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647|回覆: 93

[海上武器] 轉載: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4-7 05:2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轉載: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01.jpg

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英語: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國海軍所使用的多用途超級航空母艦,
自1975年時正式啟用後美國一共建造了10艘同型艦。
在後繼的福特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於2015年正式就役前,此級航空母艦佔據了美軍乃至於全世界最大軍艦頭銜數十年。
所有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都是採核子動力推進,裝備4座升降機、4台蒸汽彈射器和4條攔阻索,可以每20秒彈射出一架作戰飛機。
艦載作戰聯隊中的機型配備根據作戰任務性質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可搭載不同用途的艦載飛機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艦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
並保護海上艦隊。以它為核心的戰鬥群通常由4至6艘巡洋艦、驅逐艦、潛艦和補給艦隻構成。

02.png

簡介

所有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皆是由位於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該單位也是美國境內唯一一個有能力建造核子動力艦艇的設施。
尼米茲號是這個級別的航空母艦中的第一艘,它於1966年7月1日獲得建造經費,1975年啟用,布希號是其第十艘和最後一艘,
它已於2008年完工。它同時也是一艘向一個新的級別(福特級航空母艦)過渡的艦種,福特級自2009年起開始建造。
尼米茲級的前三艘船(尼米茲號、艾森豪號、卡爾文森號)和後來的七艘(從羅斯福號開始)的規格略有不同,
因此也有人將後七艘稱為羅斯福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不過,美國海軍官方對這兩種艦隻構型並不做區別,一律稱呼為尼米茲級。
從排水量來說,尼米茲級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林肯號以後的滿載排水量已超過10萬噸。布希號完工後這十艘船的總排水量幾乎達到一百萬噸。
1998年,尼米茲號成為美國第一艘在服役多年後回廠添加推進用核原料的航空母艦,整個過程一共用了33個月。核反應爐加一次燃料可工作13至15年。


03.jpg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5:42:55 | 顯示全部樓層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02.jpg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一系列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第一艘。
尼米茲號於1972年5月13日正式下水,其艦名承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指揮官的契斯特·尼米茲海軍五星上將,
該艦目前仍是美國海軍重要的打擊武力平台,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大型的軍艦之一。

01.png

簡史

1970年代
尼米茲號於1976年7月7日部署至地中海,跟隨的軍艦有巡洋艦南卡羅萊納號和加利福尼亞號,這是10年來美國首次在地中海部署核動力軍艦。
在平靜無事的巡航後尼米茲號於1977年2月7日回到諾福克。1977年至1978年間的巡航也同樣平靜,
但在1979年9月10日展開的第三次的巡航中,尼米茲號投入了鷹爪行動任務,
這是一個為解救伊朗人質危機中於伊朗首都德黑蘭被扣留的美國人質,而發動的軍事行動。這次任務由於參與的直升機墜毀於沙漠中而告失敗,
之後尼米茲號於1980年5月26日回到美國。
接下來的幾年裡,在一次意外中,一架EA-6B徘徊者式電子反制機墜毀在甲板上,造成14人死亡、45人受傷。

3.jpg

1980年代
在1981年發生的錫德拉灣事件中,當尼米茲號的機隊在錫德拉灣上空進行飛行訓練時,兩架F-14雄貓式戰鬥機遭遇利比亞戰機的攻擊,
在還擊時擊落了兩架利比亞戰機。
尼米茲號於1987年更換母港至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Bremerton)。

6.jpg

1990年代
1991年2月25日尼米茲號前往波斯灣參加海灣戰爭以接替游騎兵號航空母艦,並於1991年8月24日返回。
並於1993年再次部署至波斯灣數個月以接替小鷹號航空母艦。在1996年的3月的台灣海峽飛彈危機中,
尼米茲號被派遣至台灣海峽巡邏,以表示反對中國動武的立場。
在1997年9月1日,尼米茲號於環繞世界一週的巡航後回到維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斯(Newport News),
進行服役壽命延長計畫(Service Life Extension Program),工程一直持續到2001年6月25日才結束,
接著尼米茲號改變母港至加州的聖地牙哥。

4.jpg

2000年代
在2003年4月,尼米茲號前往波斯灣接替林肯號航空母艦,以支援美伊戰爭。
尼米茲號於2003年11月2日回到聖地牙哥進行計畫中的保養和維修,並再次於2005年5月部署至波斯灣,
在平靜無事的巡航後於2005年11月8日返回。這次部署被詳細記載在美國公共電視台的《航空母艦》系列電視紀錄片。

5.jpg

2010年代
2010年2月,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到訪香港進行補給。
2010年底,尼米茲號轉移到華盛頓州布萊莫頓的干船塢進行為期一年的維修和改進(緊鄰西雅圖)。
然後,她將進駐新的母港艾弗萊特(也緊鄰西雅圖),她將替代林肯號航母在太平洋艦隊中的角色。
2013年5月,尼米茲號到達南海,美軍表示此行可確保海上安全和戰區合作。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6:01:15 | 顯示全部樓層
德懷特·D·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1.jpg

2.jpg

德懷特·D·艾森豪號航空母艦(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或簡稱為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二號艦。
艦名承襲自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第34任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因此也與艾森豪總統一樣,
經常被暱稱為「艾克」(Ike)。

3.jpg

4.jpg

歷史

1970年6月29日,位於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Newport News, VI)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獲得一紙合同,
正式開始艾森豪號的建造工程。該艦原本在起造時使用的是代表核動力攻擊航空母艦的「CVAN-69」之艦隻代號,
但在1975年6月30日時,順應美國海軍的艦種簡化政策將攻擊航空母艦併入航空母艦的類別,而改編號為CVN-69。
1970年8月15日,艾森豪號的龍骨正式安放(船體編號為599),當時斥資6億7千9百萬美元的預算以2007年的標準來看,約合45億美元的水準。
艾森豪號於1975年10月11日正式受洗下水,正式取代美國海軍在二戰時代就已建造的老航艦富蘭克林·羅斯福號(USS Franklin D. Roosevelt, CV-42),
當時主持下水典禮的贊助人瑪咪·艾森豪(Mamie Doud-Eisenhower)是艾森豪的遺孀。經過為期約兩年的測試後,
該艦於1977年10月18日正式就役,首任艦長為威廉·藍西(William E. Ramsey)。截至2007年為止,艾森豪號共歷經了13任的艦長之領導。
艾森豪號就役首先就被指派至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並在1979年1月時首次部署至地中海地區。
1990年8月,伊拉克發動奇襲佔領了科威特,艾森豪號是第一艘趕至紅海馳援的航空母艦,也是歷史上第二艘曾經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核動力航空母艦。
在伊拉克侵襲沙烏地阿拉伯的期間,艾森豪號艦上的航空武力負責支援聯合國對伊拉克的禁運,除此之外,
它也參與了1991年時的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這是成軍以來大部分的時間都只負責和平巡曳的艾森豪號,首次的實戰任務。

5.jpg

6.jpg

航艦戰鬥群

艾森豪號是美國海軍第8航艦戰鬥群(CSG-8)的組成武力之一也是該戰鬥群的旗艦,負責搭載第7艦載機聯隊(CVW-7),
也是第28驅逐戰隊(Destroyer Squadron 28)指揮官的駐艦。



第28驅逐戰隊(DESRON-28)

