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691|回覆: 33

[相機 / 配件推介] 轉載:APS-C旗艦機皇再臨‧Canon EOS 7D Mark II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11-8 02:01: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轉載:APS-C旗艦機皇再臨‧Canon EOS 7D Mark II

mobile01-003233f15e4200e422128a3097a67350.jpg

五年前Canon EOS 7D問世可以說是為Canon立下了全新的里程碑,在當時許多新技術都是首次出現在7D身上,
也因為如此原廠還特別賦予「IMAGE MONSTER」的美名,讓7D的傳奇就此展開!
其實老佳粉絲到現在都還清楚知道7D的的確確是Canon近年來的誠意代表作,
撇開片幅不談其餘性能就現在來看依然毫不遜色,而小編本身就是從7D剛推出就操到現在的老用戶之一,
而這幾年來7D也陪我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役,同時也見證了相機世代的興盛與轉變,
入門DC邊緣化、微單眼的崛起、全片幅的普及化、以及照相手機的威脅,這些戲碼都曾出現在小編眼前,
這正也是我擔任相機編輯日子裡的最好與最壞時光。五年就這樣過去了,
在當時我想任誰也不會料到7D的下一代居然要等五年!5D系列兩次的改朝換代平均也不過才三年,
可想而知玩家究竟盼了多久,當然對7D的後繼機也懷抱更大的期望。

mobile01-2f0dead2f037781640b9e4cd2e5d84ec.jpg

嶄新的Canon EOS 7D Mark II搭載2020萬畫素的APS-C CMOS與雙DIGIC 6的影像處理引擎,
同時以對焦性能著稱,擁有65點全十字對焦點、-3EV的暗部對焦能力、每秒十張高速連拍,
標準感光度提升至ISO 100~16000,加入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系統,在搭配STM鏡頭時能更顯優勢,
另外首度支援1080 60p的錄影格式,除了影片呈現可以更細膩之外,對慢鏡播放也有幫助。
除了上述特色之外,7D2還有許多創新的功能是過去所沒有的,
例如全新EOS iTR自動對焦功能、全新智慧觀景窗、間隔計時器、B快門計時器、而且還首次內建GPS功能,
可以提供用戶們可靠準確的定位資訊,若你想瞭解更多7D2的細節,
那可別錯過本篇的介紹,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Canon EOS 7D Mark II
$12,500 行貨價格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06:35 | 顯示全部樓層
☆ Canon EOS 7D Mark II‧拍攝樣本

mobile01-0c437a635c4ed3c6a10d2ad7c22854e4.jpg

mobile01-2b070a127eb4df5b371a3b35731074e4.jpg

mobile01-3e1d7626f3de505388980c4086494c91.jpg

mobile01-04b887fcab7d1c81be597449a0b6d69e.jpg

mobile01-6e520776567618f151cf25779e080f60.jpg

mobile01-7debabbee3505e23cc6efb81a298c6ca.jpg

mobile01-9e42f77e3300ba99beedc5b49de27ca1.jpg

mobile01-29f3cf4551b89aec71774f07a13b5bd9.jpg

mobile01-31a2a49594588d651d4670e1d6605d8f.jpg

mobile01-36d1a98e751b89900d4c7fea7ba36718.jpg

mobile01-72e79be9e0602906d61a5396ea089c4d.jpg

mobile01-217c785ef5fbbebe07799b5dd22eaa45.jpg

mobile01-465c4261e6db390702a00dd91e4a4916.jpg

mobile01-521e6a23f1eb1134ea06559e6f33b06c.jpg

mobile01-714e084cdacb7bd70846ae3becd4d358.jpg

mobile01-2863e608d2f259d065f5a531a2f456d8.jpg

mobile01-4661f84c2976234b3917550ecb22050e.jpg

mobile01-a30099bda494ba89e102f19c8620f4c0.jpg

mobile01-ab09c33a45933f87ee5d0ec78a2a4519.jpg

mobile01-b5eb38504b116ea023f68da55a1995c4.jpg

mobile01-b06bbfdd152932d0ae1b0eb4b3171a56.jpg

mobile01-bf58074c2b56c6ca862bc1966ab3951d.jpg

mobile01-d5672cd81a3fdea46c33ba0cf2097a5b.jpg

mobile01-e9b6bdd0a9b720d8d3ecbfc63c2c868a.jpg

mobile01-f57ab11da2d9a7b1b190807159e2487b.jpg

mobile01-fd164d2fe4f92315219773b5d36acd7f.jpg

mobile01-99a47c3f060ef52a7668046741fec8aa.jpg

mobile01-d494bc82eb6af6105a91dd414c8192cd.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31:10 | 顯示全部樓層
☆ Canon EOS 7D Mark II‧外觀暨功能介紹

