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487|回覆: 36

[相機 / 配件推介] [轉載] : 復古微單眼 上掀螢幕玩自拍之Samsung NX3000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9-13 00:01: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轉載] : 復古微單眼 上掀螢幕玩自拍戈人 Samsung NX3000

1.jpg

話說 Samsung 在當年可是首家推出 APS-C 片幅微單眼相機的品牌,但四個年頭過去了在台市佔率卻逐年下滑,外行人可能會認為是台灣人的反韓情節所致,但其實這跟產品本身有最大的關係,Samsung 的消費型數位相機或微單眼產品雖然都比日系競品要便宜一些,不過從機身的用料與操作反應上多少可以嗅到 Cost Down 的味道。搭載 APS-C 感光元件的 NX 系列相機為了滿足預算有限的消費者,硬是將機身切成三種等級,到現在已有 NX30、NX300M、NX3000 這三種等級的機身可以選擇,不過每一代所強調的特色都大同小異,感光元件與影像處理引擎也未有大幅度的進化,反觀自家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功能卻不斷進化,沒辦法...哪個部門賺錢資源就在哪,這是不變的定律茶。

Samsung在這兩年除了今年四月份推出的NX mini頗有新意之外,另一款會讓小編關注的就是同樣主打自拍功能的 NX3000,而它也是本篇的主角。NX mini 與 NX3000 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採用一吋感光元件而非 APS-C,相對它的機身尺寸也比較小,當然鏡頭群也無法共用,整體的擴充性相對也不如 NX3000。小編還記得 NX1000 當初在北京發表的情景,主打年輕路線擁有多種機身顏色可選擇,但塑膠感明顯;進化至 NX2000後的外型略有進步,還加入 3.7 吋的觸控螢幕來取代多數的實體鍵;不過這代 NX3000 則是拿掉觸控功能加入可 180 度上掀的自拍螢幕,從外表看去就像是NX300M的縮小版,當然代表 NX3000 的機身質感做了提升,另外 NX3000 這次搭配一顆全新的 Samsung 16-50mm F3.5-5.6 ED OIS 電動變焦鏡頭一同亮相,在日系微單眼相機紛紛都主推變焦餅乾鏡作為 Kit 鏡之際,Samsung 總算跟上了腳步,讓 NX3000也多了些競爭力。

香港供貨日期及售價 :
Samsung NX3000 已公開發售,隨機配備 Samsung NX 16-50mm F3.5-5.6 Power Zoom ED OIS 纖巧電動變焦鏡頭及閃光燈,建議零售價為港幣HK$ 3,990元。
另輕便式大光圈定焦鏡頭 NX-M 17mm F1.8 亦公開發售,建議零售價為港幣 HK$ 1,790元。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38 | 顯示全部樓層

☆ Samsung NX3000‧拍攝樣本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39 | 顯示全部樓層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kwatcher 於 2014-9-12 22:47 編輯


☆ Samsung NX3000‧外觀暨功能介紹

20.jpg

NX3000的形象不同以往,過去給人的感覺比較年輕、活潑,現在則向NX300M看齊,造型與配色都更為洗鍊,原廠推出黑銀與白銀兩色可以選擇,共同之處就是機頂與機底皆採用類金屬的銀色材質來表現。NX3000的體積為117.4 x 65.9 x 26.8(mm),因為機身還是塑膠材質為主,所以淨重僅有230公克(不含電池與記憶卡),體積比前代略小一些,重量則多了不痛不癢的2公克。
21.jpg

跟著NX3000一同問世的Samsung 16-50mm F3.5-5.6 ED OIS,同時也是Samsung第一顆電動變焦鏡頭,不僅體積如同餅乾鏡那樣的輕巧,同時兼顧實用的生活焦段,Samsung 18-55mm和Samsung 20-50mm這兩顆鏡頭總算可以下台一鞠躬了;過去那顆20-50mm為了縮小鏡身,以致於廣角端的等效焦長只有30mm,因此消費者的反應普遍都不佳,體積甚至還比新推出的Samsung 16-50mm F3.5-5.6 ED OIS要大一些,看來它離停產時間應該不遠了。
22.jpg

