2009年規劃時預估滿載排水量增至5600噸級,到了2013年底時又有增至8000噸的說法;而韓國又規劃5900噸級的KDDA國產驅逐艦計畫,粗估可望在2023年服役。

http://www.mdc.idv.tw/mdc/navy/roknavy/kdx-2.htm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9 13:11:2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世宗大王級驅逐艦


111.png

計畫


KDX-3是韓國「韓國驅逐艦實驗」(Korean Destroyer Experimental,KDX)計畫的終極階段,目標是研發一種標準排水量七千噸、具備強大艦隊區域防空能力的大型防空驅逐艦,使得 韓國艦隊擁有一流的遠洋防空戰力。相較於先前的KDX-2,KDX-3除了噸位更大、載彈量更多之外,最大的不同乃是配備最先進的相位陣列雷達與新型防空作戰系統,空中目標搜獲能力與多目標接戰能力都與是前者無法望其項背的。除了艦隊防空之外,KDX-3另一重任就是攔截戰術彈道飛彈。由於 中國、朝鮮從1990年代末期起都強化了彈道飛彈的部署,尤其是後者在21世紀初期多次進行挑釁意味濃厚的彈道飛彈試射,頗讓日本與韓國感到不安,而兩國具體的因應對策都包括建造具有反彈道飛彈能力的先進大型防空艦艇: 韓國研發的就是KDX-3,而日本則打算建造兩艘改良自現役金剛級的新型飛彈驅逐艦。

KDX-3計畫在2001年正式啟動,建造工作由大宇重工(Daewoo)、現代重工(Hyundai)、韓進重工(Hanjin)等 韓國知名廠商角逐 。其中,呼聲最高的現代重工在2003年便完成KDX-3的構型設計,並在2004年8月12日正式奪標。KDX-3的系統整合工作由韓國與歐洲合資的Thales-三星公司(Thales、三星各出資一半) 負責。韓國海軍規劃建造三艘KDX-3,第一與第三艘由現代重工承造,二號艦由大宇承造。

命名


命名方面,韓國海軍一開始打算以曾經守護韓國疆土的人物(包括平民與軍人)作為KDX-3的命名。根據最初的消息,首艘KDX-3(DGG-991)的命名來自於17世紀 因為與日本漁民間的糾紛,而以積極行動強力主張鬱陵島、竹島 (朝鮮稱之為獨島)為朝鮮領土的漁夫安龍福,當時他甚至召集朝鮮漁民以強硬手段對付在該島停留的日本人,造成轟動一時的「安龍福事件」。 時值韓國與日本為了獨島主權爭議而頗不愉快的敏感時刻,韓國海軍刻意以安龍福作為王牌作戰艦艇的名字,又將首艘LP-X兩棲突擊艦命名為獨島,擺明就是衝著日本而來。而二號艦的命名則來自於越戰中為了拯救同僚而犧牲的醫療副官池德七中士(DDG-992);三號艦 命名為尹永夏號(DDG-993),紀念在2002年6月29日南、朝鮮「西海衝突」(2008年5月改稱為「第二次延平海戰」)中陣亡的韓國虎頭海鯛357號砲艇的少校艇長尹永夏(詳見PKM虎頭海鯛型巡邏砲艇一文)。然而韓國軍方卻在2007年4月21日公布,首艘KDX-3將以朝鮮王朝(西元1392~1910年)的第四位國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的 世宗大王來命名 ,也就是回歸KDX-1/2使用韓國古代君王、將領命名的規則。世宗大王是朝鮮王朝著名的君主,他最大的事蹟是制訂了韓文字母表,從此創立了韓國本土的文字體系。至於KDX的二號艦則命名為栗谷李珥號(DDG-992),是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儒學者 。至於三號艦則命名為西厓柳成龍號,柳成龍是16世紀朝鮮宣宗時代的性理學者 與著名政治家(「西厓」為其號),在壬辰倭亂時期擔任領議政並總管軍務,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對日本入侵勢力的抵抗,啟用李舜辰、權慄等將才,最後終於擊退倭軍。

建造


目前韓國海軍確定建造三艘KDX-3,首艦世宗大王號(DDG-991)在2004年11月11日在現代造船廠開工,2007年5月25日下水,並於2008年交艦 ,2008年12月22日在斧山海軍基地成軍 ,比原訂期程提前約半年,且據說經費完全控制在預算之內;且適逢南朝鮮關係緊張,世宗大王號在成軍後三個月內便接受第一次實戰部署,用於監控朝鮮可能發射的彈道飛彈(見下文)。 在2009年5月,美國國務院批准以軍售管道(FMS)對韓國出售46枚標準SM-2 Block 3A和35枚SM-2Block 3B防空飛彈,裝備於世宗大王號。KDX-3二號艦 栗谷李珥號(DDG-992)於2007年9月開工,2008年11月14日下水,2010年8月31日成軍服役,2011年6月初展開實戰部署。在2012年6月,栗谷李珥號在太平洋夏威夷海域的美軍飛彈測試場地完成了關於神盾作戰系統的作戰測試,這也是對於該艦系載台建造、統設計、軟硬體整合以及人員訓練的最後一項測試,以驗證該艦的各項作戰系統與人員訓練足以擔負完整的作戰任務;在這項測試中,栗谷李珥號進行了幾個綜合任務作戰演習,並評估戰鬥系統與資料鏈在戰備狀況下處理各項情資的能力。至於三號艦 西崖柳成龍號則在2012年8月30日交付韓國海軍,年內成軍,三艦分別配屬於韓國三大作戰艦隊 。韓國為建造三艘KDX-3,總計在2012年前斥資3136億韓元,合計31億美元,首艦造價約12億美元。屆時,3艘KDX-3配合既有的12艘KDX-2與3艘KDX-2, 韓國海軍三大艦隊將可形成三支各擁有六艘KDX系列艦艇的「六六艦隊」陣容,能有效進出韓國本土周遭1000海里的範圍。