01 (1).jpg
7D2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圓潤」,機身的線條不像7D當時那樣犀利,當然也符合近幾年EOS相機的設計語彙,
7D2機身以堅固且耐用的鎂合金材質所打造,防塵防滴的規格僅次於自家機皇EOS-1D系列,
重點是作業時所搭配的鏡頭也必須要是L鏡才得以相輔相成,最悲劇的是EF-S鏡頭均不支援防塵防滴,
話雖如此原廠還是不建議在雨中使用。

01 (2).jpg
當年7D的1800萬畫素感光元件,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說,絕對稱得上是高畫素,
也因為畫素過高但CMOS製程技術並無大幅提升的狀態下,高ISO的表現不甚理想,
同時這也讓一些打鳥玩家感到兩難的地方;因為7D以對焦性能著稱,高畫素又有利於裁切,
不過快門拉高後伴隨而來的高ISO往往會犧牲掉影像細節,這是最可惜的地方。
全新的7D2搭載一片2020萬畫素的APS-C CMOS,採無縫隙透鏡設計,
內建八個讀寫通道同時擁有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系統,
影像處理引擎則是從雙DIGIC 4跳級來到了雙DIGIC 6;
不知道是否有讀者注意到7D2的畫素與70D同為2020萬,
雖然畫素一樣但原廠有特別強調7D2的感光元件為全新研發,
其實這從標準感光度的範圍也可以看出端倪。

01 (3).jpg
Canon EOS中階以上的機身都沒有內建對焦輔助燈,若是APS-C系統的話則是可以倚賴機頂內閃來執行對焦輔助,
不然圖中那類似小燈的設計主要的功能只是用作倒數自拍的提示。

01 (4).jpg
7D2景深預覽鈕的造型做了改變,應該是參考了5D3的設計,按壓面積不僅變大也更好施力,
採拍攝握姿時無名指就可以直接按壓並執行所屬的功能。

01 (5).jpg
在7D推出以前Canon最常被酸的就是機身不支援「無線閃燈」功能,
也因為如此Canon首度提供以內閃擊發光脈衝訊號來觸發原廠外接式閃燈的功能,
讓一般玩家也能享受離機閃的樂趣,而不一定得購買原廠那高單價的紅外線發射器,
目前紅外線也漸漸淘汰了,無線電收發器是更好的選擇。
這功能後續也下放到三位數以及二位數的EOS相機身上。7D2內閃出力約GN11,
僅有最基本的補光效果,同時還支援防塵、防滴。

01 (6).jpg
在7D銘牌的上方可以看到單聲道的收音裝置,看到這規格還讓我挺意外的,因為連70D都內建立體聲麥克風了,
7D2怎麼還老神在在...好險7D2還另外支援3.5mm麥克風輸入,可自行搭配一般立體聲麥克風或指向性麥克風。

01 (7).jpg
為了這個Mark II的標誌,網路上的合成假照都不知道出現過多少版本了,
相隔五年重新出發Canon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否則不會醞釀那麼久。

01 (8).jpg
7D2的機身尺寸為148.6×112.4×78.2(mm),平均下來與前代差不多,主要就是厚度增加了一些,
也因為這樣握感比過去更好,當時的7D可以說是除了1Ds/1D以外握感最棒的EOS相機了,
跟正夯的5D2相比則是直接完勝;另外有趣的一點是7D與7D2的重量居然一模一樣,淨重820公克,
裝上電池與記憶卡之後的重量為910公克,相信7D2應該只有裝一片CF記憶卡才對。
這次原廠分別綁定了兩顆鏡頭作為7D2的Kit組,首先是過去曾搭配過7D的EF-S 15-85mm f/3.5-5.6 IS USM,
再來是非常超值的旅遊鏡EF-S 18-135mm F3.5-5.6 IS STM,而這顆鏡頭也是本篇實拍照的其中一顆主力鏡,
兩年前推出到現在它的表現依舊是可圈可點。

