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280|回覆: 17

[琴棋書畫] 千面新疆 人性永恒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6-1 20:44: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新疆是什麼?對沒去過的人而言,它是異域風情,是樓蘭姑娘,是羅布泊的傳說、喀納斯的湖怪;對旅行者而言,它是冰川映照的湖水、古樸的土瓦人、幽深的原始森林……但對生活在那裡的人而言,新疆,或許並無“特殊”——百姓的生存之地,靈魂的棲居之所。

多年以來,新疆被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家書寫,從王蒙到劉亮程,從周濤到張承志……日常點滴、人性美好,盡在筆端。變的是作家描摹的面孔,不變的是同一種省察:民族絕無高下之分,少數異己分子不等同於一個族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民族絕無高下之分少數異己分子不等同於一個族群
不同“民族”之間,差異天然就有,但絕無高下之分。人們常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善惡,有是非,有黑白……”但所謂的好與壞、是與非,多為個體差異,用來界定人性,都會有不成立的時候,若用來界定一個群體的善與惡、黑與白,就更荒謬了。
在新疆題材的文學書寫之中,你或可清晰地觸摸到這一點。
   李娟的“民族相處之道”
生於新疆的漢族作家李娟的文字來源於她的生活感悟:養雞、賣雜貨、做裁縫、種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薩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在李娟的作品中,她講述了很多她與媽媽跟當地哈薩克牧民的交流中遇到的瑣事和趣事。比如媽媽教哈薩克族人把木耳叫“喀拉(黑色)蘑菇,教來買香煙的小伙子把“相思鳥”念成“小鳥牌”,管孔雀叫“大尾巴漂亮鳥”,比如一個姑娘來買“砰砰”,其實那是白酒。
李娟平實地描述了漢語和哈語之間有趣的學習和溝通,信手拈來。其書寫助於我們意識到,不同“民族”和諧相處,用生活智慧即可抵達——差異是自然的,但沒有高下之分。
張承志:它是不問方向、不論對錯、自由自在的存在
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穆斯林作家、學者張承誌曾經在新疆生活過一段時間,在其唯一的長篇小說《金牧場》(寫於1986-1989年)中用生動的文字寫下瞭如下關於新疆的點滴,這些交錯繁複的記憶片段構成了一個對他來說完整而又豐富的新疆:
“新疆是什麼?新疆是阿勒泰、天山和崑崙三條壯美的大山脈。新疆是準格爾和塔里木兩塊戈壁沙漠千里不毛的大盆地,新疆是濃綠耀眼的一串串長滿葡萄的綠洲,是伊利三區和巴音布魯克的肥美草原。新疆是負一百五十四米的吐魯番低地和海拔七千米的汗騰格里雪峰之間的、那永遠相互心許永永遠不能如願的愛戀。新疆是前浪已經死滅後浪又洶湧過來的英勇自絕的葉爾羌河,是不問方向、不論對錯,自由自在地由東流向西方神秘消失了的鐵色額爾齊斯河。”
“新疆是那膚色黢黑鷹眼陰沉的哈薩克嚼著一塊羊腿,他的粗大下巴像一頭狼,他凶狠地坐在那裡沒有人敢靠近他;這時廣播裡響​​起了一支音樂,那是《Xexem》,那是唱母親的歌;他突然娃娃嚎啕大哭起來!他不管那飯館有多少人,不管有多少人、不管那些人正盯著他,他像狼吼一樣哇哇大哭!”
“新疆是那漂亮的小女孩,她可能只有兩歲半,她生著白瓷般的脖頸,蔚藍色的大眼睛、淡黃的捲發。他跪在地上玩沙土,周圍站著一個個默默的人群;她太美了,你看見他時,你想起了童話?你相信真有一種小天使!你戀戀不捨地走開時,她轉過頭來調皮地朝你擠了擠藍眼睛,你立即暈了!你甚至覺得得到了一生的安慰,你覺得你在這一瞬間昇華了、純淨了,你想立刻換一種態度生活……”
 