防空系統


2000年11月,韓國海軍為KDX-3的防空作戰系統展開評估,競爭者包括美國洛馬集團的神盾戰鬥系統Baseline7.1版本/SPY-1D相陣雷達的組合(前述日本籌畫中的新型飛彈驅逐艦也預計採用神盾Baseline7.1)、英國BAE以新型Sampson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為核心的戰鬥管理系統(CMS),以及以荷蘭為首的歐洲多國Thales Naval Nederland集團的APAR主動相位陣列雷達/SMART-L 3D電子掃瞄陣列雷達(兩者均由Thales荷蘭分公司(前Signnal)研製)/SEWACO XI戰鬥系統的組合。2001年10月25日,韓國海軍宣布神盾與APAR/SMART-L/SEWACO XI通過第一階段評估,進入第二階段的競爭。經過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的多次測試與評估,韓國在2002年7月24日正式宣布洛馬的神盾系統獲勝,而 韓國也將成為亞洲第二個、全世界第三個自美國取得神盾系統的國家。神盾Baseline7.1之所以獲得韓國海軍的青睞,最重要的原因是神盾系列已經發展了20年,已經十分成熟,風險自然比另外兩種全新的歐洲系統低得多;此外, 韓國海軍在KDX-3計畫中非常強調反彈道飛彈能力,而神盾Baseline7.1無論在雷達、戰鬥系統部分或配套的 反彈道飛彈發展已經發展多年且趨於完成,而甫研發完成的Sampson與APAR/SMART-L連最基本的艦隊防空能力都還有待驗證發展,要發展反彈道飛彈能力自然還得等更多年,風險大大地增加,更別提配套的Aster-45反彈道飛彈起步也遠比美國晚。

在反彈道飛彈系統的選擇上,韓國的考量迥異於美日兩國:原本美國海軍有兩個相關計畫,即SM-2 Block 4A海軍區域戰術飛彈防禦飛彈(NAD)以及SM-3海軍戰區廣域彈道飛彈防禦(NTW),其中NAD負責在大氣層內攔截彈道飛彈(升空或下落階段),而NTW則在大氣層外攔截飛行中途的彈道飛彈,因此NAD除了增加向量推力技術之外,發動機與戰鬥部都沿用SM-2的現有系統,而NTW則需引進射程更遠的推進系統以及在太空中能精確控制飛彈航向的技術,並改用動能撞擊戰鬥部。由於 朝鮮緊鄰韓國,雙方戰略縱深狹小,朝鮮只需動用全程在大氣層以內飛行的短程地對地戰術飛彈就可以攻擊韓國境內的主要目標,因此能在大氣層內攔截的NAD明顯比在大氣外攔截的NTW更符合 韓國的防衛型態;而且韓國 還可以將神盾艦部署在朝鮮海域附近,有更多機會在飛彈升空階段就於朝鮮領空進行橫向攔截。由於NTW明顯比較符合美國防務上的需求,加上NAD以傳統高爆破片彈頭搭配橫向攔截技術面臨技術困難,美國在2001年底宣布取消NAD,但是當 韓國進行KDX-3戰鬥系統的最後評估階段時,又改口說「NAD仍將繼續發展」,顯示美國也知道韓國對彈道飛彈的防禦需求。更有趣的是, 韓國始終不願意正式加入美國與日本近年傾力開發的戰區彈道飛彈防禦系統,而且拒不加入SM-3 NTW的開發行列,咸信是因為這等於要把韓國納入美、日的聯合反彈道飛彈體系,其利益出發點終究是為了美國 ;而NTW等系統會攔截的彈道飛彈射程較長,顯然不會是朝鮮針對韓國發射的飛彈,而可能是朝鮮或中國、俄羅斯對更遠的日本或美國據點(如關島)發射的彈道飛彈,如果韓國加入這個體系,就等於要分擔更多額外的防務與政治責任,因為加入反彈道飛彈系統明顯會引發中國與俄羅斯的不滿。由於美國已經把NAD的幾種關鍵技術(如向量推力)轉移至增程型標準飛彈(ERAM),即射程大約400km的SM-6,因此 韓國的採購目標也改為SM-6;根據2008年1月底的消息,韓國已經就引進SM-6與美國完成初步的談判,準備在2010年代之後部署在KDX-3上,使之能有效對付 朝鮮的短程戰術飛彈。而韓國在宣布準備引進SM-6時還特別澄清,這個舉動與美國主導的反彈道飛彈體系無關,純粹是用於韓國 自身的低高度反飛彈系統。 不過在2013年10月,還是有消息傳出韓國軍方考慮引進SM-3並裝備於KDX-3驅逐艦上,這是因為北朝鮮的彈道飛彈進入大氣層後下降速率頗高(至少5至8倍因素),愛國者PAC-3或SM-6等只能在彈道末端攔截的時間僅有5到7秒,成功率有限,所以打算引進能在更早階段就開始攔截的SM-3,以提高攔截成功率。

為了訓練海軍官兵適應神盾系統操作以及神盾艦帶來的高資訊量/高度整合戰場資訊等新一代戰場能力,韓國海軍還從美國引進先進的訓練模擬設施,在位於鎮海的海軍教育/訓練司令部設置了 神盾系統操作管理培訓中心(AOMTC),提供訓練課程以及操作模擬功能,以培養韓國海軍官兵操作與維護神盾系統的能力。韓國海軍宣稱其AMOTC是繼美國海軍神盾訓練與 準備中心(Aegis Training & Readiness Center,ATRC)之後,世界上第二個類似的完整神盾地面訓練設施,於2009年5月正式啟用。鎮海的AMOTC佔地2190平方公尺,總共有設有七間電子教室,以及高度擬真的 模擬指揮和控制中心(模仿KDX-3驅逐艦戰情中心),其裝備設施足以容納100名學員進行訓練模擬課程。 學員在模擬訓練中逐漸熟悉神盾系統的設備配置,以及作業時的相關指揮控制規則;例如,此中心可提供20個連線的顯控台終端,進行實際作業情境下的個人或團隊決策/操作模擬訓練。 至AOMTC的培訓給學員可學習操作神盾系統的技術能力,以及與神盾系統相關的新一代戰場作戰觀念、決策、作戰訓練等新知。 此外,AMOTC也負責韓國海軍的技術維修人員,使之具備管理/維修神盾系統的能力,降低對美國方面的支援需求,可節約維護成本。