碉堡山號飛彈巡洋艦(USS Bunker Hill CG-52)
11.jpg

雷米吉號飛彈驅逐艦(USS Ramage DDG-61)
12.jpg

安齊奧號飛彈巡洋艦(USS Anzio CG-68)
13.jpg

梅森號飛彈驅逐艦(USS Mason DDG-87)
14.jpg

紐波特紐斯號核子攻擊潛艇(USS Newport News SSN-750)
15.jpg

第7艦載機聯隊(CVW-7)

第103「海盜旗」戰鬥攻擊中隊(VFA-103 "Jolly Rogers")
21.jpg

第143「吐狗」戰鬥攻擊中隊(VFA-143 "Puking' Dogs")
22.jpg

第131「野貓」戰鬥攻擊中隊(VFA-131 "Wildcats")
23.jpg

第83「暴跳者」戰鬥攻擊中隊(VFA-83 "Rampagers")
24.jpg

第140「愛國者」電子攻擊中隊(VAQ-140 "Patriots")
25.jpg

第125「虎尾」空中早期預警中隊(VAW-125 "Tigertails")
26.jpg

第5「夜杓」直昇機反潛中隊(HS-5 "Nightdippers")
27.jpg

第40「生皮鞭」艦隊後勤支援中隊(VRC-40 "Rawhides")

28.jpg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6:23:05 | 顯示全部樓層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1.jpg

2.jpg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USS Carl Vinson CVN-70)是一艘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十艘同級艦中的三號艦。
1980年正式下水的卡爾文森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新船下水時,其命名由來的主人公還在世的航空母艦。
卡爾·文森是來自喬治亞州的知名眾議員,長年擔任眾議院軍事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
以及其前身之一的海軍委員會之主席,達25年之久。他也是最早洞悉核動力航空母艦對未來海權擴張的重要性,
因此積極推動此類船艦建造的重要推手。為了感念文森眾議員對於美國海軍的貢獻,軍方特地將新建造的航空母艦以他為名,
也使得他成為第一位非歷屆美國總統或軍事將領身份但卻能獲得如此殊榮的人。
文森眾議員在1980年航艦完工下水時,親自參加了新船的命名受洗儀式,但卻很可惜地於隔年與世長辭,享年97歲。

3.jpg

歷史

1980年代
1982年3月13日卡爾文森號正式服役並出海進行試航,並於1983年3月1日抵達位於加州的阿拉米達海軍基地(Alameda Naval Base)。
在其服役的生涯中,它得到了許多的綽號,例如「Chucky Vee」、「Battlestar」或「Gold Eagle」.
在1984年10月14日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執行任務前,卡爾文森號參加了1984年環太平洋聯合軍事演習(RIMPAC 84),
並在之後的1985年1月至4月間連續在印度洋海域連續執行勤務達107日。同年,卡爾文森號上的F-14/A型雄貓式戰機還參與了影片《捍衛戰士》的拍攝。
在1986年5月和6月,卡爾文森號參與了包括RIMPAC 86在內的多次軍事演習。同年8月12日它出海執行第二次海外任務,
成為第一艘在白令海執行任務的美國航空母艦。
1987年1月,在印度洋和北阿拉伯海執行了多次任務後,卡爾文森號接到返回母港阿拉米達的命令,在返航途中它又再一次穿越了白令海。
1988年卡爾文森號第四次執行海外任務,目的地是波斯灣地區,在當地海域為懸掛美國旗幟的油輪護航,並在同年12月16日安全返回母港。
1989年9月18日卡爾文森號出海參加1989年太平洋演習(PacEx 89),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承平時期裡,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
在整個演習期間,卡爾文森號游弋在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之間,指揮一個由三艘航空母艦所組成的航空母艦戰鬥群,
以模擬應付發生在日本海和太平洋上的戰鬥任務。

4.jpg

1990年代
1990年2月日卡爾文森號出海第五次執行任務,並於同年7月31日安全返回母港。
1994年2月17日,卡爾文森號駛往波斯灣以支援稱為「南方守望」的軍事行動。
同年8月5日在卡爾文森號上舉行了太平洋艦隊司令官交接儀式,並於8月17日返回母港。
從1995年8月26日至9月3日,卡爾文森號參加了「Ke Koa」軍事演習。同時在艦上舉行了二戰太平洋戰場結束的紀念儀式,
在儀式期間,美國總統柯林頓在夏威夷檢閱了該艦。作為紀念儀式的一部分,12架二戰時期的舊型軍機實際在卡爾文森號進行了起飛示範。
1996年5月14日卡爾文森號出海進行第七次的海外任務,
目的地是波斯灣以支援「南方守望」行動和「沙漠進攻」(Operation Desert Strike)行動,
並在11月14日返回母港之前參加了「粗糙鸚鵡螺」(Rugged Nautilus)軍事演習。
由於阿拉米達海軍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 Alameda)預計要在1997年時關閉,1996年末至1997年初期間,
卡爾文森號的母港轉移至位於華盛頓州的布雷莫頓(Bremerton)軍港。在離港前往波斯灣前,卡爾文森號參加了RIMPAC 98軍事演習。
在抵達波斯灣後,它於1998年12月19日發動空襲以支援「沙漠之狐行動」和「南方守望行動」,空襲一直持續到1999年3月。
1999年7月,卡爾文森號在普吉灣海軍船塢(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進行為期11個月的乾塢維修。
趁著這次大修之際美國海軍投入了2億3千萬美元升級艦上的設備,而改裝後的暖車試航則一直持續到2000年時才告一段落。

5.jpg

2000年代
2001年1月到6月,卡爾文森號為準備執行第12次的海外部署,接受了嚴格的訓練,
2001年7月23日它駛離布雷莫頓軍港前往波斯灣以支援「南方守望」行動,但9月11日的恐怖攻擊卻突然改變了卡爾文森號的任務。
為了對美國本土遭襲作出快速反應,原本是在印度洋上巡弋的該艦,接到命令改變航向駛往北阿拉伯海。2001年10月7日,
它在「持久自由行動」中率先發動空襲,而在此後長達72天的反恐戰爭中,
卡爾文森號上搭載的第十一艦載機聯隊(CVW-11)出擊超過4000架次。同年12月中旬,卡爾文森號在返航的途中順訪了長崎軍港,
並在抵達本土之前在新加坡度過了聖誕節。來年的4月改建進行了維修,並在9月份出海進行修整後的試航。
2003年1月卡爾文森號本來應該接受為期一個月的飛行甲板考核,但卻為了要參與「伊拉克自由行動」而延長值勤的時間。
該艦在出海執行了長達九個月的任務後,終於返回母港。從2003年1月到9月,
卡爾文森號曾造訪泊靠過包括夏威夷、關島、韓國、日本、澳大利亞、香港和新加坡在內,位於亞太地區的港口或國家。
因為該艦參與的軍事行動,卡爾文森號在2004年獲得了瑪喬麗‧斯特雷特戰艦基金獎(Marjorie Sterett Battleship Fund Award),
以表彰美國太平洋艦隊中最具戰鬥精神的軍艦。
2005年1月,卡爾文森號最後一次駛離布雷莫頓軍港。在2005年1月到8月間它進行了環繞世界(World Cruise)活動,
其中包含數個月位於波斯灣地區支援伊拉克自由行動的行程。
此次航行的重點包括停靠造訪新加坡、關島、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希臘羅德和葡萄牙里斯本等港口。
2005年環繞世界之旅的另一個重點是移防至該艦的新母港,弗吉尼亞州諾福克。
在進港後卡爾文森號開始接受補給與綜合檢修工程(Refueling and Complex Overhaul,RCOH),
工作項目中包括替船上的兩具核子反應爐更換補充燃料棒。卡爾文森號預計要到2009年時才會重返大洋執行勤務。