不同“民族”之間,差異天然就有,但絕無高下之分。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不同“民族”之間,差異天然就有,但絕無高下之分。
 樓主| 發表於 2014-6-1 20:44:03 | 顯示全部樓層
延伸閱讀:一千位作家一千張新疆面孔
   文學新疆-風土
由於新疆獨特的自然風光,這塊土壤上生長出來的文學也飽含著綺麗和層次感。在這些創作中留下鄉土山水的印記,透露出那一方水土的“靈魂”。在這裡,不僅有廣袤的綠洲,更有寂寞的荒原。
   尚昌平筆下的新疆“原生態”
被稱為“獨行俠女”的作家尚昌平用《沿河而居》一書記錄了這方水土的原生狀態,記錄了這個民族最為真切的現實生活。由於缺乏必要的日用品,達里雅博依人的生活貧困而節儉,他們從來沒有財產觀念,一切都是大自然的無私賦予;他們一出生就開始吃簡單的飯食,自始至終也感受不到五味俱全的滋味。但即便如此,達里雅博依人仍然頑強地堅守著這片上地,尤其在克里雅河盡頭,有時甚至只有一戶人家守著窪地間的一個水瀉一一為了自己的家園,他們能夠適應任何環境。對於達里雅博依人而言,塔克拉瑪干沙漠固然不是一個物質的樂土,但卻無疑是他們的精神樂土。
   本土作家眼中的靜謐與美好
而作為新疆本土作家,對於新疆自然更有深厚的感情。哈薩克族作家葉爾克西出生在新驪北塔山牧場,生活在風景秀麗的人草原上,從小就與自然零距離接觸,恬靜的草原游牧生活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色彩。她的短篇小說《額爾齊斯河的小調》描述了奶奶對於小盲孫的疼愛。波光粼粼的額爾齊斯河邊,在一塊開滿各種顏色野花的草地上,呼吸著草地上清新的空氣火雜著馬奶的乳香,奶奶將孫子放在自己膝上,輕輕地哼著古老的小調,這樣和諧的畫面也只有在以游牧文化為的地方才可以見到。能“畫”出這樣靜謐和諧的畫面的“畫家”一定懷著一種對家鄉無以言表的喜愛讚美之情。
   文學新疆-人情
劉亮程的新疆:孤村、孤鎮、孤城
同樣身為新疆本土作家,劉亮程的文字更凸顯出新疆文化地理的獨特性,也讓人們看到了在歌頌新疆壯美風光之外,原住民對於這樣的環境產生的複雜情感。劉亮程生活的黃沙梁小村莊,是新疆無數個沙漠中的村莊中的一個。他的散文所書寫的範圍就是生活過的這個村子;他落在紙上的經驗、思考、情感都與此息息相關。他在書中寫道“在新疆廣裹的土地上,大片大片的不毛之地圍困著星星點點的綠地,孤村、孤鎮、孤城以及三五成群或單門獨院的獨立房子,聯繫鬆散,交流稀缺,人與自然對話的時間要遠比同類對話的時間為多。”劉亮程把他的“村莊”加以藝術塑造,創作出“村莊”系列散文,引起文學界對“村莊”的關注。但是,我們在細讀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後,就會明顯地感覺到在鄉村詩意的描寫背後,籠罩著作家的種種非詩意的情感,而其中,恐懼、悲涼心態成為作者最為日常的情緒。劉亮程對於村莊的荒野恐懼、精神家園憂傷的漂泊都在這個人畜共居的黃沙樑的小村莊中被自然地演繹出來……
   王蒙的新疆:“下鄉”歲月
1963年12月,王蒙為拉開與當時政治中心的距離,帶著家眷去了新疆,先是在烏魯木齊,後來搬到伊犁農村,在新疆工作生活了16年。在伊犁巴彥岱鄉勞動鍛煉的7年裡,王蒙住在維吾爾農民家裡,“同吃同住同勞作”,學會了維吾爾語和舞蹈。新疆的生活對王蒙的寫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革”結束後,王蒙復出,寫了一批以新疆為背景的小說,從而迎來了文學創作的第二個高峰。至今,王蒙以新疆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多達百萬字。王蒙把新疆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
在他的小說《淡灰色的眼珠》中,描繪了很多生動的生活細節。他“在伊犁生活的一個令人難忘的鏡頭便是從臨街的窗戶向巷子望去”,“常常看見斜對而的青楊樹下,水渠邊,一個小小的木門前,有兩個維吾爾族姑娘談話。作家惟妙惟肖地描述著在兩年多光景中,在他視線中兩個維吾爾姑娘的倩影,她們的確“也是伊犁風光,解放路即景的一個固定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同時,他對這個民族充滿了感情和文化敬意。他在小說《虛掩的土屋小院》裡這樣描述道:“農家院落裡的樹上的果實嗎了?任君挑選。維吾爾、哈薩克人認為,支付給客人享用的一切,將雙倍地從胡大那裡得到報償。客人從你的一株果樹上吃了一百個蘋果,那麼這一株果樹明年會多結一百個—也許是一千個更大更芳香的蘋果。客人喝了你家的一碗牛奶,明天說不定你的奶牛會多出五碗奶。多麼美麗的信念啊……”王蒙曾真誠地表露:“即使在我們的生活變得沉重的歲月,生活仍然是那樣強大、豐富、充滿希望和勃勃生氣”。
做生意的“買買提”:樸實而恣意
在劉亮程的散文《生意》中,通過在集市上見到的場景描述了新疆生意人的日常狀態。他寫道:“那些普通的買買提,他們活得如此樸實,又如此恣意。那個理髮匠,有著新疆大學法律系文憑的買買提,畢業3年都沒找到工作,就做開了剃頭生意。他哪兒都沒去過,守著一個理髮攤,卻知道城裡的許多事。人得有件事情在手上,大事小事都行。沒錢花窮一點可以過去,沒肉吃啃幹馕嘛,沒事情做這一天可咋過去。”在戲謔的口吻中,一個個閒適的生意人的情態躍然紙上。
而作家周濤則用他的現實經歷講述了自己在新疆生活過的日子,雖然這些點滴並沒有記錄在作品中,但由於是生活中的見聞,拋開文學的加工更有了一種鮮活的深意。他說:“有一次,我和幾個漢族朋友在街上走,碰到一個維吾爾族人。他走過來一把拉住我,說到我家裡。我說到你家幹啥?他說喝酒。我說好,去就去。我就跟他七拐八拐進了深巷裡,沒想到裡面簡直如同迷宮一樣,更沒想到看上去狹窄的巷子裡面會有那麼大的院子,花木那麼繁盛,家裡非常漂亮。在他家裡,我們倆大吃大喝。臨走的時候,他抱著我的腦門親了半天,說'讓我們團結起來,敵人來了也不怕!'我在喀什那麼多年,冒犯過我的少數民族一個都沒有……”
   文學新疆-文明
周濤的喀什:多文明的交匯地和緩沖地