01 (9).jpg
Canon EOS 7D Mark II + 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這顆鏡頭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的STM步進式STM對焦馬達,
在Live View模式下拍照或錄影都會比傳統USM超音波馬達要來的流暢,前提是機身要支援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系統。

01 (10).jpg
EF-S 17-55mm f/2.8 IS USM從2006年開賣我就入手直到現在,搭配的機身從我最早的350D、40D直到7D都令我非常滿意,
不知不覺這顆鏡頭也即將邁入十年大關,在Sigma推出SIGMA 18-35mm F1.8 DC HSM Art大受歡迎之後,
我還挺期待Canon會端出什麼好料來。但我這顆EF-S 17-55mm f/2.8 IS USM這次在搭配7D2拍攝時,
望遠端似乎有出現移焦的情形,光圈全開拍攝畫質明顯鬆散,這是過去我從未遇到的情形,
但用7D2內建的調焦功能做調整似乎又看不出差異,不知道是不是生病了...有空要送修看看。

01 (11).jpg
以上是握持示範,搭配的是EF-S 17-55mm f/2.8 IS USM大光圈變焦鏡頭,這種組合對女生來說可能會比較吃力。

01 (12).jpg
7D2的機頂配置與自家的中高階機種其實並無明顯的差異,
左邊一律設置曝光模式轉盤、右邊則有獨立鍵用來快速調整參數。

01 (13).jpg
7D當時最讓我遺憾的就是沒有轉盤鎖定裝置,反倒是出現在隔年推出的60D身上,也因為7D當時少了這個設計,
所以在搶一些特別畫面時,難免會不小心誤觸到曝光模式而當下卻沒有察覺,
例如原本計畫用大光圈(Av模式)來作業,沒想到卻意外切換到慢速快門(Tv模式)搭配小光圈來拍攝,
試想那成像與景深的差異會有多明顯。


01 (14).jpg
不僅是7D2也是EOS相機首度加入GPS裝置在機身內部,圖中熱靴前方的就是GPS接收器,
還特別新增了俄羅斯GLONASS與日本QZSS衛星定位系統,讓定位可以更精準。
我想各位跟小編都同樣有疑問,為什麼選擇加入GPS裝置而非更實用的Wi-Fi傳輸裝置呢?
原廠表示因為Wi-Fi比較耗電,且根據調查使用者一旦將Wi-Fi開啟就會忘記關閉...進而消耗不必要的電力,
加上7D2內部的電子元件太過於複雜,貿然加入Wi-Fi也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最終還是將它列為外接配件且內建電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32:34 | 顯示全部樓層
★ 內建GPS接受器 / 電子指南針

01 (15).jpg 01 (16).jpg
7D2的這顆GPS接收器除了可以將經緯度資訊一併記錄到EXIF內容之外,同時還可以紀錄相機所踏過的足跡,
也就是說它支援軌跡記錄功能,可以匯出完整的軌跡檔並透過軟體來顯示軌跡。電子指南針若是開啟,
在荒郊野外時也可以清楚的知道目前所朝的是東南西北那個方位。

01 (17).jpg
當時下午在地熱谷翻拍螢幕的資訊,除了經緯度資訊以外也可以顯示高度,方向因為沒有校正的關係所以未顯示,
奇怪的是時間怎麼不太對...

01 (18).jpg
上圖是前天小編花一個下午的時間騎車從天母走陽明山後山到文化大學→前山公園→地熱谷→北投行義路→
農禪寺→關渡宮→士林雙河公園的完整路線,完全是逼死人的拍照路線,
「騎車、停車、脫帽、邊走邊拍、戴帽、上車」以上就是我每次外出要做的事情,
只不過這次因為可以拍照以及寫稿的時間都已經被壓縮到極限了,
本篇文章若有不週求之處也請見諒,小編已盡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38:48 | 顯示全部樓層
★ 三吋104萬點液晶螢幕 / 100%視野率、1.0X放大倍率

01 (19).jpg
Canon目前將EOS全幅以及APS-C的機身等級劃分的很清楚,70D、6D基本上採用相同的機身架構,
按鍵、轉盤的陳列方式與操作介面都相同。5D3則是延續專業機應有的設計同時加入7D部分元素,
其實早在40D那個時代,機頂螢幕上的按鍵數量及功能就跟7D一模一樣,
跟70D相比就是多了白平衡、以及閃燈曝光補償可以快速調整。
機頂轉盤上方的M-Fn按鍵在7D身上最主要是用來切換自動對焦模式,現在7D2因為機背多了獨立撥桿,
所以M-Fn可以依照自己需求,自訂為其它功能。