6.jpg

2010年代
2010年11月30日,卡爾文森號航母載著第十七艦載機大隊,率領著驅逐艦一中隊,離開聖地亞哥北島軍港。
它們先在加州外海進行了為期三個星期的合成訓練演習(COMPTUEX)。美國海軍艦載部隊司令於演習後期登上卡爾文森號視察。
12月31日,卡爾文森號船隊抵達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所屬轄區,即西太平洋地區進入部署。
此時,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正在日本橫須賀母港進行例行的保養和整修。
2011年1月11至14日,卡爾文森號抵達韓國軍港釜山。在釜山訪問的前後,
卡爾文森號艦隊分別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和韓國海軍在東海進行了聯合演習。1月19至20日,
航空母艦艦隊和新加坡海軍在南中國海域舉行了聯合演習。1月22日,卡爾文森號到達馬來西亞吉隆坡,
官兵上岸休假,並進行了一些社區服務活動。1月26日,卡爾文森號離開吉隆坡港,隨即和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在馬六甲海峽舉行了演習。
1月28日,卡爾文森號抵達孟加拉灣。1月29日,抵達印度洋,1月31日,抵達阿拉伯海。
它將代替林肯號繼續在海灣地區執行任務(林肯號於2010年9月11日由聖地亞哥出發部署)。
2月2日,隨行的導彈巡洋艦艦邦克山號和屬林肯號艦隊的Momsen號導彈驅逐艦制止了一起發生在阿曼灣的海盜事件,
摧毀了海盜船而無傷及其人員。2月4日,一個士兵不慎落海,隨後由艦上直升機救出。2月16日,
剛剛獲得美式足球超級杯的綠灣包裝者隊訪問了卡爾文森號。3月11日,本次部署的日程過半,官兵在甲板上開了一個盛大的party,
以示慶祝。3月20日,卡爾文森航母司令官布魯斯林希訪問了也正在阿拉伯海部署的美國海軍企業號航空母艦。
4月1日,美國第五艦隊司令馬克法克斯海軍中將訪問了卡爾文森號。5月2日,
被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擊斃的伊斯蘭極端主義恐怖組織的領導人拉登的屍體被運到正在北阿拉伯海的卡爾文森號航母上,
在進行了符合伊斯蘭教教義的海葬儀式後,拉登屍體裹著白布被投入阿拉伯海中。
5月7日,卡爾文森號結束在中東的部署開始回航,由雷根號航母繼續執行在中東的任務。5月14日,
在卡爾文森號即將在菲律賓馬尼拉靠岸的前一天,菲律賓總統阿奇諾在美國駐菲律賓大使和其他菲律賓政府高官的陪同下,
訪問了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5月15日,卡爾文森號抵達馬尼拉訪問。5月22日,卡爾文森號抵達香港補給及訪問。
5月28日,為了避開颱風,卡爾文森號繞道位於菲律賓群島中部的蘇里高海峽回到太平洋,
蘇里高海峽是美日海軍在二戰時發生激烈海戰的地方。5月31日,卡爾文森號進行了觀眾未知的空中武力展示。
6月4日,卡爾文森號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回到東太平洋,6月7日,抵達夏威夷珍珠港,本次例行部署接近尾聲。
此時,即將加入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屬航母例行輪流部署行列的新一艘航空母艦斯坦尼斯號正在南加州外海做最後的演習準備。
6月10日,卡爾文森號離開夏威夷,隨行的還有約900名參加老虎游輪旅行的卡爾文森家屬。
6月15日上午,卡爾文森號返抵加州聖地亞哥北島軍港。
2011年11月11日退伍軍人節,卡爾文森號甲板上舉辦了一場美國大學籃球賽,有北卡羅來納大學對密西根州立大學隊,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夫人觀看了球賽。
2011年11月30日,卡爾文森號再次啟程赴西太平洋和中東執行例行部署。12月27日抵達中國香港訪問,後赴印度洋。
2011年1月9日,正值美國和伊朗關係緊張之際,卡爾文森號抵達中東地區,預計將接替斯坦尼斯號。
卡爾文森號是否不顧伊朗的警告穿越荷姆茲海峽進入波斯灣,將備受關注。


7.jpg

8.jpg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6:31:06 | 顯示全部樓層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1.jpg

2.png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或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四號艦,
起造於1981年,於1984年正式下水。西奧多·羅斯福是美國第26任總統(任期1901年—1909年),是個海軍迷,任期內大力擴充海軍,
也在他任內完成了白色艦隊(Great White Fleet)計畫。暱稱「T.R.」的羅斯福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以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命名的航空母艦,
但除了該艦外,美國海軍其實曾擁有過另一艘以羅斯福為名的航空母艦──以第32任總統佛蘭克林·羅斯福命名的佛蘭克林·羅斯福號
(USS Franklin D. Roosevelt CVB-42)。

3.jpg

簡介

羅斯福號雖然隸屬於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但由於從它開始的七艘同級艦與前面的三艘,在性能規格上有相當幅度的變動,
包括在艦身兩舷處設有隔艙系統,機庫、彈藥庫等重要部位的頂部和兩側裝有63.5mm厚的凱夫勒裝甲特別強化,
排水量增加幾千噸,吃水增加至11.8米等。因此常常也有人稱呼這六艘新艦為「羅斯福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但美國官方仍然歸類為尼米茲級。

4.jpg

歷史

1986年10月25日,羅斯福號正式加入美國海軍服役,並於1988年12月30日載著第八航空母艦飛行大隊(CVW-8)啟航,
執行位在地中海地區的首次部署。自此之後,該艦幾乎參與了美軍所有的海外軍事行動,
1990年12月28日,羅斯福號與CVW-8出發前往波斯灣,是美國海軍在波斯灣戰爭(美軍行動代號為「沙漠之盾」)中主要的作戰武力之一。
1993年,羅斯福號駐守於亞得里亞海,執行波士尼亞上空的禁航管制工作(美軍代號「禁航行動」,Operation Deny Flight)。
同年6月,該艦臨時受命穿越蘇伊士運河,前往紅海地區參與南方守望行動(Operation Southern Watch),執行對伊拉克的禁航工作。
1995年8月,羅斯福號與CVW-8開始進行其第四次的海外部署,分別在紅海支援伊拉克空域的南方守望行動,
與在亞得理亞海域執行禁航行動(針對波士尼亞空域的空中禁航封鎖)與犀利護衛行動
(Operation Sharp Guard,北約針對南斯拉夫所執行、在亞得理亞海域的海上封鎖行動)。之後禁航行動的任務升級,
由被動的禁航監視提升到主動攻擊,針對科索沃地區的塞爾維亞共和軍(Army of Republika Srpska)進行精密轟炸的慎重武力行動(Operation Deliberate Force)。

