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455|回覆: 7

功夫皇帝李連傑的銀幕傳奇

[複製鏈接]
簽到
214
發表於 2008-4-11 15:14: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中國功夫電影史上,被公認為開創一種功夫片類型,無可取代的人物,總共只有三位。一位是以四布半電影風靡全球,並在英語詞典中永久地留下KUNGFU這個詞匯的偉大香港票房神話的成龍大哥;還有一位,就是李連傑。  與兩位前輩相比,李連傑對功夫電影最大的貢獻就在於,他通過銀幕向觀眾展示了中華武術優雅、和諧、圓融之美,最大限度地傳遞了功夫中蘊涵的東方式哲學精神。同時,李連傑以其獨有的沉靜而清澈的氣質成為中國古典俠士的理想代言人,通過無數令人難忘的角色形象造就了武俠迷心目中策馬江湖的夢中傳奇。
  千古文人俠客夢。小說的世界裡,我們有古龍金庸;而光影的時空中,我們有李連傑。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幼時李連傑

  李連傑和他的武術
  與甄子丹對自己“精通武術的電影人”定位不同,李連傑一直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個“武術人”,其次才是“電影演員”,可見他對武術的深愛。必須要了解的一個事實是,李連傑武術的根基來自新中國推廣確立的武術套路競賽,而這種競賽類型的終極目的便是挑戰自身極限與展示武術之美,而不是技擊格斗。在這一領域裡,從12歲到16歲,李連傑蟬聯了5屆全國武術比賽全能冠軍。
  與李小龍或者甄子丹不同,李連傑的成長環境是純東方的,而東方文化本身與西方文化精神的開放性與探索性相比,其特點在於圓融與和諧,這使李連傑的武術追求有別於上述2人。李小龍和甄子丹對技擊格斗的重視並非好勇斗狠,而是由於他們的文化根基需要通過別人、通過外在的事實來不斷求證自身;而李連傑的東方思維則讓他不斷向內心深處追尋,通過對自己的不斷超越來達到內心的平衡和與環境的和諧。“止戈為武”,但尷尬的是,這一涵義依舊建立在功夫的威懾力上。然而武術的內涵並不僅僅在於將別人擊倒,當你把它作為一門藝術、一種文化、一項修為,一條完善自己的道路的時候,你將豁然開朗。

李連傑電影的八個剖面

  功夫篇

  武術神韻——《太極張三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太極張三豐》中的李連傑


  想領會李連傑電影中的武術神韻,《太極張三豐》是一部必看的電影。功夫電影史上,專門表現太極拳的電影並不算少。最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查瑞龍、梁賽珍主演的《太極標》;1974年,如日中天的邵氏公司也曾出品過鮑學禮導演的《太極拳》;80年代,香港和大陸又分別拍攝過《笑太極》和《太極神功》,前者是袁和平[/url]與甄子丹的首部合作作品,也是甄的出道之作;而後者是以大陸武術運動員+陳家溝太極拳正統傳人為班底,將太極拳表現得最為原汁原味的一部電影。但這一題材電影中影響力最大的,還要數拍攝於1993年的《太極張三豐》。
  90年代初是香港功夫電影的變革期,以徐克為代表的新浪潮電影導演改變了80年代功夫類型片相對單一的江湖仇殺模式,將家國、人生等更為宏大的主題引入電影,同時在動作設計上也大量運用威亞等特效手段,創造出了更加貼近觀眾夢想中的武俠世界的新派功夫武俠電影。《太極張三豐》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劇情上,《太極張三豐》是一部優點和缺點都相當突出的電影。它有點俗套的劇情和有點幼稚的台詞都讓挑剔的觀眾有點忍俊不禁,但君寶和天寶這兩個角色給人印象極深,兩種性格、兩種生存方式,從同舟共濟到反目成仇,影片傳達出的樸素的人生態度同樣令人思考。而與沉重的主題水乳交融的幽默、諧趣元素無處不在,體現了那個時期典型香港電影的特色——商業化,卻充滿了樂觀蓬勃的草根味道,讓人從心底生出親切感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李連傑在其中對太極拳的表現。太極拳是個不太容易在銀幕上表現的拳種,但其中包涵的最具東方哲學意味的精神又吸引無數導演去一再嘗試。70年代邵氏的太極拳由於缺乏專業人才,在拳意的表現上完全失敗。袁、甄搭檔的《笑太極》基本沒有脫出80年代的諧趣功夫片類型窠臼。而大陸的《太極神功》盡管原汁原味,卻由於過於寫實而缺乏電影中功夫應有的觀賞性。而在《太極張三豐》中,袁和平以李連傑瀟灑飄逸的武術功底為基礎,通過適度誇張,用寫意的方式將太極拳表現得極具神采。其中水缸、皮球、不倒翁等道具的運用,淺顯而又形象地表現了太極技擊原理,令觀眾興味盎然,欲罷不能。
  精彩定格:張三豐在林中演練太極拳,《隨緣》音樂止處,漫天飛舞的黃葉緩緩飄落,收勢中的李連傑氣定神凝,恍似天人合一。