Samsung過去以來在鏡頭上一直主打的「i-Function」功能,在Samsung 16-50mm F3.5-5.6 ED OIS身上也同樣可以見到,這設計似乎也只有Samsung的鏡頭才有,其好處就是可以透過單鍵喚出指定功能,可以單鍵切換所屬功能並搭配變焦環或機身轉盤來調整參數。首次出現在機身上的「-/+」鍵則是電動變焦的操作鍵,目的就是希望在錄影時可以平順且等速的進行變焦動作,電動變焦的速度有三種等級可以自訂,除此之外你也可以用鏡身上的變焦環來改變焦距,反應還算靈敏不會有明顯的Lag感覺。
23.jpg 23a.jpg
在個人化的選項中使用者可以自訂iFn的內容,例如我們可以選擇光圈、曝光補償為常用選項,按下iFn鍵的時候即會跳出。
24.jpg

Samsung 16-50mm F3.5-5.6 ED OIS等效焦長為24-75mm,光學結構採用八群九枚的設計,光圈由七枚光圈葉片組成,且在任何光圈值下皆可獲得圓形散景,內建OIS光學防手震需透過機身來控制啟閉。最近對焦距離28公分,在望遠端時可獲得最佳的放大倍率0.24X,這方面算是中規中矩。鏡尾接環採用金屬材質,用料比18-55mm與20-50mm都要有誠意。
25.jpg

黑色的塗裝並不會有明顯的塑膠感,其產地來自中國,另外這顆鏡頭的體積為64.8x31(mm),重量則是111公克。
26.gif

上圖是NX3000接上Samsung 16-50mm F3.5-5.6 ED OIS後關機→開機(16mm)→望遠端(50mm)的範例,廣角端與望遠端鏡筒伸出後的長度幾乎無異。
27.jpg

Samsung從2011年底推出的NX200即採用有效畫素2030萬(總畫素2160萬)的APS-C CMOS,數字雖然與NX3000身上這塊APS-C CMOS的畫素一樣,但其實NX3000的感光元件與NX300為同一塊,因為Samsung也是從NX300開始才將感光度提升至ISO 25600,屬於NX系列的第三代感光元件,相信在影像表現方面應該也是不相上下;但它可不像NX300還內崁混合式自動對焦點,這也是入門機與中階機最大的區別。
28.jpg

NX3000擁有自己的專屬銘牌,設在握把的下方,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到機身表面的仿皮革紋路,雖然是塑膠材質不過還挺有質感的,NX mini也採用相同的處理方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1 | 顯示全部樓層

29.jpg

黑銀機身一直是相機的不敗配色之一,看起來就是充滿文青味、復古感,Samsung從NX300開始就把這招學起來了!
30.jpg

包圍快門鍵的金屬弧形線條裝飾充滿著設計感,刻意選用亮銀色來表現,一旁則有對焦輔助燈,有趣的是只有Samsung的對焦輔助燈是選用綠色。
31.jpg

在鏡頭釋放鈕這裡也可以見到同心圓髮絲紋的設計,小地方卻一點也不馬虎。

32.jpg

機頂使用類金屬的銀色材質,熱靴蓋、雙聲道的聲音孔、揚聲器均設在機頂的左方,右側則設有按鍵與轉盤。
33.jpg

NX3000與同級對手Sony A5100相比的優勢就是多了熱靴座,但也就犧牲了內閃結構,所以原廠會附贈一顆小型外閃,我的習慣是不會帶出門的...因為擔心會搞丟。
34.jpg

NX3000還有個優於A5100的地方,那就是機頂直接設有獨立的拍攝模式轉盤,切換曝光模式時比較直覺且有效率,操作僅需要一根大拇指即可,且不會影響拍照的握持姿勢。
35.jpg 35a.jpg
Smart模式下所擁有的場景模式就如同Samsung手機般豐富,例如最佳臉部表情、飽滿色調...這些都算是它們家手機主打的拍照優勢。
36.jpg

小編最不能接受NX3000的其中一項,就是取消了「觸控」這功能,因為NX mini可以觸控、NX300M可以觸控、最高階的NX30也可以觸控,卻把主打初階使用者、易操作的NX3000觸控功能給閹割,換來的是可180度翻轉的自拍螢幕,但解析度卻只有三吋46萬點,很顯然的有一好沒兩好。也因為取消NX2000的大面積觸控螢幕,所以實體鍵也全部歸位就跟最初的NX1000一樣。
37.jpg 37a.gif
按下機背的Fn鍵可以喚出常用選項,可惜這裡的選項都是機身預設無法自訂,一般在調整曝光參數時你不會感到Lag的情形,但只要進入Fn選單透過轉盤來調整參數,Lag的情形就會格外嚴重,就我每週都會接觸新相機的經驗來看...這種延遲感就像是兩年前的微單眼才會出現的問題,Samsung在這方面還是要多加油。機背上唯一的一顆自訂鍵就是「刪除鍵/Custom」,可選擇的項目其實不多,比較實用的似乎就是AEL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2 | 顯示全部樓層