5.jpg

6.jpg

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九一一事件,美國緊急動員包括羅斯福號在內的大規模軍力,前往波斯灣地區。
在這次動員中羅斯福號提早於9月19日開始其第七次的海外部署任務,並且改搭載第一航空母艦飛行大隊(CVW-1)抵達戰區。
CVW-1是參與持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第一波攻擊的部隊之一,自北阿拉伯海海面上的羅斯福號起飛,
轟炸位於阿富汗境內的蓋達組織據點。在這次部署中羅斯福號連續值勤了159天,
打破美國海軍部隊自二戰結束以來的任務執行期長度紀錄。
之後羅斯福號持續地在波斯灣地區活躍,參與美軍在此地區的大小任務,
例如2003年3月開始的伊拉克戰爭(美軍方面代號「伊拉克自由行動」,Operation Iraqi Freedom)。
2009年3月21日,羅斯福號將任務轉移給姊妹艦艾森豪號,於4月18日返抵母港諾福克。
同年8月26日國防承包商諾斯洛普·格拉曼(Northrop Grumman)獲得一紙24億美元的合約,
進行羅斯福號的更換燃料棒與複雜檢修工程(Refueling and Complex OverHaul, RCOH),
進行核燃料棒的更換與大規模的艦身結構與艦上設備檢修。
2011年5月,羅斯福號離開船塢重新入水,整個工程預計要在2013年8月時完成。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6:41:29 | 顯示全部樓層
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

1.jpg

2.png

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USS Abraham Lincoln CVN-72),或林肯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五號艦,
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ewport News Shipyard)承造,起造於1984年,1988年下水。
林肯號是以帶領美國走過南北戰爭的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為名,
是美國海軍第二艘使用這名字的船艦——第一艘以林肯為名的軍艦是1960年時下水的華盛頓級核動力彈道潛艇──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 SSBN-602)。

3.jpg

簡史

林肯號的建造合約在1982年12月27日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所取得,並於1984年11月3日安放龍骨。
她在1988年2月13日下水,並在1989年11月11日進入服役狀態。

4.jpg

7.jpg

1990年代
林肯號於1990年9月移動到太平洋,她在西大平洋的首次部署就遇上了1991年5月28日爆發的海灣戰爭,隨即出發前往波斯灣。
當林肯號朝向印度洋時,碰上當時菲律賓呂宋島上的皮納圖博火山(Mount Pinatubo)爆發,林肯號與其他23艘軍艦一同參與了撤離任務,
從蘇比克灣海軍基地(Subic Bay Naval Station)撤離超過45000人至宿務島的港口。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在和平時期的軍事撤離任務。
在撤離任務完成後,林肯號繼續前往波斯灣,進行事先的偵查任務和空中巡邏,以協助美軍和其他盟國部隊參與海灣戰爭。
在1992年初,林肯號參與支援南方守望行動(Operation Southern Watch),監視伊拉克南方的禁飛區。
1993年10月,林肯號前往索馬利亞的沿海地區,以協助聯合國在當地的人道任務。在4個星期裡,林肯號的機隊在摩加迪沙的上空進行巡邏,
以支援重拾希望行動(Operation Restore Hope)。
1993年4月28日,林肯號成了有史以來第一艘接納女性飛行員的航空母艦。並於1994年10月24日離開聖地牙哥,開始進一步的更新訓練。
就在隔天,該名女性飛行員卡拉·胡特格林(Kara Hultgreen),在駕駛F-14雄貓式戰鬥機降落時,
由於引擎的故障和飛行員的疏失導致喪失動力而墜落海中而身亡。
林肯號的第三次部署開始於1995年4月前往波斯灣,再次協助南方守望行動。
林肯號在1998年6月開始第四次部署任務,同樣是前往波斯灣協助南方守望行動。那三個月正逢波斯灣幾年來最熱的一次夏季,
飛行甲板上的溫度據稱達到了攝氏66度。
在1999年,林肯號參與了幾次美國海軍的內部演習。接著再次前往波斯灣協助南方守望任務。在這次部署中,
整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獲得優秀單位嘉獎(Meritorious Unit Commendation)的表揚。
同時林肯號由於良好的指揮而獲得了有名的阿萊·伯克獎(Arleigh Burke Award)。

5.jpg

8.jpg

2000年代
搭載總統喬治·W·布希、代號「海軍一號」的S-3B維京式反潛機在林肯號上降落。布希是歷史上第一個靠攔截索降落在航空母艦上的美國總統,
在此之前的所有總統都是搭乘直昇機降落在航空母艦上。
當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時,林肯號正待在港口裡。在2002年7月20日林肯號前往支援恆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
並再一次支援了南方守望任務,之後林肯號前往拜訪了澳大利亞的珀斯。在那裡林肯號接獲命令前往波斯灣參加美伊戰爭。
在美伊戰爭中,林肯號的機隊和其戰鬥群一同參與了最初對伊拉克的轟炸行動和空襲。在這次行動裡,林肯號的機隊進行了約16500次的飛行,
並投射了160萬磅的彈藥。林肯號於2003年5月返回聖地牙哥,並獲得總統喬治·W·布希的參訪。
林肯號在2004年10月15日再次出海。當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發生時,林肯號正停留在香港,為了協助正在進行的國際性救濟和救援行動,
林肯號前往受災嚴重的蘇門答臘西海岸以提供人道救援。
2005年1月中旬,在印尼政府拒絕讓林肯號的機隊進行空中訓練後,由於依據規定航空母艦飛行員必須在2至3週內進行至少一次飛行練習,
林肯號離開了印尼。儘管已經處在公海,林肯號仍繼續為印尼提供人道援助直到2月4日。在33天的援助行動中,
林肯號和其戰鬥群投遞了共570萬磅的援助補給品。

6.jpg

2010年代
2010年9月,林肯號開始了它例行的在西太平洋和中東地區的部署。2011年2月初,在中東地區的任務由卡爾文森號接替後,
林肯號航母艦隊開始回航,2月14日和馬來西亞王家海軍聯合舉行了演習,2月16日抵達新加坡訪問,
接待了新加坡和其他國家的3000多客人上艦參觀。同行的一艘飛彈驅逐艦舒普號則於2月15日來到位於澳大利亞西岸的弗里曼特爾港進行訪問。
此時,另外一艘同屬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雷根號航母正在加州外海訓練,也即將開始它在西太平洋和中東的部署行動。
這樣,每隔兩到三個月,就有一個美國海軍航母艦隊由美國西岸出發,輪流前往東亞然後中東部署。
它們在東亞主要進行港口訪問並和盟友的海軍舉行聯合演習。在中東(阿拉伯海)則有戰鬥任務,支持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2月22日,汶萊高級軍事代表團訪問了正在南中國海行駛的林肯號。3月6日,林肯號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返抵東太平洋海域。
3月10日,林肯號抵達夏威夷。3月14日,在長達6個月的部署即將結束的時候,
載著約1000名林肯號官兵的家屬還有5000名官兵的林肯號航母由夏威夷出發,開始了老虎游輪旅行。
3月19日,林肯號航母抵達聖地亞哥,3月24日,回到母港即華盛頓州的艾弗雷特軍港。6月27日,林肯號短暫出海航行。
7月13日,林肯號再次出海赴南加州外海訓練並參加在洛杉磯舉行的海軍周活動。
2011年12月7日,林肯號離開華盛頓州艾弗雷特海軍基地,它將赴東亞和中東環球巡遊,五個月後會抵達維吉尼亞州諾佛克軍港,
接受長達五年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服役期中大修和核燃料重注工程。它在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角色將由尼米茲號接替。
與以往不同的是,卡爾文森號11月30日剛剛離開聖地亞哥也赴東亞和中東部署。兩艘航母的部署時間上似有重疊,
雖然林肯號這次部署兼帶換母港。1月7日,林肯號抵達泰國林查班港訪問。1月19日,
林肯號抵達阿拉伯海並和即將返航的斯坦尼斯號舉行了交接儀式。
1月23日,林肯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通過荷姆茲海峽進入波斯灣。2月1日至5日,林肯號訪問巴林。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6:54:22 | 顯示全部樓層
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