  巔峰搏擊--《精武英雄》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精武英雄李連傑


  如果說在李連傑的電影中,最傳神地表現了武術韻味的是《太極張三豐》,那麼最完美地表現出搏擊精神的就是《精武英雄》了。
  1994年拍攝的《精武英雄》,故事是翻拍李小龍的《精武門》,然而在內核上卻表達了與《精武門》截然不同的主題。與《精武門》中傳遞的單純的民族矛盾與國人尊嚴不同,它的劇情承載了導演陳嘉上對中日民族歷史關系的思考;承載了袁和平對李小龍截拳道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更承載了李連傑對武術作為一種格斗技能蘊涵的哲學內核的探詢。作為一部娛樂為主的功夫電影,它想表達的主題未免過深過多,以至沒有答案——這也是本片在功夫片迷中爭議極大的原因。一方面,李小龍版《精武門》的鐵桿FANS對其“歪曲”原作精神頗多詬病,另一方面,更多的功夫迷又為其比原作更高的視角和更寬的心胸傾倒。而無可置疑的是,本片的動作設計是袁和平與李連傑合作的頂峰。
  如果說,李小龍表現的是“搏擊之威”,成龍表現的是“搏擊之巧”,那麼李連傑表現的便是“搏擊之美”。作為向李小龍致敬的電影作品,李連傑用與李小龍絕不相同的方式,捨棄了截拳道之“形”,卻把握了截拳道之“意”。無論是面對霍廷恩的嚴謹平實,還是面對船越文夫的穩健老辣,抑或是面對籐田剛的剛猛霸道,李連傑都以充滿層次感的精准動作為觀眾呈上了答案——絕無花俏多余的動作,最短的距離,最快的出手,最出其不意的角度,最迅捷有效的攻擊,最自由開闊、絕不墨守成規的胸懷……李連傑精確而完美地表達了袁和平心目中的李小龍截拳道精神,為功夫電影貢獻了一個永載史冊的視覺奇觀。而電影通過船越之口說出的“武術是人不斷提高自身修為的過程,要想達到這個境界,你就必須了解宇宙蒼生”,顯然貫注了李連傑對武術的深入思考,也成為了許多功夫愛好者們一句須臾不離口的格言。
  精彩定格:在與霍廷恩的對決中,陳真將步法改變為拳擊中的滑步,“飄浮如粉蝶,沖刺若黃蜂”,給了墨守成規的霍廷恩一次深刻的打擊。