38.jpg

這類的可自拍螢幕若是採用單軸設計就只能向上翻,而不能向下翻,只有對低角度取景時有幫助。

39.jpg

螢幕可180度向上翻轉的設計就是讓大家可以輕鬆的自拍,不論是個人、情侶、家人都可以輕鬆的入鏡,搭配這次的Kit鏡應該更好上手,因為重量輕又有等效24mm的廣角端;NX3000同時支援眨眼自拍,只要相機成功抓到你眨眼的動作就會進入倒數計時並拍照。
40.jpg 0.jpg
NX3000設有一個選項讓你可以快速的自拍,那就是「自動自拍」功能(翻譯的有點怪...),開啟後在電源關閉的情況下只需要將螢幕上掀至180度,馬上就可以進入自拍模式,按下快門後會倒數三秒再釋放快門,省時又省事!
41.jpg

螢幕掀起後在背後可以見到Samsung的圖樣。

42.jpg

NX3000內建Wi-Fi與NFC近場通訊功能,只要將內建NFC的智慧型手機靠在感應區域,就會自動跳出指定的APP,方便立即傳輸檔案或是進行遙控拍照。
43.jpg

Micro USB與Micro HDMI的傳輸埠皆設在機身的右側,保護蓋掀開後就可以見到。

44.jpg

從機底看去不難發現NX3000的機身並不厚,能將機身厚度維持在26.8mm最大的關鍵還是在電池跟記憶卡。

45.jpg

使用Micro SD為主要儲存媒體,同時支援UHS-I高速傳輸規格,這顆電池跟自家的手機電池是不是很相似啊?容量高達2330mAh,充飽電約可拍攝370張靜態照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 影像比例 / RAW的功能限制

46.jpg 46a.jpg
NX3000的影像尺寸有三種比例可以選擇,分別是3:2、16:9與1:1,畫質選擇RAW檔時會有部分功能受限,例如「智慧濾光片」功能以及HDR功能在這時都會無法使用。

★ 白平衡的表現

47.gif 47a.jpg
NX3000的自動白平衡我覺得有些偏冷調,尤其是鎢絲燈光源或是夕陽西下的暖色調,AWB都會修正過頭,這時得要手動指定白平衡才會有比較好的表現:白平衡另支援色彩偏移的功能,可自訂屬於自己的調性。

★ 拍照精靈 / 智慧濾光片

48.gif 48a.jpg
已經有一年多沒有接觸Samsung相機了,照精靈內建九種不同的色調,我個人偏愛使用「鮮明」來拍攝,因為色彩濃郁且飽和,另外「古典」也就是黑白單色照片也是我愛用的風格,不過用「古典」拍攝時我會將清晰度及對比度都設為最高,若是拍攝彩色照片的話那就以預設值為主,不再做其他調整。智慧濾光片的功能則大幅縮水,從過去的十多項縮減至五項,好處就是評測時比較省事。
49.jpg

以上是拍照精靈在同一場景下的實拍結果,可以發現若用「自然」來拍攝,畫面中綠色及藍色的彩度也都會明顯提高,「鮮明」看起來最討喜,可惜這次沒有拍攝人像的機會,無法示範NX3000對於膚色的演繹能力。接著是「智慧濾光片」的實拍表現。
50.jpg

智慧濾光片:暈映。

51.jpg

智慧濾光片:微縮。

52.jpg

智慧濾光片:素描。

53.jpg

智慧濾光片:魚眼。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4 | 顯示全部樓層

★ 各級感光度表現

54.gif 54a.jpg
55.jpg 55a.jpg
與過去機種相比NX3000的高感光度提升至ISO 25600,提供「自動ISO範圍」這項功能,這裡的上限最高為ISO 3200。去除雜訊的功能包過了高ISO MR與長時間NR,拍攝及測試時高ISO NR的程度均設為「一般」。最小快門速度這功能也很實用,擔心手震的話將快門速度設在1/125秒搭配OIS防手震應該就萬無一失了,以下是NX3000各級感光度的表現,給各位做個參考。
56.jpg

▲測試環境:微光室內、光圈先決、手動對焦、拍照精靈:關閉、高感光度消除雜訊:一般、長時間曝光雜訊消除:關閉、上腳架、倒數計時拍攝。
首先16-50mm這顆鏡頭的光學品質很不錯,因為網點印刷順利被記錄下來,至於工作ISO約在ISO 800~1600之間,堪用ISO我覺得ISO 3200還沒有問題,但是到ISO 6400就太不行了。比較有趣的是ISO 800與ISO 1600的細節差異有點大,明明就只差一級而已,我想這應該跟「高ISO NR」啟用有關係,應該是自動抹除後的結果。