在2009年3月,西方國家透過衛星照片發現朝鮮正準備試射火箭;雖然朝鮮宣稱是衛星發射,然而西方研判照片中出現的很可能是彈道飛彈;為了以防萬一,韓國海軍在3月28日將 甫成軍三個月左右的世宗大王號派往東海海域待命監控。

水下作戰/電子戰系統


雖然KDX-3核心戰系為美製神盾Baseline 7,但是韓國仍自行挑選了許多國產或歐製的次系統,包括聲納、水下作戰系統、指管通情與電子戰系統等等,這似乎是韓國自主造艦的「慣例」。

水下作戰部分,韓國意屬的並非 美國原版神盾系統下轄的SQQ-89反潛作戰系統,而是挪威新研發的MSI-2005F反潛作戰系統,此系統是該國籌建中的新一代南森級(Fridjof Nansen class)巡防艦的重要裝備 ;而整合至KDX-3的韓國版MSI-2005F則稱為韓國反潛武器控制系統(Anti Submarine Weapon Control System-Korea,ASWCS-K)。聲納方面,KDX-3將採用德國STN Arlas Elektronik公司製造的DSQS-21 BZ-M中頻艦艏聲納,以及Thales集團的CAPTAS(Combined Active Passive Towed Array Soner)Mk.2v1主/被動低頻拖曳陣列聲納;之所以不沿用美製的SQS-53大型艦艏聲納,是因為韓國海軍多半在較淺的水域作業,因此才使用體積與成本較低且較適合在淺海操作的DSQS-21 BZ-M,而這個中頻艦首聲納似乎也是KDX-3唯一比伯克Flight 2A「降級」的配備。相較於KDX-2飛彈巡防艦的DSQS-21 BZ,DSQS-21 BZ-M的性能又獲得進一步的提升。新型的CAPTAS Mk.2v1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也被挪威南森級巡防艦使用,能有效偵測潛艦、魚雷或水雷。

此外,KDX-3也將整合英國BAE與Thomson合作研發的指管通情裝備 ,以及美國的JTIDS/Link-16三軍聯合資料傳輸系統。KDX-3的反制系統包括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ADD)整合的SLQ-200(V)5K SONATA電子戰系統 (整合有AR-700電子支援/反制系統、APECS-2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四具DAGAIE MK.2干擾彈發射器)、ADD主導開發的SLQ-261K魚雷反制誘餌系統 以及AN/SLQ-25A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 桅杆上的其他裝備包括一具大宇公司的SPS-95K(美國授權生產的SPS-55M)導航雷達、1部美國Raytheon公司司UPX-274K敵我識別器(IFF)、1具NRBP-2B太康(TACON)戰術導航系統、GPS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直升機資料鏈、各種通信天線/衛星接收天線與終端設備等等。

基本設計


KDX-3的基本構型大致沿用自柏克Flight 2A,兩者外觀與後者極為相似;但KDX-3的艦體長度比柏克Flight 2A增加8m左右,武裝配備更豐富,滿載排水量達到10300ton左右,飛彈攜行量超過原版柏克級與日本金剛級,所以有人認為稱KDX-3為「巡洋艦」還比較恰當。 不像美國伯克Flight 2A為了大量建造,必須嚴格地控制成本,KDX-3是韓國最高檔的艦艇,因此設計上允許更大的艦體與更多的裝備,不像伯克Flight 2A做出諸多妥協與犧牲。 KDX-3的動力系統與美國柏克級相同,為四具美國GE的LM-2500燃氣渦輪(授權韓國三星組裝與製造部分組件),帶動雙軸Rolls Royce製可變距螺旋槳,最大航速約30節。除了防空之外,KDX-3與柏克級、金剛級最大的不同,就是具有強大的反艦與長距離對地打擊火力,艦上配備陸攻艦砲與數量驚人的陸攻/反艦飛彈;所以KDX-3不僅能使 朝鮮彈道飛彈的影響力大打折扣,還可直接威脅朝鮮內陸目標,但此舉是否會對朝鮮造成重大刺激則不得而知。

KDX-3也延續柏克級對艦體防護設計的重視,艦體與上層結構都以鋼材製造,吃水線以下的艦殼厚度達0.5吋,艦體關鍵部位總共使用了170噸重的凱夫勒裝甲,以降低破片的殺傷效果,艦體結構能抵抗每平方吋51000磅的超壓。艦上的戰情中心(CIC)位於艦首艛的第二層甲板,兩側均被通道所保護。與柏克級相同,KDX-3的四具LM-2500-30燃氣渦輪主機分成兩組,分置於前、後兩輪機艙中,各有一套傳動系統,兩個機艙之間相距10m左右,前機艙偏向左舷,後機艙偏向右舷,兩艙之間設有輔機艙,此種分離與不對稱設計能降低一次命中同時波及兩個機艙的機率。此外,KDX-3也具有核生化防禦能力,艦內的空間可形成氣密堡壘,經過具備濾毒能力的空調系統加壓後,就可防止受核生化污染的氣體入侵;同時,艦內亦設有清洗消毒站,其通風空調系統採用獨立設計,與艦上一般區域的空調系統完全隔離,而艦體外部也設有灑水系統來沖洗核生化落塵。 KDX-3的航行與運轉也由高度整合的平台管理系統控制,人員可在艦橋或控制室的整合顯控台集中監控全艦的動力、電力、航行操作與損管系統,自動化程度頗高。 為了降低輻射至水中的聲噪訊號,LM-2500燃氣輪機被安裝在雙層彈性制震基座上,主機艙採用隔音制振艙壁,而Rolls Royce提供的五葉大側斜可變距螺槳(直徑5.4m)則可降低螺槳轉速,槳葉尖端可釋出氣泡以減低空蝕現象帶來的噪音。 為降低雷達截面積與紅外線熱訊號,KDX-3也採用與柏克級類似的匿蹤措施,上層結構與煙囪以7至10度的角度內傾,各平面交界處採用圓弧過渡,避免在艦體表面形成垂直的角反射面 ,艦面使用不少雷達波吸收塗料;同時,也使用與柏克級類似的新型後傾式棱柱型桅杆。在降低熱訊號方面,KDX-3的煙囪口、通風口、機艙等高熱部位都使用遮罩和絕緣材料來降低熱訊號的對外輻射,主機煙囪頂部排氣口設有紅外線抑制裝置,艦上的灑水噴淋系統也有助於降低艦體的溫度。KDX-3的煙囪排氣口 不僅具有抑制紅外線訊號的功能,而且本身為棱柱型,雷達截面積比伯克級簡單的圓柱型排氣口更低。 KDX-3艦首艛底部的構造向後方第一煙囪延伸,裡面的空間設置了密閉式的小艇容艙,把艦載小艇與吊掛裝置收容於內,能使艦體外觀更為平整,降低艦體雷達節面積;原本美國伯克Flight 2A也曾考慮採取類似措施,不過由於預算限制而作罷。KDX-3的兩組MK-32魚雷發射器也隱藏在船樓結構的艙門內,發射時才打開艙門,能降低雷達截面積。與伯克Flight 2A相較,KDX-3的艦首甲板多了一圈擋浪板。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9 13:20:0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武裝