01 (20).jpg
7D2的螢幕尺寸與過去同樣是三吋,不過像素從92萬提升至104萬,且內建亮度偵測裝置,
可依照環境光的強弱自行控制螢幕的亮度。

01 (21).jpg
當年7D的光學觀景窗規格可說是誠意十足,新款的7D2則是維持了這項優勢,採用全新的五稜鏡設計,
視野率來到100%、放大倍率為1.0x,同時採用可換式的對焦屏結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40:42 | 顯示全部樓層
★ 全新光學觀景窗設計 / 可顯示各種拍攝所需的參數

01 (21A).gif 01 (22).jpg
7D當時在光學觀景窗內加入觀景器格線這功能,我自己覺得非常的實用,
尤其在抓風景或建築水平時更顯得這功能的重要性;現在7D2不僅可顯示觀景器格線,
還可以顯示水平儀以及當下的機身參數設定,就連警告的項目也可以自訂,真是非常的人性化。

01 (23).jpg
上圖就是觀景窗內的實際畫面,除了黑底綠字的基本顯示以外,
像是當前的曝光模式、白平衡設定、快門釋放模式、對焦模式、測光模式...等等,
都會直接顯示在構圖視窗的下方,熟悉機身上的按鍵及轉盤位置後,
調整參數眼睛就再也不需要離開觀景窗了,操作起來就如同電子觀景窗一樣的便利,
也可以避免錯過精彩畫面。

01 (24).jpg
7D2機背左列的按鍵,看上去就跟5D3一模一樣啊!但說實話我到現在還是很不習慣「放大鏡」這功能,
我還是比較熟悉機背右上鍵的「放大/縮小」方式,
因為光靠右手就可以完成「播放(自訂SET)、檢視、放大/縮小」這三個步驟。

01 (25).jpg 01 (26).jpg
以上是INFO鍵與RATE鍵分別支援的功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42:03 | 顯示全部樓層
★ 首創「自動對焦區域選擇控制桿」

01 (27).jpg
機背新增的對焦區域選擇鈕操作起來很直覺,因為整合在小撥桿上,不需像以前必須透過機頂的M-Fn按鍵調整,
但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具小撥桿只有單向設計並沒有返回的功能,這樣一來與M-Fn的操作方式比較起來似乎佔不到便宜。
這次的自動對焦區域模式多達七種,指定完成後可以再透過那具八項小搖桿來微調對焦點的位置;
之前一直有購入6D的念頭,但就是因為它取消小搖桿,所以我轉而購入5D一代,光線足夠時拍起來還是嚇嚇叫。

01 (28).jpg 01 (29).jpg
(左圖)自動對焦區御選擇方法,我會建議成為「主轉盤」,
這樣一來就可以直接操作機背的「自動對焦區域選擇控制桿」來快速改變對焦區域。
(右圖)自動對焦點與相機握持方連結的功能最早就是出現在7D身上,起先會覺得很方便,
尤其是拍攝人像的時候水平與垂直構圖所使用的對焦點位置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但有在拍人像的朋友應該也都知道,相機不太可能永遠拿水平或垂直,總會有變化的時候,
明明垂直構圖但機身稍微一傾斜,系統可能就會誤判成水平構圖,這時對焦點就會跑掉,
調回來的時候可能又偵測回到垂直構圖,最後我會選擇捨棄這功能不用正是這個原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43:24 | 顯示全部樓層
★ 機背轉盤支援「靜音控制」

01 (30).jpg
眼尖的你應該有發現7D2機背轉盤的小秘密吧!為什麼要在轉盤上做止滑槽呢?
因為7D2跟EOS -1D X、5D3一樣都支援「靜音控制」,在錄影模式中可以輕觸轉盤的方式,
直接控制光圈、快門甚至是感光度的大小,不用擔心指令轉盤在調整時所發出的聲音會影響收音。

01 (30A).gif 01 (31).jpg
機身上上下下共有11個項目可以自訂相關功能,另外多功能鎖我覺得最需要的就是鎖住機背轉盤就夠了,
因為轉盤面積大所以手一滑或是磨到外套,參數就比較容易跑掉。