★ 自動對焦框尺寸與範圍

57.jpg 57a.jpg
58.gif 58a.gif
NX3000很可惜的並沒有峰值對焦這項功能,手動對焦時就只有放大功能可以使用,最大可放大到八倍且可以自訂放大區域。因為不支援觸控對焦,所以得透過機背的方向鍵來改變對焦框的位置,移動範圍涵蓋了畫面的九成,對焦框的大小則有四級可以控制。NX3000雖然未內崁相位差對焦點,但合焦速度並不慢且失誤率也很低。

★ 高速攝影功能

59.jpg 59a.jpg
在單次對焦模式下NX3000每秒可拍攝五張JPG或RAW檔,若是開啟連續自動對焦張張測光的話,一秒頂多就只剩一張了,有快速抓拍需求的話建議還是考慮NX300M等級以上的機身;高速攝影啟用後,畫素會強制降到500萬,每秒最高可拍攝到30張照片,這時會關閉實體快門簾改用電子快門來紀錄。

★ 測光可與對焦點作連動

60.jpg 60a.jpg
NX3000有個很棒的功能,那就是不論在何種測光模式下,只要開啟「將AE連結到AF點」,就可以隨著你指定的對焦點進行測光,就連「點測光」也同樣支援唷!是不是很方便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5 | 顯示全部樓層

★ 動態範圍 / HDR、智慧範圍+

61.jpg 61a.jpg
動態範圍中有「智慧範圍+」與「HDR」兩種可以選擇,前者只會拍攝單張照片針對畫面暗部細節加強,HDR則會連續拍下三張照片自動進行合成,但合成所需要耗費的時間長達15秒,我自己是覺得有些誇張...但效果還不差就是了,以下有範例可以參考。
62.jpg

▲動態範圍:關閉。

63.jpg

▲動態範圍:智慧範圍+。

64.jpg

▲動態範圍:HDR。

Samsung在相機上的全景功能非常容易上手,可以說是零失敗率!因為你只要按下快門變可以開始平移相機記錄畫面,當快門放開就算還未記錄完全景,同樣可以得到一張成功的照片,不會因為這樣而出現錯誤訊息,這應該是我用過最聰明的全景模式了!比Sony的好用多了。

★ 全景功能

65.jpg 65a.jpg
Samsung在相機上的全景功能非常容易上手,可以說是零失敗率!因為你只要按下快門變可以開始平移相機記錄畫面,當快門放開就算還未記錄完全景,同樣可以得到一張成功的照片,不會因為這樣而出現錯誤訊息,這應該是我用過最聰明的全景模式了!比Sony的好用多了。
66.jpg

▲社子島秘境。

67.jpg

▲水尾漁港。

68.jpg

▲美堤河濱公園。


★ FULL HD錄影 / 鏡頭支援電動變焦

69.jpg 69a.jpg
70.jpg 70a.jpg
雖然16-50mm這顆新鏡頭強調在錄影作業上,但很可惜NX3000在錄影時都不支援手動曝光,雖然可拍攝1920x1080 30fps的高畫質影片,但表現方式還是有限。多重動作中的0.25x速度要在VGA影片格式下才可以啟用,這對多數人來說應該有點不切實際,甚至許多手機的高速攝影功能都超越它了,所以小編也沒有測試的打算;「淡化」功能就像是影片剪輯中常用的fade in、fade out功能,讓影片在開場與結束時都顯得比較自然,小編自己還滿喜歡這功能的,所以我都會選擇開啟,以下有實拍範例可以參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6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水尾漁港。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八煙聚落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阿婆在燒落葉...趕緊湊過去錄影。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社子島秘境。


★ Wi-Fi / Remote Viewfinder

75.jpg 75a.jpg
機頂的模式轉盤切換到Wi-Fi後可以叫出左圖這些圖示,其中Home Monitor+這用來監看寶寶的功能,原本想自己試玩看看再分享給大家,但無奈怎麼試都不成功,手機永遠抓不到AP另一端的NX3000,不論在公司或住家測試皆失敗,最後只能宣告放棄。以下讓小編介紹Remote Viewfinder這功能,首先手機要下載Samsung SMART CAMERA App這程式才可以順利作業。
76.jpg 76a.jpg
左圖:那-/+符號就是用來改變焦段的長短,底下的虛擬鍵分別支援拍照與錄影。
右圖: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改變P/A/S/M曝光模式,可惜無法執行B快門。
77.jpg 77a.jpg
可手動的項目非常齊全,包括白平衡、測光模式、曝光補償...等等,另外用手機操作時,可支援觸控對焦且反應稱得上靈敏,以遙控拍照的APP來說完全不輸給日系品牌。右圖是從手機內顯示向機記憶卡所有的檔案,可利用點對點的方式快速傳輸。

