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97|回覆: 7

「愛國家不等於愛朝廷」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4-13 21:23: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南方都市報》發炮力斥中共黨國不分
「愛國家不等於愛朝廷」

2010年04月1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amp;art_id=13922561

Apple Daily

廣東《南方都市報》前日刊出署名文章,借古喻今,炮轟「朕即國家」封建君主思想,劍指內地黨國不分、「愛黨即愛國、愛國就要愛黨」的荒謬現實,直言「朝廷可換,而國家永存」、「人們愛的是國家,而不是朝廷」。 作者坦言,使用春秋筆法論事,是因為現實輿論環境使然。

這篇題為〈愛國家不等於愛朝廷〉的文章,前日刊於《南方都市報》評論版。作者洪振快是內地 70後歷史學者,原籍浙江,曾在大學和官方媒體工作,現為自由撰稿人,為多家媒體撰寫評論,發表不少針砭時弊文章。他昨日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指,寫此文本意是想告訴讀者,現實中很多本屬常識的東西,因種種原因被扭曲誤導,「謬誤變為真理,常識成了異見」,:thumb: :thumb: :thumb: 他只想「讓常識歸位」,並坦承用談歷史筆法言志,是因為現實輿論環境「只能這樣做」。

「人民必須有權監督政府」

文章從法國波旁王朝( Maison de Bourbon)的國王路易十四一句「朕即國家」說起,指中國自秦漢以來二千多年,民眾一直被灌輸「愛國即是忠君,忠君亦即愛國」思想,「中國人常將國家與朝廷混為一談,明顯後果,就是愛國變成愛朝廷,甚至變成愛領袖」。

文章引中共創始人陳獨秀指,「問我們愛不愛國,先要問國家是甚麼」、「我們愛的是為人民謀幸福的國家,不是要人民做犧牲的國家」。而人類歷史常有政府不能履行人們期待的國家功能,甚至與民爭利、侵害民權,故「人民必須有權力監督政府,最有效的方式是用投票去選擇政府的權力」。文章最後指,「國家不是朝廷(政府),朝廷可換,而國家永存。人們應該愛的是國家,而不是朝廷。」 :thumb:

文章昨日被內地多個門戶網站轉載,並有大量網民跟貼,有網民大讚「寫得太好了」!「這哪裏是說歷史?分明講的是天國(即中國)當朝現狀」!「真理部(指中宣部)天天說愛國就要愛黨,愛黨就是愛國,這回看他們怎麼回應!」「今後凡以朝廷偷換國家概念者,黜之!」也有網民擔心,《南方都市報》發表這些挑戰意味極濃的文字,「會不會引來河蟹(和諧,即被封殺)?」

近年內地媒體「打擦邊球」、挑戰當局意識形態底線動作不斷,上月就有多篇文章,包括《重慶晚報》刊出「網絡神獸古鴿( Google中文名谷歌諧音)遷移記」,用神話隱喻谷歌撤出中國事件;《重慶時報》揭露中國作協在重慶開會享盡奢華;《南方都市報》等 17家媒體在全國兩會前夕發表「共同社論」,呼籲廢除現行戶籍制度,引起轟動等。
本報記者

〈愛國家不等於愛朝廷〉金句
•「秦漢以來二千餘年,愛國即是忠君,忠君亦即愛國。」
•「中國之所以積弱,根源之一就在於國人不能正確區分國家與朝廷的概念。」
•「我們愛的是為人民謀幸福的國家,不是要人民做犧牲的國家。」
•「人民必須有權力監督政府,最有效的方式是用投票去選擇政府的權力。」
•「國家不是朝廷(政府),朝廷可換,而國家永存。」
•「人們應該愛的是國家,而不是朝廷。」


資料來源:廣東《南方都市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4-13 21: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民眾從小洗腦「黨」成「國」靈魂

2010年04月1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amp;art_id=13922562