武裝方面,KDX-3艦首配備一門MK-45 Mod4 五吋62倍徑艦砲,可發射ERGM導向砲彈攻擊117km外的沿岸目標。KDX-3最主要武裝為10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單元,外加48管由韓國自行開發的韓國垂直發射 系統(Koeran Vertical Luanch System,KVLS,同樣以八管為一單元,共配備六組),故艦上垂直發射器的總發射管數高達128管,超過了柏克級與金剛級的90~96管,而與美國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同級 。根據早期的資料,KVLS是一種冷發射式VLS,發展過程曾獲得俄羅斯的協助(俄羅斯對冷發射VLS有豐富的實作經驗);然而根據日後公開的KVLS發射武器(K-ASROC反潛火箭)的照片,卻顯示出熱發射的排焰特徵。KDX-3的10組MK-41單元中,有六組位於艦首B砲位,其餘四組位於直昇機庫結構上,主要裝填SM-2 Block3B/4A等標準系列防空/反彈道飛彈,未來也會加裝美製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至於48管KVLS則位於直昇機庫結構上, 位於煙囪與後部MK-41之間,其中32管裝填韓國國防科學研究院(ADD)研發的天龍陸攻巡航飛彈,另外16管裝填同樣由韓國ADD開發的K-ASROC紅鯊反潛火箭。

KDX-3的近迫防空武器配置與KDX-2相同,包括位於艦橋前方的一座21聯裝MK-49公羊(RAM)短程防空飛彈系統,以及尾艛上一座荷蘭 授權韓國生產的門將(Goalkeeper)近迫武器系統。此外,艦上還設有兩組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器 ,使用韓國韓國國防科學院(ADD)主導開發的K-745 324mm青鮫反潛魚雷。KDX-3艦尾設有兩個直昇機庫, 使用的反潛直昇機則在日後才展開招標,計畫購買8架。美國賽考斯基的MH-60R以及歐洲直昇機公司的AW-159野貓(Wildcat)參與競標,其中後者是韓國現役的超級大山貓(Super Lynx)反潛直昇機的大規模改良型號,屬於一種六噸級直昇機;一開始韓國海軍青睞籌載能力較、功能較多的MH-60R( 韓國海軍希望新直昇機能擔負反潛以及運兵突擊等多種任務,10噸級的MH-60R具有明顯優勢),然而MH-60R的報價(6000億韓元)比AW-159(4500~5000億韓元)高出許多,而且歐洲直昇機公司提供的技術轉移條件也比賽考斯基為佳;依照 韓國防衛事業廳的透露,一開始韓國國防部打算的出價是每架5890億韓元(顯然是基於購買MH-60R為準),然而賽考斯基的報價高於此數字,而如果選擇AW-159,平均每架就能節省將近1000億韓元。另外,由於 韓國海軍已經操作超級大山貓機隊多年,換裝野貓在訓練與後勤上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優勢。因此在2013年1月15日, 韓國防衛事業廳正式宣佈購買8架AW-159,在2016年前交付完畢。

從2010年開始,KDX-3都曾參加以美國和其盟國舉辦的環太平洋演習(RIMPAC),然而演習中SM-2防空飛彈發射後失效的比例卻略嫌偏高。在2010年環太平洋聯合軍事演習(RIMPAC 2010)中,世宗大王號(DDG-991)發射四枚SM-2之中,有高達2枚失效;調查後發現發射失敗的SM-2飛彈出現1次自動駕駛儀內電源啟動開關故障信號以及2次操縱舵面驅離裝置失效,這些隨後被認定是生產缺陷造成。之後在2012年6月在夏威夷舉行的環太平洋聯合演習(RIMPAC 2012)中,KDX-3二號艦栗谷李珥號(DDG-992)發射的四枚SM-2之中也有一枚失效;總計從2010到2012年間,韓國海軍發射的10枚SM-2之中有三枚在升空後失效。

青鮫魚雷/紅鯊反潛火箭/天龍陸攻飛彈/海星反艦飛彈

K-745青鮫魚雷的研發工作始於1995年,主要技術來自於法義合作開發的MU-90輕型魚雷, 韓國的研發單位包括韓國國防科學研究院(ADD)與LG公司 。青鮫魚雷長2.7m,全重280kg,戰鬥部重60kg,直徑319mm,使用鋁氧化銀電池作為動力,以主/被動聲納尋標器歸向,並採用噴射泵推進器,水下航速超過45節,最大射程12km,而且擁有極佳的靜音性能 ;青鮫魚雷的戰鬥部採用定向爆炸彈頭,能穿透敵方潛艦的雙層外殼。青鮫魚雷於2004年7月至9月進行了八次試射,多次命中深度40~50m的水下標靶,表現出色,隨後此魚雷便 完成定型並投入量產,2006年正式進入服役,研發過程耗資4300萬美元,每枚單價86萬美元。除了艦艇搭載外,青鮫魚雷亦可由P-3C反潛機或反潛直聲音攜帶,並作為K-ASROC紅鯊反潛火箭的戰鬥部。

