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693|回覆: 41

[拯救地球] 厄運之鰭:細說永不停歇的人鯊大戰

[複製鏈接]
簽到
26
發表於 2011-8-8 02:22: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很長時間以來,人鯊大戰一直是文學作品、電影和藝術作品的主題,場面激烈而血腥——但其描述都很片面。沒錯,2010年鯊魚襲擊人類事件的報導上升了25%。但是,相比整個人類數量而言,鯊魚襲擊事件也僅僅只有79起而已,更何況並不是所有被襲擊人的都會死——這連個零頭都不到。此外,在過去40年中,那些不幸生活在人類獵鯊區的鯊魚數量已經減少了95%至99%。滅絕像是某種厄運之鰭一樣若隱若現。隨著鯊魚的數量驟減,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這場戰爭依然繼續?何時才會停止?
2006年8月份,在悉尼港一條尖吻鯖鯊被漁夫獵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24:3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據朱麗葉•艾爾佩林稱,早在西方人畏懼鯊魚之前,太平洋島嶼上的國家就把鯊魚作為其宗教信仰的元素——夏威夷人把鯊魚尊奉為神明。直到1580年,人們才第一次親眼目睹了鯊魚襲擊事件,一位自葡萄牙出發去印度的海員被鯊魚咬死,當時Fugger News-Letter對此進行了記錄。艾爾佩林引用了文章中的描述:“突然,水面下躍起一頭怪物,是鯊魚!(tiburon,西班牙語,意為鯊魚——譯者註)它撲向了海員,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活生生把他撕成了碎片。他必定死都很痛苦。”
1908年8月,巴黎報紙《小日報》(Le Petit Journal,或稱《小報》、《小新聞報》)上的一幅圖片畫著在亞得里亞海上遭到鯊魚襲擊的年輕女性。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26: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食人魔:1916年夏天的時候,鯊魚成為了美國人共同的眼中釘,當時有五個遊客在澤西海岸遭到鯊魚襲擊,四人死亡。媒體對此義憤填膺,稱鯊魚是“馬塔萬的食人魔”,這個比喻就這樣誕生了。海岸附近的社區民眾為了自我保護,向鯊魚發起了反擊戰,但由於當時襲擊遊客的鯊魚種類尚不清楚,所以成百上千的小型鯊魚遭到了屠殺。
圖中,時間大約是1950年,一個漁夫單膝跪在他的獵物旁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27: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1975年6月20號,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電影《大白鯊》(Jaws)在全美上映,令全國的海灘遊客望而卻步,同時固化了鯊魚吃人怪物的惡劣形象。“《大白鯊》僵化了鯊魚的形象,讓人覺得它就是吃人怪物,就是嗜血殺手,”佛羅里達大學的一位研究鯊魚的生物學家喬治•伯吉斯在2005年時,這樣對《國家地理》說道,“不過人們在海中被鯊魚襲擊的可能性還是微乎其微的。”該電影上映之後,美國鯊魚的數量驟然下降,因為漁民們開始比賽獵殺鯊魚。《大白鯊》中的一幕場景,演員理查德•德萊弗斯和羅伯特•肖與名為“布魯斯”的巨型機器鯊共同出演。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29:3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人類反擊戰:上世紀80年代,人類對鯊魚肉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於是商業漁船就開始獵殺各種鯊魚。正如人類一樣,鯊魚也是一流的捕食者:位於生物鏈的頂端,它們的存活與否將影響食物鏈下端的所有物種的存活狀態,也會影響由它們主宰的整個生態系統。與人類相似,由於鯊魚成年較晚,一生中只能繁殖少量後代,所以鯊魚經不起過度捕撈。繼上世紀80年代過度捕鯊狂潮之後,科學家前所未有的投入大量精力以維持鯊魚的數量,但是一切都太遲了,他們無法避免鯊魚數量驟減和生態失衡的危機。
在南非開普敦海岸附近,大白鯊咬住了一艘漁船拋下的餌線。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3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在所有的375種鯊魚當中,對人類構成威脅的僅僅只有十幾種。其中有三種鯊魚特別危險,大部分襲擊事件就是跟它們有關:大白鯊,虎鯊和牛鯊。此外還有數百種鯊魚,其中許多種類的命運像食人鯊一樣,被大量捕殺,小到8英寸長的深海狗鯊,大到體長可達60英尺的鯨鯊。
圖中是一頭尖吻鯖鯊,攝於2010年5月,地點:伊斯拉莫拉達,尖吻鯖鯊被認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鯊魚,同時也是獵鯊者的最愛。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32: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鯊魚的大餐:大約有1/3到1/2的鯊魚襲擊事件與大白鯊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大白鯊喜歡“試咬”人類,類似於先嚐嚐味道然後再決定要不要真正發起進攻。鯊魚更喜歡多脂的動物,比如說海豹和海獅,人肉恰恰相反,太多肌肉 ​​、瘦肉,對鯊魚來說不像頓正餐。對鯊魚來說獵食人類是得不償失,捕食過程中還會耗費大量能量。
照片攝於1999年5月份,在澳大利亞悉尼的海洋世界,一頭沙錐齒鯊在游泳者中間暢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34:3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鯊魚VS廁所: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全球鯊魚襲擊檔案記錄到,1996年全美有43687起受傷事件與廁所有關,而只有13起傷亡事件是由鯊魚造成的。那意味著當年真正死於鯊魚襲擊的概率為1/374,8067。
圖中,一頭大白鯊跳出水面,獵捕一隻軟毛海豹。時間:2010年7月4號;地點:南非福斯灣。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36: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2001年7月6號,在佛羅里達州一頭牛鯊咬斷了一個8歲小男孩兒的胳膊。由於此次襲擊事件以及其他各種版本的鯊魚襲擊的故事,《時代周刊》稱2001年是“鯊之夏”。《世界新聞周刊》聳人聽聞的刊登了題為《卡斯特羅訓練食人鯊攻擊美國》。要真是如此的話,那卡斯特羅也太遜了:實際上,2001年鯊魚襲擊事件的數量十分正常,全球共76起襲擊事件,其中五人死亡。而2000年的時候,共有85起鯊魚襲擊事件,其中12人死亡。2010年12月,埃及境內位於紅海沿岸的沙姆沙伊赫多次遭受鯊魚襲擊。一些埃及官員立即指責莫薩德——以色列情報機關。
在南非海岸附近,一頭大白鯊躍出海面。時間:2008年7月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38:1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瀕臨滅絕:如今,每年約有7300萬(據保守估計)頭鯊魚死於人類獵殺,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鯊魚鰭湯廣受該地區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的喜愛。但是獵鯊是一個全球現象:根據一月份野生動植物監測組織“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和“皮尤環境組織”公佈的報告,獵鯊最為瘋狂的國家和地區有印度尼西亞、印度、西班牙、台灣、阿根廷、墨西哥、巴基斯坦和美國。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統計,30%的鯊魚物種正遭遇或瀕臨滅絕。因而,在原有被禁止進行國際貿易的三種鯊魚的基礎上應再新增五種,然而,去年“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卻沒能如願。
這張照片攝於1999年3月份,許多印度民眾在一條31英尺長的鯨鯊旁邊圍觀。這條鯨鯊不幸落入孟買附近村莊置於海岸附近的漁網後,被拖上海岸。鯨鯊屬於瀕危物種。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40:0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鯊魚鰭湯:有鰭的鯊魚被捕後被割去魚鰭,然後扔回海裡,只等流血而死或者屍沉洋底。這種做法在美國、歐盟和澳大利亞是違法的,但是仍有許多黑市利欲熏心,不惜以身犯險獵捕鯊魚,由此帶來的影響:在某些香港餐館中,一碗鯊魚鰭湯可賣到100美元,但是為此每週要獵殺150萬頭鯊魚。
在Abobo Doume魚市上,一個漁民正在切下鯊魚鰭。地點:科特迪瓦共和國,阿比讓;時間:2008年4月12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41:5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偷獵:在哥斯達黎加雙髻鯊是保護動物,該國為保護海洋野生動物建立了大型海洋動物保護區,廣受稱讚。然而,有些當地人抵不住鯊魚鰭巨大的經濟誘惑。
在曼薩尼約海灘上一個漁民扛著一頭雙髻鯊。地點:哥斯達黎加,聖何塞附近。時間:2011年4月3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43:2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海量鯊魚鰭:鯊魚鰭貿易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區,每年這裡9000噸鯊魚鰭,價值上億元。
香港工人們正在準備即將上架的鯊魚鰭。時間:2007年9月。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4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社會地位的象徵:鯊魚鰭湯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通常用於高級的宴會或者某些慶典,比如說婚禮。這類場合下要消費近90%的鯊魚鰭湯。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享受這種高檔食物。最近一份有關香港居民的調查顯示78%的被訪者認為去掉鯊魚鰭湯這道菜是可以接受的。
圖中,一位工人提著鯊魚頭。時間:2011年5月17號;地點:浙江省樂清市。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46: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鯊魚,過道3:對鯊魚美食的需求遠不止亞洲。上圖中一頭在比斯開灣被捕的20英尺長的姥鯊正躺在一家超市的貨架上。地點:法國波爾多;時間:2005年2月。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49:0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鯊魚週:1987年,探索頻道決定用一周的時間播放有關鯊魚的節目。24年之後,鯊​​魚週捲土重來,吸引了近2000萬觀眾,發起了鼓舞人心的口號“週週都是鯊魚週”。上圖是探索頻道的代表人在駱駝車載著的充氣鯨鯊模型前的合照。地點: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時間:2008年鯊魚日。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02:51:0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218 的帖子