新疆具有多元一體、混合兼容的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和語言方式,這裡既受到中原漢文化的深刻影響,又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文化元素。在維吾爾人的日常生活中,他們虔誠地信仰伊斯蘭教,又能充分享受世俗生活的快樂。因為對這多種文明的書寫,作家周濤贏得了新疆“文化名片”之譽。
周濤出生在山西,少年時代,他隨父母調動遷至新疆,遂成為西北胡兒。他在《喀什尋夢》中寫道:“與中國眾多的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相比,喀什是個小城市,但喀什不是個小地方。它依托著崑崙山和天山這樣雄闊壯大的兩道山系,源源不斷的雪水河流澆灌綠洲、滋養生息;這產生過《突厥語大詞典》的地方不能說沒文化;這個古代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的故鄉地不能說沒有來頭,自古以來,喀什是多文明的交匯地和緩沖地,波斯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這裡碰撞,佛教文化和伊斯蘭文化輪番在這裡主宰,還有絲綢之路,還有歐洲文明和蒙古文化,都匯集到這個離海洋最遠的地方,形成它複雜的性格、多重的心理、獨特的品質。”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本土作家眼中新疆靜謐而美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6-1 20:55:11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同的民族風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6-1 21:26:09 | 顯示全部樓層
應該彼此尊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6-3 05: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古時異域風情!不同的文化、种族、理应大家包容。
但現在見到新疆人會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6-4 23:15:41 | 顯示全部樓層
新疆人其實都好好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6-12 12:50:01 | 顯示全部樓層
異域風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7-18 22:1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都係可遠觀而不要親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7-18 23:26:3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LauChelsea #1 的帖子

不同“民族”之間,差異天然就有,但絕無高下之分。
世界大同才是王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7-19 12:42:59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想去體驗一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7-27 15: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新疆維族姑娘蠻熱情的,跟她們交往另一番享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8-27 22:32:37 | 顯示全部樓層
先拋棄 大漢文化沙文主義
才能更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4 23:51: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LauChelsea #2 的帖子

Very nice and long article. If read again!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6 15:33:2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LauChelsea #2 的帖子

下次旅行要去新疆見識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9 03:35:0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LauChelsea #2 的帖子

多謝 彼此尊重 可以了解更多 减少不必要麻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6 02:20:22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支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28 23:27: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LauChelsea #2 的帖子

很想去旅遊一下.特殊的風土.迷人的人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0-6 01: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3 02: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