K-ASROC紅鯊反潛火箭也由ADD主導研發,彈長5.7m,直徑38cm,重820kg,一枚單價為18至20億韓元,整個研發歷時9年,耗資1000億韓元 (800萬美元),共經過十幾次艦艇發射測試,在2009年6月22日由ADD宣布研發成功。 在2011年7月底,韓國海軍在世宗大王號上正式裝備K-ASROC以及配套的控制系統,並從8月初展開驗收測試。在最終驗收階段,K-ASROC經過四次測試,三枚命中目標,由於命中率達到75%,被判定通過。K-ASROC在2012年8月展開實戰部署 ,首批少量生產的50枚部署在KDX-2忠武公李舜臣級等艦艇,然而在同年8月25日K-ASROC在服役後首度由 韓國海軍艦艇的實彈試射(攻擊20km以外深度60m的目標)就以失敗收場,因而被外界批評研發過程過於草率。隨後韓國海軍暫停K-ASROC的量產,針對首批50枚小批量生產的K-ASROC展開一系列試射,從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先後發射5枚測試彈與3枚實彈,這些測試結果中只有5枚(4枚測試彈與1枚實彈)命中目標,命中率為62.5%,低於韓國海軍「適合戰鬥」的標準(命中率75%以上);在2013年7月起,韓國又在東海(日本海)試射K-ASROC測試彈與2枚實彈,2枚測試彈與1枚實彈命中目標,一枚實彈未能命中目標,此次整體命中率雖達75%,但加上先前發射的8枚,整體中率只有62.5%,而且其中實彈的命中率(總共發射5枚,只命中2枚)更只有40%。如果在2013年7月的測試中,四枚K-ASROC都能命中目標,則還比較有希望恢復量產;此後韓國防衛事業廳根據試射結果,並與國防科學研究所、國防技術品質院等相關機構進行協商,決定是否恢復K-ASROC的量產工作。

具備強烈攻擊性質的陸攻飛彈大概是KDX-3最讓人矚目的武裝, 曾考慮的對象包括美國研發中的JASSM聯合距外陸攻飛彈艦射版、陸軍ATACMS砲兵戰術地對地飛彈艦射版或韓國自製的飛彈,目前則預定使用韓國自行研發的天龍陸攻巡航飛彈 (由LIG Nex1公司開發)。天龍飛彈的構型與戰斧飛彈類似,採渦輪發動機推進 ,皮氏進氣口攝於彈體末端腹部。早期型天龍飛彈的最大射程約500km,並預計在今後五年內提升到1000km。天龍飛彈巡航時以介於50~100m低空飛行 ,速度約0.73馬赫,利用地形掩蔽來躲避雷達偵測。天龍飛彈採用全球定位/慣性導航(GPS/INS)搭配地形比對系統,由飛彈前部的紅外線熱影像儀取得地形影像,再與資料庫中預先輸入的飛行路線地貌進行比對,圓週誤差公算僅3m左右 。有消息指出天龍飛彈的發動機獲得俄羅斯方面的技術支援,因為美國不願意對韓國輸出巡航飛彈的相關技術,不過是否真實仍有待查證。除了前述的KVLS外,天龍飛彈也可與美製MK-41 VLS相容,並開發潛射型。天龍飛彈初步將部署於KDX-3、後三艘KDX-2飛彈驅逐艦,隨後開發的潛射型則打算配屬於第二批六艘孫元一級(214型)柴電潛艦 以及韓國國產的KSS-3大型柴電潛艦上;KSS-3還特別設置了一個六聯裝垂直發射器,專門容納天龍飛彈。

除了數量驚人的陸攻飛彈外,KDX-3還配備多達四組四聯裝SSM-700K海星型反艦飛彈發射器 ,共16枚。SSM-700K由韓國國防科學研究院(ADD)主導開發,在2003年8月21日正式公開 ,隨後便由蔚山號(FFK-951)巡防艦進行試射,成功命中70km外的靶艦,2004年投入初期少量生產,2005年正式量產部署,成為韓國海軍新一代的反艦飛彈,並首先裝備於KDX-2忠武公.李舜臣級飛彈驅逐艦上。SSM-700K海星飛彈全重660kg,彈長5.7m,直徑540mm,戰鬥部重120kg,動力包括一具三星生產的SS-760K巡航用渦輪發動機以及一具固態助升火箭,採用中途慣性/GPS+終端主動雷達導引,最大射程150km,巡航速度為0.85馬赫,航程中最大飛行高度不超過60m,在彈道終端能以0.95馬赫的速度衝刺並做劇烈機動,以反制敵方近迫武器系統的攔截 ,彈頭引信具有碰撞與延遲穿甲等兩種模式。為了加強突防能力,SSM-700K導引系統的電腦能預先儲存200個導航轉折點,能依據程式採取迴避航行,以迷惑敵方的偵測與防空系統;此外,彈體具有部分降低雷達截面積的設計,能降低被敵方防空系統搜獲的機會。

開發了次音速的SSM-700K之後,據信韓國又進一步研發超音速反艦飛彈,可能以俄羅斯P800寶石(Yakhont,北約代號SS-N-26)為藍本,飛行速率2.5馬赫,射程250至300公里,具備程式化機動規避能力,並配備250kg重的高爆戰鬥部。此種超音速反艦飛彈預定在2015到2017年推出。

第二批KDX-3


在2008年2月,韓國海軍開始籌擬訂購第二批三艘KDX-3(DDG-994~996),並希望能從2015年開始交艦;由於2009年朝鮮核試與飛彈試射等行動日益頻繁, 韓國海軍希望能加快計畫期程,在2013年就接收第二批KDX-3的首艦;不過由於2008年底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導致韓國財政壓力沈重,使得第二批KDX-3目前還沒有下文。