1.jpg

2.png

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73),或常直接簡稱為華盛頓號,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六號艦。
1990年下水的華盛頓號是美國海軍第二艘以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為名而建造的軍艦。
華盛頓號於2008年編入第七艦隊,以取代除役的小鷹號,並以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海軍基地為母港,
是史上第一艘駐紮於日本境內的核子動力艦艇,也是美國海軍唯一一艘永久在海外駐紮的航空母艦。

搭載機隊

F/A-18C/D 大黃蜂式(Hornet)戰鬥/攻擊機
11.jpg

F/A-18 E/F 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戰鬥/攻擊機
12.jpg

EA-6B 徘徊者式電子戰機
13.jpg

E-2C 鷹眼式預警機
14.jpg

S-3B 海盜式反潛機(目前只有執行水面偵查任務)
15.JPEG

SH-60F/HH-60H 反潛直升機
16.jpg

C-2灰狗(Greyhound)式運輸機

17.JPEG

21.jpg

歷史

1990年代
1994年華盛頓號航母開始了她的處女部署。1996的第二次部署中,參與了前南斯拉夫的和平談判和維和行動。1997至98年,第三次部署。

22.jpg

2000年代
在按計劃接受了一次中修工程(Incremental Availability)後,華盛頓號9.11發生的時候正在維吉尼亞外海訓練,被迅速派到紐約提供空中保衛。

23.jpg

2010年代
2010年底,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回到母港,進行維護和保養。
2011年3月8日,美國海軍航空部隊司令阿倫麥爾和越南駐日本大使館的官員分別來到艦上訪問。
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華盛頓號前往日本東北地區外海,進行代號為「友達作戰」的災區救援協助工作。
3月15日,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的精密儀器檢測到來自被3月11日仙台地震和海嘯損毀的福島核電站的微量的放射性,
雖然劑量還不會影響公眾的健康,航空母艦暫時撤出東北地區外海。
3月21日,華盛頓號中斷維護和保養,駛離橫須賀港,駛往日本近海。美國海軍的聲明給出如下的原因:
一是華盛頓號航母本身的能力,二是此次日本地震及隨後的海嘯和核電站危機所產生的複雜局面。維護和保養在海上繼續進行。
4月5日,華盛頓號停靠美軍駐九州的佐世保軍港,參與維護和保養的美國非軍事人員500多人離開了華盛頓號。
4月20日,華盛頓號回到母港。5月25日,日本防衛廳代表登艦訪問。5月27日,例行的維護和保養全部完成。
5月31日,加拿大海軍司令登艦訪問。
6月3日,華盛頓號艦長在紀念中途島戰役69周年的全體官兵大會上,做了本年度游弋部署前的激勵講話。
6月4日,華盛頓號出海試驗,裝載武器彈藥,做出航部署的最後準備。6月12日,華盛頓號航母正式開始本年度夏秋巡航。
6月16日,已經全部裝備超級大黃蜂戰機的美國海軍第五航母航空大隊從美國駐日本厚木海軍航空基地出發,飛抵華盛頓號航母,
這樣華盛頓號成為首艘全部裝備有超級大黃蜂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
6月28日,華盛頓號進入南中國海,船長通過Twitter和Facebook高調發出這條消息。7月6日,華盛頓號穿越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
7月7日,印度尼西亞海軍官員登艦參觀。7月16日,澳大利亞媒體訪問了華盛頓號。
7月18日起,停泊在澳大利亞北部外海里達爾文市300公里的海面上的華盛頓號加入兩年一度的代號為「護符佩劍」的美國、澳大利亞聯合軍事演習。
8月5日,華盛頓號經南中國海抵達暹羅灣,美國駐泰國大使和泰國軍方和政府官員登艦參觀。8月6日,華盛頓號抵達泰國萊查班港訪問。
2013年11月8日,華盛頓號到香港訪問5日。


24.jpg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7:09:36 | 顯示全部樓層
約翰·C·史坦尼斯號航空母艦

1.jpg

2.png

約翰·C·史坦尼斯號航空母艦(USS John C. Stennis CVN-74),或直接稱史坦尼斯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七號艦,
於1993年下水,1995年12月9日正式服役,母港為華盛頓州布雷默頓,以其為核心的航空母艦戰鬥群目前是美國海軍主力的海外武力單位之一。
史坦尼斯號是以來自密西西比州、著名的美國參議員約翰·C·史坦尼斯命名的。史坦尼斯議員長年擔任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成員,
在他參與此委員會事務的期間(1969年~1980年),他推動了許多改造美國海軍的大型計畫,因而獲得「現代美國海軍之父」的美名。
也正因為這緣故,海軍特別以他的名字替新艦造的航空母艦命名,使得他名列少數在在世時就被拿來命名船艦的美國人之一。

3.jpg

任務及戰鬥力

史坦尼斯號航母及其艦載第九艦載機聯隊(CVW-9)的主要任務是在全球軍事行動中能夠持續地進行戰鬥任務。
CVW-9包括8至9個戰鬥機中隊,使用機種包括F/A-18大黃蜂式戰鬥機、EA-6B徘徊者式電子反制機、S-3B維京式反潛機、
E-2C鷹眼式預警機與SH-60海鷹式直升機等。CVW-9具有能夠摧毀敵人作戰飛機、艦艇、潛艇和陸地目標等裝備設施,
或者進行遠距離空中佈雷任務的能力,所以它經常被作為主要的進攻力量,支援陸地戰鬥,保護航空母艦戰鬥群和其他友艦的安全,
並且還能夠完成海上和陸地封鎖任務。在值勤時史坦尼斯號通常是整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或甚至作為旗艦使用,
而戰鬥群中通常還包含有四到六艘其他的各型軍艦作為支援。
史坦尼斯號的兩具核子反應爐使它擁有幾乎無限制的續航能力,與最高達35節的最高航速。
艦上的4具蒸汽彈射器和4條攔截索可應付作戰飛機非常頻繁的起降,
而斜向配置的降落甲板與足夠大的面積能同時進行戰機起飛與降落的任務,大幅提高作戰效率。雖然本身是以核能作為動力來源,
但史坦尼斯號仍攜帶了大約三百萬加侖的燃油,主要是供給它的艦載機和護航艦使用。
此外,它還儲藏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以供長時間在海外執行作戰勤務的需要。史坦尼斯號具有很強的自我維修能力,
艦上配屬了一個飛機維修部門以修復中度損壞的飛機,一個微電子裝備修復部門,和幾個艦艇修復部門。
在自衛能力方面,史坦尼斯號除了仰賴它所搭載之第九艦載機聯隊和其他護航艦的保護外,
該艦本身也配置了北約RIM-7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與主要是作為反飛彈用途的方陣近迫武器系統(Phalanx CIWS),
以及SLQ-32電子作戰系統。