01 (32).jpg
機身右側可以看到大面積包覆的止滑蒙皮,從握把包覆到記憶卡插槽的外蓋上,
這對握持手感也會有幫助,因為這樣使掌心也可以緊貼在握把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44:26 | 顯示全部樓層
★ 支援CF(UDMA 7)+SD(SDXC UHS-I)雙插卡

01 (33).jpg
終於啊!7D2終於如願加入了雙插卡規格而且還是CF+SD,這讓一些職業攝影師或Pro級的玩家更可以善用手邊的儲存裝置,
可以同時儲存或是分批儲存到兩片記憶卡上。
7D2的儲存媒體有支援到SDXC大容量記憶卡且對應UHS-I高速傳輸,CF則是對應到UDMA 7。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45:40 | 顯示全部樓層
★ 內建USB 3.0傳輸端子

01 (34).jpg
7D2的外接端子非常的豐富,包括3.5mm麥克風插槽、3.5mm同步監聽孔、閃燈同步線、
電子快門線、Mini HDMI輸出埠、USB 3.0傳輸介面,其中USB 3.0傳輸介面真的很實用,
因為我自己只有USB 2.0的讀卡機,一次要傳上千張的RAW+JPG檔卻一直當掉,
後來直接用USB 3.0傳輸線把電腦跟7D2做連結,沒過一會兒就傳完了,真的很方便。

01 (35).jpg
中階以上的EOS相機一定都是日本製造,被定位在專業級的7D2那更不用說啦!

01 (36).jpg
7D2搭配的鋰電池型號為LP-E6N,相容於使用LP-E6的相機,容量比過去多了65mAh,
但是續航力卻輸了7D多達200張,7D搭配LP-E6在CIPA的測試標準之下可拍攝1000張,
7D2搭配LP-E6N在CIPA的測試標準之下只能拍攝800張,這還滿讓我訝異的,
是DIGIC 6比較耗電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46:52 | 顯示全部樓層
★ 支援三種RAW尺寸 / 新增變形校正功能

01 (37).jpg 01 (38).jpg
不曉得各位記不記得首款支援三種RAW尺寸的EOS相機是哪一台?登楞!答案就是7D啦!
五年前的7D就支援了這項便利的功能,讓我在採訪時可以選用(M)RAW或(S)RAW,
不佔記憶卡空間的同時還可以保有RAW檔的後製彈性,70D以上等級的EOS相機均支援。
鏡頭像差校正這功能已經行之有年,但7D2這次除了周邊亮度校正與色差校正之外,
還新增「變形校正」功能在內,不需要事後再手動套用RAW處理的變形控制功能,
或是事後將RAW匯入DPP或LR來抑制變形失真;現在止需要將該功能「啟用」,
拍JPG檔也可以直接進行校正,但「變形校正」這功能每換一顆鏡頭就必須手動開啟一次,
它並不會自動存為預設值,所以有些用18-135mm STM拍的照片都沒校正到...

01 (39).jpg
▲變形校正「關」/ JPG直出 / 18-135mm STM(18mm):
搭配的鏡頭是18-135mm STM的18mm廣角端,可以看到廣角端的桶狀變形非常明顯。

01 (40).jpg
▲變形校正「開」/ JPG直出 / 18-135mm STM(18mm):
校正功能開啟後,邊緣的桶狀變形似乎也消失殆盡,真是感動啊!
這功能N家不論是DC或DSLR早就有了,Canon現在才加入手腳是真的有點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47:53 | 顯示全部樓層
★ 自動白平衡的特性

01 (41).jpg 01 (42).jpg
這次測試7D2最讓我不習慣的就是自動白平衡不像以前那樣聰明,不論是拍攝室內或室外場景,
照片跟肉眼所見的色調總有不小的差距在,容易犧牲掉應有的氣氛,例如夕陽西下用AWB拍出來卻會偏藍,
室內鎢絲燈光源下不論是自動或手動選擇白平衡都還是會明顯的偏黃,
最終就只能「自定義白平衡」或拍RAW事後編輯才能解決,以下是簡單的範例給各位參考。

01 (43).jpg
▲自動白平衡:現在這個季節的光線角度都比較低,尤其是午後兩、三點就感覺得出來了,
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充滿暖調色溫的光線,上圖的拍攝地點位於北投地熱谷,
當下用自動白平衡怎麼都拍不出我要的感覺,重點是跟肉眼所見的差距不小,
所以我選擇手動選擇白平衡,請接著看下去。