鑑於2010年代韓國周邊局勢逐漸緊張,除了北朝鮮彈道導彈威脅、中國在2000年代後期大力擴充海軍且與韓國在經濟海域重疊與離於島(中國稱為蘇岩礁)爭議升溫 (中國在2013年11月下旬又片面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包含蘇岩礁等與韓國經濟海域重疊的部分),與日本之間的獨島 (日稱為竹島)爭議在幾年來也有增高的跡象;在2012年下旬,韓國國會國防委員會遂決定在2013年國防預算中增加「裝備航母的關聯研究」項目(原本不在 韓國國防部防衛事業廳編列的2013年度預算裡),投入1億韓圓預算來評估裝備航空母艦的可行性研究,這是韓國國防預算中首度正式出現關於航空母艦的項目。此外,韓國國會也將先前預算委員會在2013年度預算中刪除的第二批三艘KDX-3的先期預備項目重新加回,編列100億韓圓預算,這意味著第二批KDX-3的建造工作獲得確保 ,預計這三艘在2023年前服役。

依照韓聯社在2013年12月的消息,韓國參謀本部透露在12月10日的參謀聯合會議中,已經確定建造第二批三艘KDX-3,估計耗資四萬億韓圓。如此,韓國的神盾艦數量增為六艘,並能夠建立三個機動艦隊以及三個機動艦隊司令部。在韓國防衛事業廳在2012年制定的「海上戰略增強方案」,為了強化防守獨島與離於島的能力,韓國有必要建構3到4個專職的機動艦隊,每個機動艦隊配備兩艘神盾艦、兩艘4200噸級的新型KDDA驅逐艦、一艘兩棲突擊艦、兩艘3000噸級新型潛艦、一艘補給艦和16架作戰直升機。

依照韓國方面消息,第二批KDX-3將進行諸多改良:在關於韓國軍工高層的 Marine Week 2013會談中,通用集團沿岸海洋分部(GE Offshore & Marine)與三星科技(Samsung Techwin)就探討為第二批KDX-3提供最先進複合燃氣渦輪與柴電推進系統(CODLAG)的可能性。裝備方面,KDX-3可望裝備若干新的作戰裝備,包括韓國國產超音速巡航飛彈、新型多重靜態主動拖曳陣列聲納(multistatic active-passive towed sonar)、韓國國產中/短程防空飛彈以及整合電子/光電監視桅杆(例如Thales的IMAST整合桅杆系統)等;韓國也考慮在KDX-3上使用最先進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應該是美國海軍為柏克Flight 3開發的AMDR)與改良型戰鬥系統。此外,艦體匿蹤外型將進一步改良,以降低雷達截面積。

技術評析


KDX-3基本架構師法美國柏克級Flight2A,而且艦體尺寸與排水量進一步加碼,納入比伯克Flight 2A更高檔的配備與更強大的火力。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海軍在1989年也曾提出一個以伯克級Flight 2為基礎的大幅強化方案,稱為伯克Flight 3,不僅加裝直昇機庫,還將垂直發射器容量擴充至122管,艦體長度增加12m,滿載排水量突破一萬噸;然而,這個方案卻由於冷戰結束、國防預算刪減,在1991年遭到刪除。之後的伯克Flight 2A便極力在性能與成本之間拉距取捨,為了平衡增設直昇機庫而增加的造價,因而刪除了拖曳陣列聲納、魚叉反艦飛彈等裝備(必要時仍可裝回)。而KDX-3則沒有這些成本限制,其艦體規模與垂直發射器容量都與胎死腹中的伯克Flight 3十分相似,而且不必犧牲反艦飛彈與拖曳陣列聲納,由門將30mm近迫機砲與RAM短程防空飛彈構成的雙層近迫防禦體系更是堪稱「豪華」。

雖然KDX-3的核心──神盾Baseline 7系統係直接從美國橫向移植,但由於整合許多韓國自行選用或國產的裝備,包括歐洲製造的反潛作戰系統與聲納系統、韓國自製的反艦飛彈/垂直發射陸攻飛彈/艦載魚雷與國產電子戰系統等等,可說是美國、歐洲與韓國各路系統的大集合。雖然此種「歐、美、韓並列」的狀況在 韓國過去的造艦計畫中早已屢見不鮮,然而神盾系統的複雜度與整合程度卻非以往韓國各艦艇所能企及,更何況神盾系統的原始碼掌握在美國手中;如果缺乏美國方面的有效協助,這些來自歐洲與韓國的次系統,勢將無法與艦上的神盾系統順利整合,這是KDX-3面臨的最大隱憂。KDX-3的系統整合工作由三星-Thales公司擔綱,目前還不清楚KDX-3這些自行選擇的裝備係整合於神盾系統或獨立運作。總之,雖然KDX-3帳面上採用最高規格並集結大量頂尖配備,甚至被 韓國誇為「全世界最強的神盾艦」,然而整合出來的整 體系統運作效果,仍有待實際的驗證。

結語


KDX-3成軍後,韓國海軍將脫胎換骨,從以往近海艦隊的形象脫胎而成大洋海軍陣容,令日本、中國等亞洲主要對手不敢小覷。韓國與台灣的自主國防產業均萌芽自1980年代,經過二十年的此消彼長後, 韓國造艦業已堂堂邁入時下水面艦艇領域最高檔次的大型神盾艦,反觀一事無成的台灣在2000年代還得回頭引進1980年代水準的美製二手紀德級驅逐艦,整體環境與實力的高下 立判。

1970年代開始,韓國政府就開始仿效日本,以國家的力量銳意扶植大型工業集團,例如韓國造船業的發跡,就是在政府大力補助之下展開削價競爭,以接近歐洲老牌傳統造船產業成本的售價殺退對手;雖然韓國近乎「蠻幹」的激進作法容易衍生產業風險集中、供需產能失衡、銀行放款不當導致企業財務體質脆弱(由於政策使然,這些韓國重點集團能輕易向國內金融機構舉債, 而過度擴張導致以債養債,進而埋下債務風暴的炸彈)、效能低下以及官商貪污腐化利益輸送等副作用,終於造成一度讓韓國一蹶不振的金融風暴;然而,韓國頗具規模的重工業、已經奪得全球龍頭的造船業乃至於 日益興盛的國防工業,就是在官方不計代價大力拉拔挹注、能容忍長期投入虧損而不見立即成效的發展(早年韓國造船業採取削價競爭時,等於是賣一艘賠一艘,全靠政府補貼才能存活,但也因為長年的削價策略,終於打下造船市場的大片江山),最後才得以茁壯。