5.jpg

第九航母作戰機群

「黑騎士」第154攻擊中隊(VFA-154, Black Knights)
11.jpg

「死亡響尾蛇」海軍陸戰隊攻擊中隊(VMFA-323, Death Rattlers)
12.jpg

「藍鑽石」第146攻擊中隊(VFA-146, Blue Diamonds)
13.jpg

「淘金者」第147攻擊中隊(VFA-147, Argonauts)
14.jpg

「黃衫」地138電子攻擊中隊(VAQ-138, Yellow Jackets)
15.jpg

「金鷹」第112預警中隊(VAW-112, Golden Hawks)
16.jpg

「無敵貓」第31巡邏中隊(VS-31, Top Cats)
17.jpg

「撞球手」第8直升機反潛中隊(HS-8, Eight Ballers)
18.jpg

「供給者」第30間對後勤支持飛行中隊(VRC-30, Provider)

19.JPEG

歷史

7.jpg

2007年1月16日史坦尼斯號航母駛向了波斯灣加強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力量。史坦尼斯號航母於2007年2月19日抵達當地海域,
旋即加入了由德懷特·D·艾森豪號航空母艦為旗艦的美國第五艦隊。

9.jpg

2011年3月8日,在加州外海訓練了將近兩個月的史坦尼斯號航母回到了母港布雷默頓。
3月24日,史坦尼斯號赴加州南部外海為海軍艦載航空部隊提供考核訓練。
其間,3月30日,一架大黃蜂戰機在甲板上引擎起火造成十名士兵受傷。4月29日,史坦尼斯號再赴南加州外海,
和艦載航空部隊第9大隊,若干飛彈驅逐艦、飛彈巡洋艦組成史坦尼斯航母戰鬥群(Strike Group)後,
進行綜合訓練單位演習(Composite Training Unit Exercise)和聯合特遣部隊演習(Joint Task Force Exercise)。
5月16日,美國海軍部長雷梅布斯訪問了史坦尼斯號。6月13日,史坦尼斯號結束演習回港。
7月6日,史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完成了一次具有假想敵的海陸空戰鬥演習。
7月25日,史坦尼斯號離開布雷默頓港,加入由林肯號、卡爾文森號和雷根號航空母艦組成的太平洋艦隊航母輪流部署的序列,
前往東亞和中東地區執行例行部署的任務。9月15日,史坦尼斯號抵達中東。
12月18日,史坦尼斯號正式結束美國海軍在伊拉克戰爭的任務。
12月28日,史坦尼斯號艦隊由西向東穿過荷姆茲海峽來到阿拉伯海北部開始支持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此時正值歐美加強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海軍在阿曼灣進行演習之際
2012年1月3日,伊朗軍隊威脅伊朗有能力關閉狹窄的荷姆茲海峽,警告史坦尼斯號不得經荷姆茲海峽重返波斯灣。
駐紮在巴林的美國第五艦隊發言人、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防部均表示,美國海軍在中東地區的部署將不受影響。
1月4日,紐約時報記者從史坦尼斯號上發出報導,艦上及周邊海域一切正常。
1月5日,隨行的基德號飛彈驅逐艦解救了一批被索馬里海盜控制了幾個星期的伊朗漁民。
1月19日,隨著林肯號抵達阿拉伯海,史坦尼斯號結束在中東的部署開始返航。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7:2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哈瑞·S·杜魯門號航空母艦

1.jpg

2.png

哈瑞·S·杜魯門號航空母艦(USS Harry S. Truman CVN-75),或直接稱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八號艦,
1993年11月29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鋪設龍骨起造,最初命名「美國號」1995年2月在鋪放龍骨之前改名杜魯門號1996年9月7日命名,
同年9月13日開始正式下水,1998年1月船員開始登艦,1998年6月11日通過造船廠的測試,6月25日完成試航,
是世界上最新造的幾艘超大型作戰用船艦之一。本來造船廠測試和試航計劃在1998年5月進行,
但是由於一座反應爐在水壓試驗時產生的噪聲使得這些測試被推遲。杜魯門號是以美國第33任總統哈瑞·杜魯門命名。
該艦於1998年7月25日編入美國大西洋艦隊服役,母港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3.jpg

簡介

在啟用時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是主要講話人。
其他重要參加者和講話人包括參議員艾克·斯凱爾頓(他是主要支持以杜魯門命名的人)、密蘇里州州長邁·卡納漢、
杜魯門號的首任船長托馬斯·奧特本(Thomas Otterbein)上校、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恩等。
目前杜魯門號的基地是諾福克。其第一次任務是從2000年11月28日至2001年5月23日參加南方守望行動(Operation Southern Watch)。
從2002年12月5日它再次參加這個行動,並參加了伊拉克戰爭。2003年5月23日它返回母港。2004年10月13日它離開諾福克再赴波斯灣,
2005年3月19日離開。2004年它獲得美國大西洋艦隊戰備最良好的艦隻的榮譽,從2003年至2005年它連續三年獲得作戰效率獎賞。
颶風卡特里娜在美國東海岸造成巨大損失後杜魯門號於2005年9月1日開赴墨西哥灣海岸,成為美國海軍營救任務的旗艦。
在從事營救任務五星期後它於2005年10月回到母港。
2006年1月杜魯門號按計劃進入船塢,它獲得多個系統改良、預防性維護以及在製造時就已經出現的小的焊接錯誤。
2006年12月杜魯門號離開諾福克海軍船廠,進入訓練階段。2007年4月訓練結束。


4.jpg

一般諸元

飛行甲板長度:1,092呎
最大飛行甲板寬度:252呎(76.8公尺)
高度(自水線至桅竿):20層樓高
飛行甲板面積:4.5英畝(約18,000平方公尺)
排水量:標準98500噸,滿載104000噸
動力:兩具A4W核子反應爐,4台蒸氣輪機
螺旋槳數量:4具(每具五槳,直徑21呎)
螺旋槳重量:每具66,200磅(約30,055公斤)
極速:35節
彈射器數量:4具
艦載機升降器數量:4具
艦載機單位:8個中隊與1個分遣隊,戰機總數超過80架
母港: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港(Norfolk, VA.)
人員:含飛行大隊人員時超過5,200人,不含時超過3,000人
每日供應餐點份數:18,150份
船艙數:2,700間
船錨數:2具(承襲自佛瑞斯特號航空母艦(USS Forrestal CV-59))
船錨重:每具30噸
船錨鏈長:超過1,000呎(454公尺),以每段365磅(約111公斤)共684段的鏈條串成
電話數量:2,000支


搭載機隊

F/A-18黃蜂(Hornet)式戰鬥攻擊機
11.jpg

F/A-18 E/F超級大黃蜂式(Super Hornet)戰鬥/攻擊機
12.jpg

EA-6B徘徊者(Prowler)式電子作戰機
13.jpg

S-3B維京(Viking)式反潛作戰機
14.JPEG

E-2C鷹眼(Hawkeye)式空中預警管制機
15.jpg

SH-60海鷹(Seahawk)式反潛直升機
16.jpg

C-2A灰狗(Greyhound)式運輸機

17.JPEG

5.jpg

6.jpg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7:45:19 | 顯示全部樓層
隆納·雷根號航空母艦