偶像篇

  危險情人--《中南海保鏢》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中南海保鏢


  在功夫片明星中,李連傑屬於典型的“男女通殺”類型。據某個非官方統計,李連傑女性粉絲的最愛不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黃飛鴻》,也不是從頭到尾打得酣暢淋漓的《精武英雄》,而是《中南海保鏢》。
  曾有海外女影迷總結,李連傑的迷人之處,在於“可愛的東方式明亮笑容與凌厲狠酷的身手之間的落差”。這是女性獨有的敏銳視角,也從一個側面解釋了《中南海保鏢》受女性青睞的原因。片中,許正陽擁有神秘的背景、酷帥的身手、英俊的外型、穩重的個性、沉默寡言卻又不時流露出可愛的表情,再加上最後“誓死也要擋在愛人身前”的決絕,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令萬千多情女影迷傾倒呢?
  與李連傑其他電影相比,這部電影的槍戰較多。雖然開槍並非李連傑專長,但槍戰戲無疑加強了電影的節奏感與時|感,極好地滿足了觀眾“英雄美人”的觀影心態。與倪星在充滿煤氣的廚房中對決是片中的重頭動作戲,雖然從格斗設計上算不得李連傑電影中的上品,但氣氛渲染卻格外出色,倪星七分張揚狠辣+三分邪氣的動作風格與李連傑的迅捷沉穩對比鮮明,緊張與危險的情緒幾乎溢出屏幕,很好地彌補了動作本身的不足,使這段格斗戲成為了李連傑電影中的經典場景之一。
  當然,最煽情的段落還是結尾處許正陽的“擋子彈”鏡頭。誰還顧得上去考慮子彈從槍口出來到接觸人身體的時間夠不夠幾個人心理斗爭擋過來又擋回去呢,一部時裝拳腳片裡生生搞出個“子彈時間”來又怎麼樣呢?“危險到來時,我用我的生命保護你”——這種安全感,女人們幾輩子修來啊。何況,這個男人還這麼帥!
  精彩定格:許正陽捂著被三稜軍刺穿透的肩膀,痛苦而堅決地擋在楊倩兒身前。

  超酷老爸--《新少林五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新少林五祖》


  李連傑所有的古裝角色中覺得哪一個造型最帥?個人的看法是《新少林五祖》中的洪熙官,電影開始不久,洪熙官“殺死”馬寧兒之後有一個虛步抽槍、低眉垂首的亮相——雖然這個POSE頗有搞笑之嫌疑,可是凝神細看,李連傑蓄著香港電影中自張徹之後就絕少見到的“蓄發留辯”式改良版清裝發型(剃前發的清代發式一向是女性觀眾的審美大忌),雙眉斜飛入鬢,再加上一襲白衣,一桿銀槍,在往日清朗純淨的氣質中又揉進了些狠酷決絕,活脫一位白馬王子形象。
  《新少林五祖》作為王晶導演作品,邵氏原作《少林五祖》的慘烈悲壯在此蕩然無存,代之以一貫的娛樂至上口味。朱小倩、紅豆母女的古怪精靈,馬大善誇張到可愛的自私奸詐,紙老虎一樣的天地會和陳近南,無不充斥著顛覆和調侃的噱頭,而李連傑正直而略嫌古板的氣質便被反襯得尤其突兀好笑,與另一部王晶導演的《鐵雞斗蜈蚣》如出一轍。但盡管如此,李連傑的正直依然有說服力,並且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沖淡著整部電影的市井氣,可見那句“我妖氣凜然,正氣不侵”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本片的武打設計與電影風格一致,道具及特效的運用令人眼花繚亂,娛樂性極強。但若說最大的亮點,還要數李連傑和童星謝苗的“父子檔”,尤其是謝苗的少年老成,“酷”到飛起的表情和做派,簡直讓人恨不得鑽進銀幕去捏捏。此後,兩人再次合作的《赤子威龍》依舊經典,謝苗也因這兩部電影有了個“李連傑招牌兒子”的綽號。
  精彩定格:熙官、文定父子大戰馬寧兒,謝苗站在李連傑肩膀上“雙槍合璧”。

[ 本帖最後由 ANDY1860 於 2008-4-11 15:15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8-4-11 15:14:35 | 顯示全部樓層
情懷篇