反觀台灣的產業發展與國內資金環境一向急功近利 ,採取民間中小企業各憑本事自生自滅的美式產業政策,盡量減少政府的干預(因此沒有日韓式的國家級大財閥),雖然使產業風險分散並增加各企業的存活力,然而若論及需長期持續投資而無法立即回收的高門檻產業(如重工、機械、造船、航太),台灣政府沒有強力的支持與整合作為,大部分民間企業亦無承擔此一風險的能力,加上先天產業區位不利,自然無法生根茁壯,而國防工業也是其中之一;而台灣特殊的國際政治困境,也使得台灣國防事業無法得到歐美先進國家的技術奧援。2000年代以來台灣政壇意識型態鬥爭掛帥, 官僚體制僵化、綁手綁腳且內鬥優先,要求短時間內(或某主事者任期內)見到大量回收,畏懼承擔風險與扛責任,加上屢見不鮮的政治炒作,國防發展等專業議題便屢屢成為犧牲品。台灣的國防產業在此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成長背景環境下,從1980年代 以軍方/政府主導的「階段性任務」模式,繳交出IDF戰鬥機、成功級巡防艦等大型武器計畫之後,接下來便完全無以為繼,只殘存研發飛彈、輕裝甲車輛、 低階小型快艇的能耐,甚至多數無法順利進入軍中服役,整個國防產業的跟韓國已經完全不是同一個檔次。


http://www.mdc.idv.tw/mdc/navy/roknavy/kdx-3.htm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9 13:2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蔚山級巡防艦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韓國這個獲得獨立地位的新國家在各方面都受到美國的大力協助,包括建軍。就如同 台灣海軍,韓國海軍在草創時期的兵力都是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期間建造、戰後多餘釋出的除役艦,例如基靈級(Gearing class)與桑納級(Sumner class)驅逐艦。同樣在1970年代末期,台灣與韓國不約而同地開始發展本國造艦工業,以替換服役已久的老舊美援艦艇。由於美國對韓國的支持一直十分穩定且充裕(台灣則在1970年代末期與美國斷交),加上 韓國重工業與造船業基礎良好,因此發展自主國防的條件自然比 台灣好得多。而韓國本國造艦工業發展初期的代表作,就是本文的主角──蔚山級巡防艦。

強大靈活的水面戰高手


1970年代末期,韓國海軍、現代重工在美國JIMA公司的協助下完成了HDF-2000巡防艦計畫,成果就是蔚山級巡防艦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派出的設計團隊在美國JIMA公司工作時,同時間台灣派出的忠義計畫(即PFG-1飛彈巡防艦)小組也在同一棟大樓內的羅臣拔(Rosenblatt & Sons)公司接受訓練,辦公區域就在韓國團隊的樓下,當時雙方設計團對還有不少照面的機會;日後忠義計畫小組也間接從JIMA公司側面打聽到一些關於蔚山級的資訊。

首艦蔚山號(FFK-951)在1980年下水,1981年1月1日服役。由於財政緊縮,蔚山級的建造一度面臨經費短缺的窘境,不過 韓國最後仍設法渡過難關。作為一種單純執行水面戰的艦艇,蔚山級算是比較複雜昂貴,建造進度緩慢;由於不斷進行設計改良,九艘本級艦的建造持續了超過10年,最後一艘全州號(FFK-961)於1993年服役,距離首艦蔚山號的成軍已經相隔12年。本級艦的濟州號(FFK-958)曾在2003年9月於航行途中發生火災事故。

雖然蔚山級的設計是在美國協助下完成,但是艦體造型卻不若日本艦艇那般充滿美式風味,例如桅杆是歐系艦艇較常使用的塔狀桅杆,而非美國艦艇的格子桅;此外,艦上的作戰裝備也以歐洲系統居多。蔚山級的上層結構相當高聳,是該艦外型上的一大特色。由於 朝鮮海軍以機動力強的小型艦艇作為主力,並利用沿海地形進行「打帶跑」的突擊作戰,因此針對朝鮮海軍威脅而設計的蔚山級遂成為一種兩千噸級的中小型艦艇,擁有相當高的航速與靈活度,並配備多種中小口徑火砲以及美製魚叉反艦飛彈,以在遠程與近程和 朝鮮水面艦艇交鋒。由於朝鮮空軍實力不強,也沒有現代化潛艦,因此蔚山級較不需要考慮敵方的空中與水下威脅。

艦體方面,蔚山級採用鋼製艦身,上層結構則由鋁合金建造。動力系統方面,蔚山級採用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OG)動力系統,高速航行時以兩具LM-2500燃氣渦輪推進,加速度與反應速度快,極速高達34節;巡航時則以兩具MTU 538 TB 82柴油機驅動。上述動力系統的操作完全自動化,可在艦橋或輪機室內全權控制。此外,蔚山級的艦體裝有穩定鰭,以降低在惡劣海象中航行時的艦體搖晃。 其實,以蔚山級的艦體規模,安裝一具LM-2500就足以提供30節的航速,JIMA也是如此向韓方建議;然而,韓國卻堅持一定要兩具LM-2500。因此,依照台灣忠義計畫小組從JIMA打聽的消息,美國海軍對蔚山級的評價是「over powering」,兩千噸級的艦體卻擁有與四千噸艦艇同級的主機配置,加上蔚山級艦體長寬比頗大,JIMA便十分擔心此級艦會在高速轉彎時失控翻覆。韓國海軍堅持如此強大動力的主因,是為了應付層出不窮的 朝鮮滲透韓國領海事件,為了即時攔截朝鮮間諜船以及一大票高速小型快艇,蔚山級必須能高速趕赴現場,展開反滲透與驅逐行動。