1.jpg

2.jpg

隆納·雷根號航空母艦(USS Ronald Reagan CVN-76),或直接簡稱雷根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九號艦,
也是美國在進入21世紀以後第一艘成軍的航空母艦。2001年時完工下水的雷根號是以美國第40任總統隆納·雷根為名,
雷根總統是帶領美國結束冷戰時期、非常受美國人民愛戴的國家領袖,也是第一位本人還在世時就被拿來替軍艦命名的前美國總統。
不過由於新艦下水時雷根本人因病無法參加服役儀式,因此是由前第一夫人萳西·雷根(Nancy Reagan)代表出席,
2003年7月12日在諾福克海軍基地正式服役,取代星座號航空母艦(USS Constellation CV-64),
雷根本人則在隔年2004年6月5日與世長辭,享年93歲。

3.jpg

簡介

與已經服役的前面八艘同級艦相比,雷根號跟10號艦布希號有多項改良,其外觀最明顯的就是全新設計的艦島,
艦島結構和桅杆佈置都較為緊湊。先前服役的同級船艦回廠大修後,主桅也都陸續更換為與雷根號相同的型式,
不過其桅杆上配置的雷達和感測系統,則與前幾艘同級艦相同。
此外,艦體改用新的球鼻艏,這是尼米茲級航艦首度採用的新設計,這項設計可以提供艦艏較佳浮力,能夠改善航艦的航行品質,
減少動能損失,提高艦載機的運作效率和可靠度。雷根號的飛行甲板與相關設備也獲得改良。
在航艦內部的改良方面,雷根號配備有先進的整合指揮網路、修改空調和部分艙間配置、改良核動力系統等,
其中的整合指揮網路可將裝備控制、導航、通信與其他系統都整合在一起,而大幅提高指管效率。
雷根號的母港為加州的聖地牙哥港,目前隸屬於美國太平洋艦隊。

4.jpg

航空母艦戰鬥群

雷根號是美國海軍第7航空母艦戰鬥群(CSG-7)的一部份與第7驅逐戰隊(DESRON-7)指揮官的駐艦。
雷根號、第7驅逐戰隊與第14艦載機聯隊(CVW-14)共同組成第9航空母艦戰鬥群(CSG-9),
其詳細組成包括:


雷根號航空母艦(USS Ronald Reagan CVN-76)
第7驅逐戰隊(DESRON-7)


查普蘭湖號飛彈巡洋艦(USS Lake Champlain CG-57)
11.jpg

迪凱特號飛彈驅逐艦(USS Decatur DDG-73)
12.jpg

麥坎貝爾號飛彈驅逐艦(USS McCampbell DDG-85)
13.jpg

雷尼爾號快速戰鬥支援艦(USNS Rainier T-AOE-7)
14.jpg

第11械彈處理小組(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Unit 11,EOD-11)第15分遣隊
15.jpg

第14艦載機聯隊

第115「老鷹」戰鬥攻擊中隊(VFA-115 "Eagles")- 配置F/A-18 E/F超級大黃蜂式(Super Hornet)戰鬥攻擊機
21.jpg

第22「紅公雞」戰鬥攻擊中隊(VFA-22 "Redcocks")- 配置F/A-18 E/F超級大黃蜂式戰鬥攻擊機
22.jpg

第113「螫刺」戰鬥攻擊中隊(VFA-113 "Stingers")- 配置F/A-18C Hornet大黃蜂式戰鬥攻擊機
23.JPEG

第25「艦隊之拳」戰鬥攻擊中隊(VFA-25 "Fist of The Fleet")- 配置F/A-18C大黃蜂式戰鬥攻擊機
24.JPEG

第139「美洲豹」電子攻擊中隊(VAQ-139 "Cougars")- 配置EA-6徘徊者式(Prowler)電子作戰機
25.jpg

第113「黑鷹」空中早期預警中隊(VAW-113 "Black Eagles")- 配置E-2C鷹眼式(Hawkeye)空中預警機
26.jpg

第4「黑騎士」直昇機反潛中隊(HS-4 "Black Knights")- 配置SH-60海鷹式(Sea Hawk)或MH-60黑鷹式(Black Hawk)多用途直昇機
27.jpg

第30「提供者」艦隊後勤支援中隊(VRC-30 "Providers")第1分遣隊 - 配置C-2灰狗式(Greyhound)運輸機

28.JPEG

歷史

5.jpg

2000年代
2004年5月,雷根號航母離開維吉尼亞軍港,繞道南美,7月進駐母港,加州的聖地亞哥。
2006年1月,雷根號航母開始了她的第一次部署,於2006年2月抵達波斯灣,參加了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
7月,結束第一次部署返回聖地亞哥。
2007年1月至4月,雷根號被派到西太平洋,進行了一次非例行的「增兵」部署,以代替小鷹號航母執行任務。
2007年12月,在一艘在加州沿海的游輪上,一個少年急性盲腸炎發作,被直升機救到雷根號,由船上醫生進行了手術。
2008年5月,雷根號開始例行的去西太平洋和中東的部署。6月,菲律賓颱風災難中,雷根號參加了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工作。
8月,雷根號抵達海灣地區,參加了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11月,返回聖地亞哥。
2009年5月至10月,雷根號再次被派往西太平洋和中東。

6.jpg

2010年代
2010年底,雷根號和艦上的艦載機聯隊在加州外海進行合成演習,為2011年的部署做準備。
11月,雷根號為在加州外海失去動力的一艘游輪提供緊急救助。
2011年1月雷根號繼續在加州外海訓練,19日回港。2月2日,雷根號船隊離開聖地亞哥,
在加州外海進行聯合行動部隊演習(Joint Task Force Exercises)。2月3日,正在加州的美國德州州長李克佩里登艦參觀。
2月6日,為紀念雷根總統誕辰100周年,由雷根號航母上的起飛的黑騎士艦載機中隊飛越位於加州西米谷的雷根總統圖書館。
3月7日,雷根號航母艦隊結束它在南加州外海的全部訓練和演習,啟程展開它赴東亞和中東的例行部署。
3月9日,雷根號航母艦隊穿越日期變更線,進入第七艦隊責任區,即西太平洋,準備參加在韓國的軍事演習。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外海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巨大的海嘯,造成重大傷亡及損失。美國政府命令雷根號以全速駛往日本,
以備救災。3月13日凌晨,雷根號到達日本外海,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救災工作提供海上基地,並派直升機和人員參與救災。
3月13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所造成的輻射外洩,導致距離160公里外雷根號艦上及附近空氣中檢測到的輻射劑量,大於平常值720倍,
而曾上岸參與救援的17名官兵也受到輻射感染。為此雷根號進行重新布置,改變位置以避開核電站的下風方向,
並縮小與韓國聯合演習之規模。4月4日,在美國駐日本大使約翰魯斯的陪同下,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訪問了雷根號航母,
向全體官兵表示了感謝。此後,雷根號繼續在西太平洋海域活動。
4月19日,雷根號停靠日本長崎佐世保港口。5月1日,雷根號抵達泰國普吉島訪問。5月9日,雷根號進入第五艦隊轄區,即中東地區,
開始接替卡爾文森號執行任務。5月23日和24日,雷根號訪問了巴林第五艦隊駐地,
艦上的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士兵上岸參加了支援社區的義務勞動。7月8日,雷根號舉辦了甲板沙灘野餐,
這通常代表此次的出航部署期已經超過一半。8月3日,雷根號開始回航返回印度洋,8月9日,雷根號抵達南中國海。
8月12日雷根號連同護航艦隊──一艘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共約6,000名官兵抵達香港,並接受傳媒登艦採訪,是該艦服役後第4次造訪香港。
雷根號訪港時間剛巧緊接著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首航。經停關島和夏威夷,雷根號於9月9日返回聖地亞哥。
2012年1月6日,雷根號離開加州聖地亞哥前往華盛頓州布萊莫頓,進行為期一年的乾塢整修。
2014年1月14日,美國海軍宣布雷根號將在2015年取代喬治·華盛頓號,部署在日本橫須賀基地,
而喬治·華盛頓號則返回位於維吉尼亞州的船廠進行航空母艦中期大修並更換核燃料。