  自強不息--《黃飛鴻》系列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連傑版黃飛鴻


  李連傑曾在其“武術電影收山之作”《霍元甲》中,帶領人們在銀幕上鏗鏘有力地喊出“自強不息”的口號,但要論真正表達了“自強不息”精神的電影,卻非徐克的《黃飛鴻》系列莫屬。
  《黃飛鴻》系列電影是真正胸懷天下的文人俠者情懷。在黃師傅、十三姨及一眾弟子的傳奇故事背後,折射的卻是以20世紀初苦難當頭的中國為隱喻的對國人精神家園的憂患與理想。黃飛鴻縱然宅心仁厚、胸懷寬廣、武功蓋世兼少年英俊,卻並非完人。他在面對這樣一個貧弱的故國,面對西方文明與槍袍同時呼嘯而來的時候,有著和一切中國知識分子相同的迷茫。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一時一地的勝利終究改變不了歷史的命運。黃師傅愈是英明神武,愈是印證出一介布衣在整個家國危難時吶喊聲音的微不足道。然而盡管如此,徐克依舊毫無保留地對其投入了全部的熱情。沒有哪部武俠電影能像《黃飛鴻》一樣表達出如此強烈的對國家民族的愛,對東西方文明碰撞的反思,對為國為民灑盡熱血的先行者的敬仰,對愚昧民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批判。黃飛鴻成為英雄,不在於他的武功才學,而在於一種開放求索的心態,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在於無論身處什麼樣的逆境中也能夠充滿希望地堅持的品格。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直到今天,依然是支撐著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梁。
  《黃飛鴻》之於李連傑也幾乎與它之於中國武俠電影一樣重要。在此之前,年輕的李連傑在電影中的角色一直不脫稚氣可愛的“功夫小子”類型,而徐克卻發掘出了他氣質中古典、正直、清澈坦蕩的一面,在而立之年的黃飛鴻身上寄托了“少年中國”的夢想。而李連傑也憑借這一角色拓寬了戲路,從而確立了自己在功夫電影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這一系列電影的動作設計也是同類電影中的典范。作為功夫類型片,其武打場面所占的比例相對並不很大,但賦予每個角色的動作風格卻都與其身份性格極為契合。梁寬的靈活趣致、嚴振東的剛猛狠蠻、納蘭元述的凌厲霸道、鬼腳七前期的詭異狂野和後期的奇巧穩健等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李連傑以尚輕年紀卻表現出嚴謹大度、中正優雅的宗師氣度,實在不能不讓人歎為觀止。值得一提的是,《黃飛鴻》系列電影的武術指導曾由袁祥仁、袁和平、元彬、洪金寶等人輪流擔任,但最後表現出來的風格卻差異不大,可見影片導演對動作風格的整體把握是至關重要的。
  精彩定格:窄巷中,黃飛鴻在與納蘭元述的對峙中問梁寬,現在什麼時辰?梁寬抬頭看了看,答道,雖然我還不懂得看表,但是天快亮了。

 隱者情懷--《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東方不敗》


  身為中國人,我們得感謝偉大先人留給我們可供選擇的多種哲學和意識形態。孔子他老人家曾經曰過:“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一命題給了千古文人“獨善其身”和“兼濟天下”兩種選擇,於是,或進或退,都可以成為人們理想主義的寄托。如果說,《黃飛鴻》表達了傳統精神中剛健有為、入世進取的一面,那麼《笑傲江湖》就是另一面——在混濁、曖昧、充滿蠅營狗苟、爭斗權謀的現實世界中不同流,不妥協,執著地尋找美好的心靈家園,這種精神,我們同樣可以稱之為“勇士”。
  在《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我們看到一群少年,青衫載酒,以長劍為釬,一邊烤著打來的野味,一邊神往地談論著宛若桃源的“牛背山”。然而,“退出江湖”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從此處到彼處的過程,任我行的一句“人心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道盡了世間無奈,而瀟灑疏狂如令狐沖,也不得不目睹著身邊曾經美好、珍貴的一切不斷失去,再失去。
  但《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畢竟還是一部武俠電影,徐克的童心未泯和程小東的天馬行空讓電影充滿了浪漫奇瑰的想象,挑戰觀眾想象極限的動作設計讓人目不暇接,惟有大呼過癮。這不免沖淡了本片的主題,但又有什麼關系呢,有李連傑令人驚歎的獨孤九劍,有林青霞在樹梢上面具飛落的驚鴻一瞥,有令狐沖與不知身份的東方不敗在夜色中“飛翔”的究極浪漫,還有東方不敗最後跌落懸崖那一抹淒艷決絕的鮮紅……整部電影如詩如夢,奇美絕倫。而東方不敗吟過的那首“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王圖霸業笑談中,不勝人間一唱醉。”也成為了電影本身的最佳注腳,口口相傳在擁有著武俠夢想的觀眾之間。
  精彩定格:令狐沖擁著不知身份的東方不敗“飛翔”在夜色中的竹梢頂端,那一刻的自由與浪漫足以永恆。