內地民間學者冉雲飛指,自從 1949年中共建政後,即以「黨」作為「國」的靈魂,幾十年來不停用各種宣傳機器,聖化所謂的愛國行為,對人民洗腦,將愛國愛黨混為一談,卻從沒有「愛國共產黨員」一說,因為黨國不分,共產黨似乎先天愛國。

「黨國不分」的觀念滲透內地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課程,令民眾從小受洗腦,也表現在官方宣傳機器的各種文宣、文件及各級領導人的講話中,「忠於黨,忠於祖國」、「為國爭光,向黨獻禮」、「黨和國家感謝你們」等,不一而足。

「黨政分工」改革注定失敗

各級官員處事更不時露出「黨大於國」的嘴臉。 河南鄭州國土局副局長被問到土地開發敏感問題時,反窒記者:「你是準備為黨說話,還是準備為老百姓說話。」湖北省長李鴻忠在全國人大會議被問到敏感問題時,竟一手搶去記者錄音筆,還恐嚇記者:「《人民日報》(即黨報)的,你還問這個問題?」中共雖曾嘗試以「黨政分工」為名進行改革,但由於「永治天下」的思維及一黨獨大心態,決定了改革注定失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4-13 21:3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黨國不分是寡人之疾

2010年04月1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amp;art_id=13922563

自中國踏上改革開放之途,黨國不分、黨政不分一直是每一次政制改革討論的熱點。但是,黨國不分、黨政一體猶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改也改不了,戒也戒不掉,因為這種體制可以進行高官代表黨、黨代表政府、政府代表人民的演繹,進而以愛國之名、行鼓吹愛黨甚至愛領袖之實,進而壓制對高官、對政府的批評,進而實現官員及太子黨的利益最大化。

黨國不分,在國民黨時代稱為黨國體制,在共產黨時代稱為黨政不分,在學術界有威權、極權之分辯,但其實質都是黨庫通國庫、以黨領軍(黨指揮槍)。只不過,中共的黨政一體,更符合政治學家漢娜.阿倫特( Hannah Arendt)對極權主義四大特徵的界定,即一黨專政(黨即國家,國家即社會)、國家壟斷經濟及一切資源、意識形態專政和恐怖警察。

政制改革涉利益分配

黨政不分對民主政治、市場經濟的傷害,中共高層心知肚明。 1987年 10月,中共舉行十二屆七中全會預備會時,時任總書記趙紫陽就明確指出,黨政不分的體制「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是在頻繁的政治運動中強化的,是與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模式相適應的」。他強調:「政治體制改革,首先是領導體制改革。黨政不分、以黨代政這個問題不解決,整個政治體制改革都無從展開。」 但是,黨政分開,說了一年又一年,黨委書記兼任市長、縣長的少了,但是兼任人大主任的多了;撤銷國務院各部委的黨組,當年被趙紫陽列為黨政分開的第一步,但如今仍是黨組說了算。

無論趙紫陽,還是其前任、後任的中共領導人,都無法落實黨政分開的政制改革,不只因為政制改革牽涉到利益分配機制問題,更因為他們的目標都是維護中共的一黨專政,拋出黨內民主、基層民主選舉,只不過是一個自欺欺人的包裝而已。黨政不分攸關權、名、利,中共當然諱疾忌醫

(李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13 22:21:59 | 顯示全部樓層
唯我獨尊,朕即天下!
秦始皇如此,共產黨亦如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香港實驗人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0-4-14 10:01:3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xxxx1234567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0-4-14 10:38:39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14 12:18:34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15 05:38:35 | 顯示全部樓層



>>>>「愛國家不等於愛朝廷」>>>>>


絕對讚成!

我等遊走兩岸4地,加埋外國的華僑...其實都好迷惘...PRC及ROC都有令人可敬可恨的地方...逼害國民與否都會受當時執政者、當時國情影嚮...愛那個都會有遺憾....倒不如愛的是"中華"好了....甚麼ROC,,PRC...清、漢、唐...都不會長存的...惟有這個包括所有過去的"中華"才是永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9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