01 (44).jpg
▲手動白平衡(陰影):「陰影」應該是所有白平衡選項中拍出來色調最「暖」的,
而上圖的結果才是符合我當下肉眼所見的畫面,各位可以比較看看,這張是不是比較吸引人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48:53 | 顯示全部樓層
★ 相片風格 / Picture Style

01 (44A).gif 01 (45).jpg
相片風格中讓我比較感到興趣的是「自動」,相機會自動調整色調以配合場景,例如風景或是人像,
機身會自動偵測給予適當的色調;同時有銳利度、對比度、飽和度...這些可以微調。
但我在拍攝本篇的樣本時,多數都是套用標準的相片風格,我個人還是比較習慣這種設定,
拍什麼主題都不致於差太多,如需後製的話空間也夠,但還是要分享一下使用心得,
那就是7D2標準風格下的對比及飽和度似乎比7D、70D還要強。

01 (46).jpg
以上是人像加上風景的拍攝結果,若對相片風格毫無頭緒的話,就設為「標準」來拍照吧,
但7D2預設的標準風格用來拍人像我覺得有點過豔,對比度也稍高了些,建議可以-1對比度或-1飽和度來作業,
若可以後製的話,我會優先用中性風格來拍,提高3~5級銳利度、1級的飽和度或對比度即可,要後製也比較容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51:40 | 顯示全部樓層
★ 65點全十字自動對焦點 / 七種自動對焦區域 / 每秒10張連拍

01 (47).jpg 01 (48).jpg
過去EOS-1D X與5D3的61顆自動對焦點(41顆為十字型)就已經夠誇張了,但沒想到7D2更猛!
直接賦予65點全十字自動對焦點,完全是把對焦性能視為「        No.1」的機種,
另外除了過去六種自動對焦區域以外,還增加「區域自動對焦(9組)」模式,
讓使用者更有彈性的去選擇和是的對焦區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上圖顯示的自動對焦模式分別為:單點重點自動對焦、單點自動對焦、自動對焦點擴展、
自動對焦點擴展(周圍的對焦點)、區域自動對焦(9組)、大型區域自動對焦(3組)、
65點自動選擇自動對焦。


01 (49).jpg 01 (49A).gif
7D2的快門時滯只有0.055秒,可進行高速連拍1090張的JPG檔或是31張的RAW檔,
每秒最高可拍攝10張RAW+JPG靜態照片,雖然與EOS-1D X有一小段差距,
但畢竟兩者價格也差了10幾萬,應該就沒啥好計較了,預算夠銀彈足的朋友不用說一定是直接衝EOS-1D X,
7D2另外有個特別的靜音連拍功能,最多每秒可以拍攝4張,用來拍攝小動物或熟睡中的小朋友都很實用,
可以大幅降低反光鏡的升降聲響,接著可以看看影片中各種快門聲的示範。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Canon 7D Mark II】單張拍攝、10fps連拍、靜音拍攝、靜音連拍示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53:19 | 顯示全部樓層
★ EOS iTR 智慧追蹤識別對焦

01 (50).jpg 01 (51).jpg
EOS iTR 智慧追蹤識別對焦這功能過去就曾出現在EOS-1D X身上,開啟後畫面會針對臉部去追蹤,
簡單的說就是追蹤人臉為優先,若畫面中沒有人像的話會選擇去追蹤顏色,這功能是我第一次嘗試,
準確度頗高有點向是Live View模式下的人臉辨識功能,以下試拍攝範例,給各位參考。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拍攝當下我用的是EF-S 17-55mm f/2.8 IS USM,誠如我前面所說的,拿到機器最先拍的題材就是人像,
拍完進電腦挑圖後才發現這顆鏡頭怎麼怪怪的,明明有對到焦但拍出來的畫質卻略顯鬆散,
根本還輸給18-135mm STM;我請MD從遠方直線朝鏡頭走,
觀景窗看到的畫面就是好幾顆對焦點不停在臉上跑,辨識度非常的高。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56:50 | 顯示全部樓層
★ AI SERVO伺服器連續自動對焦 + 每秒十張連拍