  心路篇

  雛鳳凌空--《少林寺》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少林寺》


  1982年,一個17歲的武術運動員被著名導演張鑫炎相中,出演了香港中原電影公司的影片《少林寺》中的主角覺遠和尚,從此,這位少年如雛鳳凌空,開創了功夫武俠電影的整整一個時代。
  關於《少林寺》一片用不著說太多,早已成為一代人的童年回憶。這部香港電影界與中國武術界首次合作的影片是那個時代的傳奇——它第一次讓香港功夫片影迷欣賞到中國武術的優雅和精准的力度,開創了功夫視覺效果的新天地;它第一次讓大陸觀眾領略到功夫電影的神奇魅力,並在今後近10年的時間裡成為大陸武打類型片的模版,被無數次仿效;它在中國造成萬人空巷的局面,以當時一毛的票價,累計票房高達一億;它在世界范圍的轟動效應導致了當時許多青少年逃出學校,專程跑到少林寺去追逐自己的武術夢想(其中就包括了如今憑借《士兵突擊》中“許三多”一角紅遍全國的王寶強同學)。
  其實以今天觀眾挑剔的眼光來看,《少林寺》的劇情仍然未脫學藝復仇、懲惡揚善的套路。但選擇嵩山少林寺實景拍攝,瑰麗的山川勝景在當時看慣片場布景的觀眾眼裡不啻於一次震撼和洗禮。幾乎整個北京武術隊與諸多武術重量級人物,如於承惠、於海、胡堅強、計春華等人的加盟參演,使在當時幾乎沒有什麼特效手段條件下的武術動作表現力幾至巔峰,可謂前無古人,後也不太可能有來者。而李連傑俊美的面容、陽光的笑容和令人驚艷的身手,更是令“覺遠”這個角色永載電影史冊,成為那個時代裡不滅的功夫傳奇。
  精彩定格:覺遠的醉棍對決王仁則的醉劍,張馳有度,美感十足。

  止戈為武--《霍元甲》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霍元甲》


  從《少林寺》到《霍元甲》,時間已整整過去了25年,當年青春無匹的少年已成為沉穩淡定的中年人。李連傑說《霍元甲》是他本人的寫照,那麼以這部電影為“心路篇”做結,似乎也是件理所當然的事。
  說《霍元甲》是李連傑最重要的作品,從根本上說是他本人對電影的控制。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都只不過是協助他完成他的想法而已。《霍元甲》的故事很簡單也很直白,講的就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從一味好勝、爭勇斗狠,終於為家人惹來殺身之禍,而後經過痛苦掙扎,終於領悟到“止戈為武、仁者無敵”境界的故事。與《黃飛鴻》的宏大格局完全不同,《霍元甲》雖然也將時間放在了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中國的背景下,但整個電影卻並沒有將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擺在主要位置,而更多地去關注了個人如何面對自己這一主題上,重點描述了以仁愛化去暴戾之氣的過程。影片用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說了一個很淺卻很實在的道理。它並沒有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就如一個朋友一樣,把他經歷過的事情和教訓告訴你,讓你不要去犯同樣的錯誤。足夠真誠,真誠得讓人心生敬意。
  在影片故事轉折的地方,有一個霍元甲幫助當地老鄉插秧的情節。風吹過來的時候,所有人都長身而立,閉上眼睛,對面竹林隨風起伏,場景宛如一種宗教儀式。說實話這個場面設置有點傻,但身處其中的時候,卻仿佛真的體會到了那種清風透體的空靈感覺。
  本片的武打設計方面也是袁、李合作中的上品。李連傑的身手雖已不如巔峰時期的靈活矯健,卻在歲月中沉澱出了更加內斂、凝重、圓融的氣度,片頭和片尾兩小段套路的演練仿佛一個時代的回眸,令人心騖神馳,一至傷感。
  精彩定格:霍元甲在與田中安野的比賽之後“魂歸故裡”,渾身泛著淡淡光暈的回首一笑,暗示著“我的一切已經融入你的世界”,於是盲女月慈在淚光中微笑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1 15:27:46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s for sharin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1 18:45:08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晒你! 真係好有心機!! 多謝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1 18:45:45 | 顯示全部樓層
正在期待 佢同成龍部新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1 20:27:48 | 顯示全部樓層
真功夫!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5 18: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你一定係佢fan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25 12:25:23 | 顯示全部樓層
good summary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28 10: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