7.jpg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7:52:31 | 顯示全部樓層
喬治·H·W·布希號航空母艦

1.jpg

2.png

布希號航空母艦(USS George H.W. Bush CVN-77)是一艘美國海軍所建造與使用的核子動力航空母艦,
是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第十號艦。
布希號除了是尼米茲級的最後一艘新艦外,也是美國海軍目前正在建造福特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之前的過渡艦隻,
因此有別於尼米茲級的其他姊妹艦,布希號無論是在動力系統還是武裝設備上,都有相當程度的改進。
2009年完工下水的布希號是以維吉尼亞州諾福克為母港,其軍方代號稱為復仇者(Avenger),
此代號起源於艦名來源的前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在二戰期間所駕駛過的TBM復仇者式轟炸機。

3.jpg

4.jpg

簡介

美國海軍原先打算大幅修改此艦的設計,艦島、電子系統、彈射器、動力系統與武裝等等重新設計配置,
作為美國海軍下一代的CVN-X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後改稱為「CVN-21」,也就是後來的福特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的裝備驗證艦,
變動幅度之大足以使此艦從尼米茲級中獨立出來自成一格。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在每次相關國防展中展出的該艦模型,
艦島的設計都不盡相同,有傳統也有非傳統構型,不少版本使用前衛的匿蹤設計;稍後出現的版本則採用較保守的設計,
以尼米茲級的艦島為基礎,縮小體積並將外觀簡潔化,換裝新的桅杆,此外加裝相位陣列雷達。
防空自衛武裝方面,此艦最初打算配備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裝填新一代的進化型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ESSM),
不過由於變更幅度較大,最後作罷;但是艦上的近迫防禦系統則會以新型RAM海公羊短程防空飛彈取代方陣快砲。
偵測方面,最初該艦打算全面換裝新一代美國海軍艦艇使用的新式電子系統,例如將被DD(X)驅逐艦使用的AN/SPY-3 I/J頻帶相位陣列雷達,
以及型號未定的VSR C頻長程相位陣列雷達。前者置於較高位置(艦島頂端)以偵測掠海反艦飛彈,並指揮海麻雀飛彈攔截目標;
後者由於體積較大,裝置於船樓較低的位置(艦橋下方)。
此外,原先美國海軍還打算在此艦上安裝垂直朝上的相位陣列衛星通訊天線、全新設計的核子反應爐與電力系統、電磁彈射器、
新C4ISR系統等全新裝備。不過考量到造艦與新科技研發時程以及風險、成本的因素,最後作戰、感測與武器系統等大致上都沿用自雷根號,
前述新型武器裝備與雷達電戰系統等,則保留用於下一代的福特級上。

5.jpg

6.jpg

命名由來

已卸任的前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是美國第41任總統,
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海軍的魚雷轟炸機飛行員(服役期間為1942年8月至1945年9月)。
布希在滿18歲的生日當天加入了美國海軍,並且在尚未年滿19歲時就正式被授與任務成為真正的海軍飛行員,
派駐到聖哈辛托號航空母艦,是當時最年輕的海軍飛行員之一。他曾在1944年一場發生於日本小笠原群島海域的海戰中,
在父島附近遭到日軍炮火擊落,但幸運地被救起。因此,布希可說是全世界第一位曾真正在航空母艦上服役過的航艦命名被提名人。

7.jpg

8.jpg

歷史

CVN-77是自2001年起由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擁有的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負責建造,耗資62億美元,
並於2002年12月9日正式授與布希號的艦名。新艦在2008年底正式進行海上測試,於2009年1月10日在諾福克海軍基地正式服役。
艦名主人老布希和其長子、當時仍是美國總統的布希皆參加了就役儀式。
正式服役的布希號主要是要取代從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返國以除役的小鷹號航空母艦。
2011年5月11日,布希號航空母艦離開諾福克母港,開始它服役以來第一次例行的海外戰鬥部署。5月19日起,在大西洋英國外海,
它參加了由英國海軍主辦的「撒克森戰士」(Exercise Saxon Warrior)、由多個歐洲國家海軍參與的軍事演習。
5月26日,布希號航空母艦抵達英國朴次茅斯港訪問。這是布希號航艦第一次訪問一個外國海港。
6月5日,布希號穿越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並於6日抵達西班牙卡塔赫納。
布希號接待了美國海軍部長和駐西班牙大使以及西班牙海軍及媒體的訪問。
6月11日,布希號抵達美國海軍歐洲司令部所在地、義大利那不勒斯,司令部指揮官登上布希號訪問。
船上官兵亦登岸旅遊和社區服務。
6月14日,布希號結束對那不勒斯的訪問,由北向南穿越位於西西里島和義大利本土之間的狹小的摩西納海峽,回到地中海。
6月18日,布希號穿過蘇伊士運河。6月21日,布希號正從紅海進入亞丁灣的時候,遇見正在回航的企業號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這兩艘最新和最舊的航空母艦在交接途中交錯而過。6名布希號上的水兵被安排搭乘直升飛機到企業號上和在那兒服役的親屬會面,
1名企業號的水兵也享受了這個特殊的安排。
隨後,布希號抵達阿拉伯海執行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任務,此時同時在中東之行任務的還有一艘隸屬於太平洋艦隊的雷根號航空母艦。
在這樣的配置之下,美國海軍在中東、即第五艦隊轄區內,完成了擁有一艘隸屬太平洋艦隊與一艘隸屬大西洋艦隊、同時部署兩艘航空母艦的完整編制。
7月11日至14日,布希號訪問了巴林,並於11月20日結束在中東的部署,返回地中海。25日,該艦訪問法國馬賽港,並於30日穿過直布羅陀海峽。
12月8日,布希號抵達佛羅里達州梅波特海軍航空站(Naval Station Mayport),並於10日返抵母港諾福克。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4-7 07:54:35 | 顯示全部樓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4-7 08: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very nice looking floating coffin.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4-7 08: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軍力很強, 中方要追仍要努力加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4-7 08: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海上霸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4-7 08:3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非常先進軍事設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4-7 08:32:18 | 顯示全部樓層
企惡晒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4-7 08:35:48 | 顯示全部樓層
How's that compare to the Chines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4-7 08:37:38 | 顯示全部樓層
哩只巨無霸真係一夫當關 萬夫莫敵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4-7 08:39:14 | 顯示全部樓層
尾角佬既大玩具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5-18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