01 (52).jpg
常在使用搖鏡拍攝的用戶應該都知道這個時候對焦點的數量並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中央點的對焦能力,
還有機身軀動鏡頭的馬達夠不夠力,因為多年來也常常跟車線編輯外出拍車,
該怎麼拍才準才有效率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利用中央對焦點對準車牌,
然後「連續自動對焦+高速連拍」開下去就對了。當然每秒連拍的張數越高,成功率自然也會更高,
就是用照片量來換取成功率;若是搖鏡又想要營造流動感的話,快門至少也要降到1/100s以下才有效果,
車版同事愛用的快門速度是1/60s,如果有中的話那速度感就會很明顯,就如同上圖的範例,
只可惜合焦的位子在車靴上orz。


| 單點連續追焦A |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附加壓縮檔: 單點連續追焦A。各位可以下載原圖來看,車牌的清晰度如何,
車子過灣的速度並不慢,但可以說是張張準焦。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Canon 7D Mark II】單點連續追焦A(側拍)


| 單點連續追焦B |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附加壓縮檔: 單點連續追焦B。下山的車速比平地更快一些,我用1/500s去拍,
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手震而影響參考價值。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Canon 7D Mark II】單點連續追焦B(側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58:15 | 顯示全部樓層
★ 「-3EV」的暗部對焦能力

01 (53).jpg
其實-3EV的暗部對焦能力實在很難去表現,小編索性找了小惡魔總部的樓梯間,
各位可以看到當下我錄影所需要的曝光值為f/1.8、1/60s、ISO 12800,應該不難想像當時的光線有多麼微弱吧!
我目的就是要對焦在畫面中的BAPE公仔,原本我是用18-135mm STM那顆鏡頭,
但它最大光圈只有f/3.5無法發揮7D2應有的對焦性能,所以我又搬出了EF-S 17-55mm f/2.8 IS USM來應戰,
以下有對焦時的影片可以參考,真的很難對但最終還是成功了!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從側錄我就一直半按快門對焦,由於現場實在太過陰暗就連肉眼看也很吃力,所以一開始都直處於迷焦狀態,
但後來情況有漸漸好轉,有連續幾次都有對焦成功,以下是手持拍攝晃動比較小的範例。

01 (54).jpg
▲極暗環境下拍攝:f/2.8、1/6s、ISO 16000、55m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2:59:24 | 顯示全部樓層
★ Live View的自動對焦表現

01 (55).jpg 01 (56).jpg
7D2在Live View模式下的自動對焦速度我覺得跟70D相差無幾,
但要記得「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得要搭配STM鏡頭才能發揮它的優勢唷!
還有那個「曝光模擬」功能我會建議關閉,因為under或over的曝光參數都會影響取景的畫面。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Canon 7D Mark II】Live View模式下自動對焦示範(EF S 18 135mm ST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3: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 7D2 / 70D / 6D 各級感光度的表現

01 (57).jpg 01 (58).jpg

01 (59).jpg 01 (60).jpg
7D2的原生感光度是ISO 100~16000,70D則是ISO 100~12800,6D則是ISO 100~25600。
7D2另可擴展至ISO 51200;貼心的自動ISO範圍,在搭配最低快門速度使用時,
可以避免不小心使用到過高的ISO值,還可以維持一定的快門速度,藉此抑制手震的情形發生。
最後那「長時間曝光消除雜訊功能」在測試時我將它設為關閉,
「高ISO感光度消除雜訊功能」我平常是設在標準。


▼測試環境:微光室內、手動曝光(同光圈大小、快門值)、手動對焦、Picture Control:
標準、高感光度消除雜訊:標準、長時間曝光雜訊消除:關閉、上腳架、倒數計時拍攝。


Canon EOS 7D Mark II:「7D Mark II」
Canon EOS 70D:「70D」
Canon EOS 6D:「6D」


01 (61).jpg
三機在測試時都是開啟Live View自動對焦,然後再切為MF,基本上7D2與70D從ISO 6400開始分出勝負,
70D的雜點明顯比較多,6D則是勝之不武XD,感光度到ISO 12800還那麼乾淨,堪用值來到ISO 25600;
至於本篇的主角7D2,高感光度在ISO 6400都還可以接受,整體表現比70D要好一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3: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 多重曝光

01 (62).jpg 01 (63).jpg
使用多重曝光時我建議以「疊加」方式進行拍攝,因為效果跟底片相機的重曝相似,
且重曝的次數最多可來到九次,不過我個人還是建議最多重曝2~3次點到為止即可,
不然根本看不出來畫面內容到底是什麼。

01 (64).jpg
多重曝光控制:比較(亮)。

01 (65).jpg
多重曝光控制:平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9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