蔚山級分為早期型與後期型,兩者在作戰裝備上有不小的差別。早期型蔚山級共有 四艘(FFK-951~953、955),電子裝備由HSA提供,戰鬥系統為Signaal的SEWACO,火砲射控則交由Signnal的WM-28射控系統(美國MK-92射控系統就是由WM-28發展而來)。WM-28使用一具搜索/射控雷達天線組,包於一個球型外罩內。武裝方面,早期型蔚山級的艦首與艦尾各有一門OTO 76mm快砲,此外有兩門由電力驅動的Emerson Electric雙聯裝30mm機砲;長程水面打擊方面,本級艦擁有八枚美製魚叉反艦飛彈,故其反水面火力相當驚人。屬於後期型的後四艘蔚山級(FFK-956~959、961)進一步強化火砲戰力,以三門Breda 雙聯裝40mm機砲塔取代原先的30mm機砲,此外射控雷達更換為Samsung/Marconi ST-1802,戰鬥系統也換成英國法蘭提(Ferranti)的WSA-423戰鬥系統,而平面搜索雷達也由早期型本級艦的Signnal ZW.06換為Samsung/Marconi ST-1810;至於兩門OTO 76mm艦砲以及魚叉飛彈則未更動。後期型蔚山級大部分的電子裝備都由法蘭提公司提供。後期型蔚山級的火砲數量頗多,並儘可能採用縱列式安裝以加強單一側舷火力,故整體艦容頗有二戰時代火砲軍艦的風味。蔚山級艦首的OTO 76mm快砲並直接安裝在艦首主甲板上,而是安裝在船樓前方一個高出主甲板一截的平台 ,這顯然是由於當時剛萌芽的韓國造艦技術尚未成熟,無法解決在主甲板打洞安裝主砲的結構應力問題;OTO 76mm快砲後方是高出一階的另一個砲位(早期蔚山級在此加裝一座雙聯裝30mm快砲,後期型改在此砲位加裝一座雙聯裝Breda 40mm機砲),再後面才是艦橋,層層堆疊導致蔚山級的船樓結構被迫增高,提高了艦體重心,影響了耐波能力。 由蔚山級侷促的主砲配置,似乎意味其基本設計可能還存在許多不成熟之處,顯示韓國造艦業從無到有的草創初期,必須承受許多技術風險,並忍受若干缺陷。

由於空中與水下作戰威脅不大以及原始設計的定位,蔚山級僅擁有少量的近距離反潛與防空自衛裝備。反潛方面,本級艦配備Signnal的PHS-32輕型近距離艦首聲納 、兩組美製MK-32魚雷發射器以及位於艦尾甲板下方的兩組深水炸彈/水雷施放軌;而在應付空中威脅方面,本級艦沒有任何防空飛彈系統以及專業的近迫武器系統,主要依靠電子戰裝備,艦上的小口徑機砲應該能提供某種程度的防空能力,但在對付現代化反艦飛彈時恐怕力不從心。此外,蔚山級的高機動性與高速性能對反潛而言卻相當不利,因為它帶來大量的噪音。本級艦另一項頗受爭議的地 方是沒有記取福島戰爭的教訓,上層結構仍沿用傳統的鋁合金材料, 這顯然是為了盡可能將艦面的重量餘裕用來配置更多武裝,所以需要降低上層構造重量,但是易燃易熔,抵抗戰損的能力差。

在2003年9月,蔚山級的濟州號(FFK-958)曾發生火災事故;在2007年12月,本級艦全南號(FFK-761)曾發生重油外洩事故。

結語


蔚山級畢竟是韓國造艦工業發展初期的作品,技術水準談不上先進,也沒有什麼精緻之處 ,甚至有許多潛在的缺陷與隱憂。1980年代末期台灣海軍「光華二號」計畫最初選擇「其貌不揚」的蔚山級時,甚至引發 輿論強烈反彈。雖然如此,蔚山級高速、水面戰力強的特性 仍符合韓國海軍對她的要求。韓國造艦業就是以這種曾被台灣瞧不起的「陽春艦」為起點,逐漸發展茁壯,到了1990年代終於能自行設計、建造質量極佳的新一代大洋主戰艦艇,並獲得德國授權建造潛艦,至此 韓國造艦業的成就已經是有目共睹,由當年「粗製濫造、次級品」蛻變成「閃亮的後起之秀」,反倒是 台灣的造艦業此時已經完全沒資格與韓國一較高下。 於同一時間起跑的兩國造艦工業,天差地別的現狀,難免令人聯想到清末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的對比。


http://www.mdc.idv.tw/mdc/navy/roknavy/ffk951.htm
早期型蔚山級的馬山號(FFK-955),配備兩門OTO 76mm快砲與兩門30mm機砲。.jpg.jpg
後期型蔚山級的釜山號(FFK-959)。.jpg
後期型蔚山級的慶北號(FFK-956),火砲較早期型大幅強化,電子系統也經過改良。.jpg.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9 13:34:3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其他海軍圖片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3:59:0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又係強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4: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4:32:3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肥仔金喺隔離,南韓都不甘示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9 14:44:38 | 顯示全部樓層
quarter 發表於 2013-12-29 14:24
甘韓國的海軍实力,在亞洲算吾算好強呢?

算。南韓海軍技術上算成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4:51:3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本帖最後由 7k7k 於 2013-12-29 14:51 編輯

南韓海軍實力一d刀5差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5: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大王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5:26:0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看來比朝鮮強多了,比日本還差很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5:43:0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咁嘅實力 好維持和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6:03: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比北韓強就足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6:08:2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原來南韓都野心勃勃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6: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388 元錢

quarter 發表於 2013-12-29 14:24
甘韓國的海軍实力,在亞洲算吾算好強呢?

55555....how about No.5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29 16:30: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h_Kuen 於 2013-12-29 17:03 編輯

回復 merrychristmas #7 的帖子

坦克從母艦中駛出,真係大開眼界 !但巨艦泊登陸沙灘又不會擱淺 ?超級巨氣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9 16:34:09 | 顯示全部樓層
quarter 發表於 2013-12-29 14:59
明白,想請教師兄那韓國的軍事是否仍然是主要依靠美國或歐洲,
較少自主研發同生產?

你越問越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5-20 1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