★ 日期打印為機身預設值

78.jpg 78a.jpg
第一次帶出去外面試拍我被機身的預設值「陰」了,每次借到新相機我總是習慣重置機身設定,而NX3000在重置後,相機就會強制在每張照片的右下角留下「西元年月日」,沒有例外...每張照片都有同樣礙眼的日期打印!!!實在不解這樣的機身預設設定究竟是為何?韓國人是有多擔心忘了照片是在哪天照的...重點是日期打印功能居然隱藏在「日期與時間」的選項中,而且僅用「記錄」來表示...這裡特別提醒各位,別被這預設值破壞照片的美感。
79.jpg

有沒有?就像上面這張一樣!!!右下角的日期打印實在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7 | 顯示全部樓層

☆ Samsung NX3000‧整體感受與使用心得

距離上一次測試Samasung微單眼相機已經是一年多以前,所以剛開始對它們家的操作介面感到有些陌生,仔細研究一下發現NX3000的功能與自家的中高階機種相比似乎簡化了不少,沒有複雜的選項或是功能需要特別測試,帶著NX3000出去我可以盡情的享受拍照的樂趣,我想這也是入門機的取向吧!畢竟附加功能太多,用戶也不一定玩得到。回到正題我們先從NX3000的外型開始看起,撇開品牌情節這樣的造型及配色確實足以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因為銀黑色機身充滿復古氣息,是不少年輕人的最愛;輕盈的機身有利於單手拍攝,只要搭配手腕帶除了變焦以外我可以倚賴食指及大拇指完成機身所有的操作項目,因為按鍵、轉盤均集中在機身的右半部。

再來談到畫質與顏色的表現,這顆全新的16-50mm在畫質方面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廣角端拍攝來檢視遠方的景色,很容易會發現有油畫感的現象,我想這還是得歸咎於Samsung的感光元件與影像處理器,因為這是從它們家第一台NX10開始即有的問題,就連DC也不例外,只是多年來不見改善,這對注重細節的攝影玩家來說應該是難以接受的一件事。這篇文章的拍攝樣本幾乎都是用「拍照精靈:鮮明」來完成,這風格對多數題材都適用,色彩也不會太過濃豔;自動白平衡遇到鎢絲燈光源或夕景時,容易修正過頭導致色調偏藍,這時需要靠使用者自己手動選擇白平衡來校正,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問題。
80.jpg

值得讚賞的部份:
◎ 洗鍊的外型與復古的配色,仿皮革紋路的外皮也成功營造出質感。
◎ 可180度上掀的自拍螢幕且支援眨眼自拍。
◎ 螢幕只要上掀180度就可以自動開啟電源,同時進入自拍模式。
◎ 最高快門速度來到1/4000秒。
◎ 新款Kit鏡16-50mm支援電動變焦且鏡身輕巧。
◎ 所有測光模式均可與對焦點進行連動。
◎ Remote Viewfinder遙控拍照可控制的功能齊全完善,另外支援觸控對焦。

可以改進的部份:
◎ 自動白平衡遇到色溫過低的暖色調容易偏藍。
◎ 期待日後錄影時可手動調整曝光。
◎ 自家CMOS對於影像細節的保留還是有限。

☆ Samsung NX3000‧拍攝樣本

81.jpg

82.jpg

83.jpg

84.jpg

85.jpg

86.jpg

87.jpg

88.jpg

89.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0: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90.jpg

91.jpg

92.jpg

93.jpg

94.jpg

95.jpg

96.jpg

97.jpg

98.jpg

99.jpg

100.jpg


0.gif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3 00:20:02 | 顯示全部樓層
C hing had this Camera?  The photos taken look quite sharp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3 00:32:05 | 顯示全部樓層
睇落效果唔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3 00:45:01 | 顯示全部樓層
內置Wi-Fi 及NFC 功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3 00:54:16 | 顯示全部樓層
very cool & nice camera!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3 01:12:1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3 01:54:22 | 顯示全部樓層
picture quality looks really goo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3 02:01: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dingpong #17 的帖子

手機已經唔係好掂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3 02:47:32 | 顯示全部樓層
我都好想試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9 13: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