願鯊存活:隨著人們對這些神秘食肉魚類的興趣和了解不斷增長,“鯊魚週”也僅僅是其中的一種表現。保護鯊魚的呼聲越來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要得益於名人的參與:例如,2006年中國籃球巨星姚明宣布他再也不會喝鯊魚鰭湯。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的州立法機關已經立法禁止鯊魚鰭貿易。甚至在中國,北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丁立國(音譯)也於今年提出禁止鯊魚鰭貿易的提案。幸運的是,人類對鯊魚無限痴迷的背後也隱藏著人們希望鯊魚繼續存活的願景,作為旅游資源並滿足潛水員的好奇心。舉例來說,在伯利茲,一隻活鯨鯊在生存期內能夠帶來的旅遊效益大約為209萬美元,或者每年3.4906萬美元。總的來說,是鯊魚救了自己。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8 12:22:36 | 顯示全部樓層
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訓練食人鯊攻擊美國?
這篇由《世界新聞周刊》刊登的文章真夠神奇好笑! 想像力也太豐富了吧!哈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8 12:31:00 | 顯示全部樓層
魚翅
又唔係話有D咩野營養價值, 只不過係因為夠晒貴,
食得起就是身份尊貴?算把啦!唔食魚翅才是另一種尊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8 13:53:52 | 顯示全部樓層
真的要向魚翅 say no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3 11: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